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霉素菌渣中红霉素A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530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培养基残渣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霉素菌渣中残留红霉素A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提取剂溶解菌渣中的残留成分,得到供试品溶液;所述提取剂为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2)将红霉素A标准品制成标准品溶液;(3)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霉素菌渣中红霉素A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培养基残渣的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红霉素菌渣中残留红霉素A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霉素是由红霉素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十四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A为主要活性成分,对革兰阳性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生产红霉素剩余的培养基残余物(以下简称“菌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较高,故将其处理后转化为肥料、饲料是非常经济的选择。
[0003]但是,菌渣中还含有大量菌丝体,如果处置不当,会引起二次发酵,产生红霉素A等抗生素,造成异味,污染水体,甚至还有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基因的潜在风险。在2008年修订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抗生素菌渣被列为一种危险废弃物,因此,对抗生素菌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前,必须要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其中的红霉素A残留进行检测。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7907616A一种菌渣中红霉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中提供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菌渣中红霉素残留的方法。该方法前处理步骤较为繁杂,需要反复有机试剂提取,提取液需要进一步去脂、萃取和氮吹等,而且,上机样品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无法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另有食品和农业领域采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检测红霉素A含量的相关报道,但是,前处理方法均涉及固相萃取、旋转蒸发和氮吹等过程,这样大大提高了样品前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霉素菌渣中残留红霉素A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准确度高、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方法,快速有效检测红霉素菌渣中红霉素A残留量。
[0006]一种红霉素菌渣中红霉素A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其中,红霉素A的检出限为25.0μg/kg;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红霉素菌渣中残留红霉素A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使用提取剂溶解红霉素菌渣中的残留成分,得到供试品溶液;所述提取剂为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50~100%;
[0009](2)将红霉素A标准品制成标准品溶液;
[0010](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检测供试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得到供试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的谱图,计算菌渣中红霉素A的含量;
[0011]其中,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包括弱极性相和强极性相,所述弱极性相选自甲醇或乙腈,强极性相选自甲酸水溶液、乙酸水溶液、甲酸

甲酸铵溶液或乙酸

乙酸铵溶液,其中酸含量为0.1%~0.5%(v/v),铵盐浓度为0.01M~0.20M。
[0012]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腈或丙酮。
[0013]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
[0014]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
[00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红霉素菌渣含水率为2%~95%;和/或,所述菌渣与提取剂的用量比例为0.5~2.0g:10~50mL;和/或,所述供试品溶液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将菌渣用提取剂定容后,涡旋振荡2~10min,然后4000~8000rpm,离心5~10min,取上清液。
[0016]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2.1
×
50mm,1.7μm;流动相以甲醇为弱极性相,0.1%(v/v)甲酸水溶液为强极性相。
[0017]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洗脱过程为梯度洗脱,洗脱程序包括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和末尾阶段,所述初始阶段的时长为1~3min,初始阶段弱极性相的体积比为5%~10%;所述中间阶段的时长为5~15min,中间阶段弱极性相的体积比为40%~95%;所述末尾阶段的时长为2~10min,末尾阶段弱极性相的体积比为5%~10%;和/或,流速为0.2~0.4mL/min;和/或,柱温为25~40℃;和/或,进样量为2~20μL。
[0018]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流速为0.25mL/min;和/或,柱温为35℃;和/或,进样量为10μL;和/或,所述洗脱程序为:
[0019]初始阶段:0~1.5min,弱极性相的体积比为10%;
[0020]中间阶段:4min,弱极性相的体积比为40%;7~9min,弱极性相的体积比为60%;
[0021]末尾阶段:10~11min,弱极性相的体积比为10%。
[0022]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质谱条件为:电离方式为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或,离子源温度为150~200℃;和/或,去溶剂气温度为400~600℃;和/或,去溶剂气流量为400~800mL/min;和/或,喷雾电压为2.8~3.5kv;和/或,锥孔电压为28~40V;和/或,碰撞电压25~35V;和/或,扫描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母离子m/z为734.35,子离子m/z为158.07。
[0023]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质谱条件为:电离方式为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或,离子源温度为150℃;和/或,去溶剂气温度为450℃;和/或,去溶剂气流量为650mL/min;和/或,喷雾电压为3.2kv;和/或,锥孔电压为34V;和/或,碰撞电压30V;和/或,扫描模式为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母离子m/z为734.35,子离子m/z为158.07。
[0024]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和成本更低的溶剂对红霉素菌渣中的红霉素A进行有效的提取,并通过优选的色谱条件对红霉素A进行分离,进而通过质谱进行含量检测。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优点。
[0025]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6]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2为实施例1中红霉素A标准样品的总离子流图;
[0029]图3为实施例1中红霉素菌渣样品中红霉素A的总离子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市售品。
[0031]实施例1
[0032]仪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
[0033]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2.1
×
50mm,1.7μm),流动相:甲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霉素菌渣中红霉素A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使用提取剂溶解红霉素菌渣中的残留成分,得到供试品溶液;所述提取剂为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50~100%;(2)红霉素A标准品溶液的配制;(3)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检测供试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得到供试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的谱图,计算菌渣中红霉素A的含量;其中,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包括弱极性相和强极性相,所述弱极性相选自甲醇或乙腈,强极性相选自甲酸水溶液、乙酸水溶液、甲酸

甲酸铵溶液或乙酸

乙酸铵溶液,其中酸含量为0.01%~0.5%(v/v),铵盐浓度为0.01M~0.20M。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乙腈或丙酮。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0%。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红霉素菌渣含水率为2%~95%;和/或,所述菌渣与提取剂的用量比例为0.5~2.0g:10~50mL;和/或,所述供试品溶液通过如下方式得到:将菌渣用提取剂定容后,涡旋振荡2~10min,然后4000~8000rpm,离心5~10min,取上清液。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流动相以甲醇为弱极性相,0.1%(v/v)甲酸水溶液为强极性相。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色谱条件还包括:洗脱过程为梯度洗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丽萍邓留杰韩丽丽热沙来提芦梦楚安双双殷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