躁动人员约束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30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躁动人员约束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一侧设有用于约束人体大腿部分的第一约束带,所述床架的两侧对应于第一约束带前侧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约束人体躯干部分的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可相互交叉对人体躯干部分约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对情绪激动的病人进行身体约束以避免妨碍医务人员治疗等特点。体约束以避免妨碍医务人员治疗等特点。体约束以避免妨碍医务人员治疗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躁动人员约束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躁动人员约束床,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病床是医院各个科室都能使用到的医疗器械,在正常情况下,病人卧床治疗病痛,但有时由于种种原因,病人会情绪激动或因疾病原因导致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会出现脚蹬手抓的情况,因此,不得不多人协作配合,按压住病人的脚和手,进行输液治疗,如此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躁动人员约束床,解决了现有技术病人因情绪或疾病原因导致躁动,脚蹬手抓而妨碍医务人员治疗等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躁动人员约束床,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一侧设有用于约束人体大腿部分的第一约束带,所述床架的两侧对应于第一约束带前侧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约束人体躯干部分的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所述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可相互交叉对人体躯干部分约束;通过上述各个约束带的设置,可以对病人的躯干部分和大腿进行可靠约束,避免病人因情绪激动或因疾病原因导致躁动,影响医务人员的治疗,约束带交叉设置,加强了对病人身体的约束强度,保证对病人的身体约束可靠稳定,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治疗。
[000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一端通过第一收卷装置与床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约束带的另一端可与床架的另一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二约束带的一端通过第二收卷装置与床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约束带的另一端可与床架的另一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三约束带的一端通过第三收卷装置与床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约束带的另一端可与床架的另一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装置、第二收卷装置及第三收卷装置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二收卷装置所在的位置与第三收卷装置所在的位置呈相对设置;上述各个收卷装置的设置,以便于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约束带收卷起来,避免约束带外放而影响他人的行动,且减少约束带的磨损,起到保护约束带的作用。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收卷装置包括圆形固定盒、设于圆形固定盒内且与第一约束带的一端连接的卷簧及用于封闭圆形固定盒的封盖,所述圆形固定盒的轴线处设有与卷簧的内圈端部连接的固定轴;上述卷簧的设置,以便于增加约束带的收缩能力,使得约束带在解开卡扣后可以自动回卷至圆形固定盒内,实现自动收卷的效果,固定轴对卷簧的一端进行固定,以保证收卷的稳定。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约束带的一端与卷簧的最外端连接,所述第一约束带的另一端穿过圆形固定盒的侧壁并延伸至圆形固定盒外,所述第一约束带卷绕在卷簧的外侧;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约束带的一端可以通过卷簧实现自动收卷,且约束带的另一端停留在圆形固定盒外部,方便医务人员拉动。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约束带上位于圆形固定盒外的一端设有内卡块,所述第一收卷装置和第二收卷装置之间对应于床架的一侧设有与内卡块相配合形成卡扣结构的外卡套;上述内卡块和外卡套的配合,可以形成卡扣结构,以便于对约束带的端部进行连接固定,以实现对病人的约束,同时方便拆卸,且易于操作。
[0009]作为优选,所述床架的底部设于支撑脚,所述第一收卷装置、第二收卷装置及第三收卷装置均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床架的侧壁上;上述结构的设置,以避免收卷装置对病人的卧床休息造成干扰,在起到约束病人的作用的同时,可以进行让位,保证病人的卧床舒适性。
[0010]因此,本技术具有可对情绪激动或因疾病原因导致的躁动病人进行身体约束以避免妨碍医务人员治疗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未使用时的立体结构图;
[0013]图3是图1中的圆形固定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5]如图1

3所示,一种躁动人员约束床,包括床架1,床架1的一侧设有用于约束人体大腿部分的第一约束带21,床架1的两侧对应于第一约束带21前侧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约束人体躯干部分的第二约束带22和第三约束带23,第二约束带22和第三约束带23可相互交叉对人体躯干部分约束,通过上述各个约束带的设置,可以对病人的躯干部分和大腿进行可靠约束,避免病人因情绪激动而躁动,影响医务人员的治疗,约束带交叉设置,加强了对病人身体的约束强度,保证对病人的身体约束可靠稳定,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治疗。
[0016]上述第一约束带、第二约束带及第三约束带均为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产品,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约束病人时,将第一约束带拉长,从床架的一侧拉到床架的另一侧并卡扣固定,第一约束带压在病人的大腿上方,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拉长,第一约束带和第二约束带相互交叉拉到床架的另一侧并卡扣固定,第二约束带和第三约束带压在病人的躯干上方,从而完成对病人的约束。
[0017]第一约束带21的一端通过第一收卷装置a与床架1的一侧连接,第一约束带21的另一端可与床架1的另一侧卡扣连接,第二约束带22的一端通过第二收卷装置b与床架1的一侧连接,第二约束带22的另一端可与床架1的另一侧卡扣连接,第三约束带23的一端通过第三收卷装置c与床架1的一侧连接,第三约束带23的另一端可与床架1的另一侧卡扣连接,第一收卷装置a、第二收卷装置b及第三收卷装置c的结构一致,第二收卷装置b所在的位置与第三收卷装置c所在的位置呈相对设置,上述各个收卷装置的设置,以便于在不使用时可以将约束带收卷起来,避免约束带外放而影响他人的行动,且减少约束带的磨损,起到保护约束带的作用;床架1的底部设于支撑脚12,第一收卷装置a、第二收卷装置b及第三收卷装置c均通过连接座13固定在床架1的侧壁上,上述结构的设置,以避免收卷装置对病人的卧床休息造成干扰,在起到约束病人的作用的同时,可以进行让位,保证病人的卧床舒适性。
[0018]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收卷装置a、第二收卷装置b及第三收卷装置c均可以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床架底部的两侧,从而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对床边的活动人员造成行动干扰,避免占用活动空间,且可以保护收卷装置,避免因误碰而导致收卷装置的损坏;上述收卷装置在连接座上呈可拆卸结构,当某一个收卷装置损坏后,可以直接拆除,对损坏的收卷装置进行拆卸或维修,且可以拆卸下来对约束带和整个设备进行消毒,避免细菌传染。
[0019]第一收卷装置a包括圆形固定盒31、设于圆形固定盒31内且与第一约束带21的一端连接的卷簧32及用于封闭圆形固定盒31的封盖33,圆形固定盒31的轴线处设有与卷簧32的内圈端部连接的固定轴311,上述卷簧的设置,以便于增加约束带的收缩能力,使得约束带在解开卡扣后可以自动回卷至圆形固定盒内,实现自动收卷的效果,固定轴对卷簧的一端进行固定,以保证收卷的稳定;第一约束带21的一端与卷簧32的最外端连接,第一约束带21的另一端穿过圆形固定盒31的侧壁并延伸至圆形固定盒31外,第一约束带21卷绕在卷簧32的外侧,上述结构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躁动人员约束床,包括床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一侧设有用于约束人体大腿部分的第一约束带(21),所述床架(1)的两侧对应于第一约束带(21)前侧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约束人体躯干部分的第二约束带(22)和第三约束带(23),所述第二约束带(22)和第三约束带(23)可相互交叉对人体躯干部分约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躁动人员约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约束带(21)的一端通过第一收卷装置(a)与床架(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约束带(21)的另一端可与床架(1)的另一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二约束带(22)的一端通过第二收卷装置(b)与床架(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约束带(22)的另一端可与床架(1)的另一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三约束带(23)的一端通过第三收卷装置(c)与床架(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约束带(23)的另一端可与床架(1)的另一侧卡扣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装置(a)、第二收卷装置(b)及第三收卷装置(c)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二收卷装置(b)所在的位置与第三收卷装置(c)所在的位置呈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躁动人员约束床,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明蕾陈晟茜张盼盼徐月莹何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