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271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属于机电领域,包括固定安装电机的上底板以及设置于上底板下方的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一级减震机构和二级减震机构,所述一级减震机构包括内减震单元和外减震单元,所述外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上底板上的外油缸,所述外油缸内充满液压油,所述外油缸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外油缸的内油缸,所述内油缸的外围设置有多个位于第二活塞板上的外油孔,所述内油缸安装在下底板上。内外减震单元相互嵌套并且减震效果相互叠加,使得减震性能成倍增加,避免电机剧烈震动。避免电机剧烈震动。避免电机剧烈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抗震装置,具体是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用于为设备提供动力源。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电机内部的转子运行,以及装配和制造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导致转子转动的时候带动整个电机的机身发生震动,随着电机运转的速度越快,电机机身震动的就会越剧烈,电机震动使得其固定位置的螺栓极易发生松懈,导致电机脱轨,而且震动也会增加电机机身的热量,使得电机温升更大,减少电机使用寿命,现存的电机抗震装置减震效果不佳,减震力度不够,单级减震不能够抵消电机大部分的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电机的上底板以及设置于上底板下方的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有一级减震机构和二级减震机构,所述一级减震机构包括内减震单元和外减震单元,所述外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上底板上的外油缸,所述外油缸内充满液压油,所述外油缸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外油缸的内油缸,所述内油缸的外围设置有多个位于第二活塞板上的外油孔,所述内油缸安装在下底板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内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外油缸内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底部贯穿内油缸并与内油缸内滑动设置的第一活塞板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内油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外油缸与下底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
[0008]作为本技术的再一种改进方案: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一级减震机构,所述二级减震机构设置于两组一级减震机构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二级减震机构包括安装于下底板上的气缸,所述气缸内滑动安装有两块第三活塞板,每块第三活塞板均与一根连杆的一端铰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外油缸铰连,两块所述第三活塞板之间设置有位于气缸上的气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内油孔和外油孔通量有限,油液短时间内无法大量通过内油孔和外油孔,使得第二活塞板和外油缸之间的相对位移不至于过大,短时间内只能移动较小的距离,避免上底板上下剧烈震动;第一活塞板运动受阻,进一步减弱外油缸的运动趋势,降低上底板的上下震动,内外减震单元相互嵌套并且减震效果相互叠加,使得减震性能成倍增加,避免电机剧
烈震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主视图;
[0013]图2为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放大图;
[0014]图3为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活塞杆三维图;
[0015]图中:1

电机、2

上底板、3

下底板、4

外油缸、5

活塞杆、6

第一活塞板、7

内油孔、8

内油缸、9

第二活塞板、10

外油孔、11

减震弹簧、12

连杆、13

气缸、14

第三活塞板、15

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电机1的上底板2以及设置于上底板2下方的下底板3,所述上底板2和下底板3之间设置有一级减震机构和二级减震机构,所述一级减震机构包括内减震单元和外减震单元,所述外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上底板2上的外油缸4,所述外油缸4内充满液压油,所述外油缸4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塞板9,所述第二活塞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外油缸4的内油缸8,所述内油缸8的外围设置有多个位于第二活塞板9上的外油孔10,所述内油缸8安装在下底板3上。所述内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外油缸4内部的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底部贯穿内油缸8并与内油缸8内滑动设置的第一活塞板6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6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内油孔7。当电机1运行时,电机1发生震动,使得与其连接的上底板2上下震动,上底板2震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外油缸4上下震动,当外油缸4下移,使得内油缸8和第二活塞板9与外油缸4发生相对位移,由于第二活塞板9上布设有外油孔10,液压油从外油孔10穿行,外油孔10为小孔,通量有限,使得第二活塞板9和外油缸4之间的相对位移不至于过大,短时间内只能移动较小的距离,避免上底板2上下剧烈震动;另外当外油缸4上下运动的时候带动内减震单元中的活塞杆5上下运动,推动第一活塞板6在内油缸8内运动,由于第一活塞板6上同样具有内油孔7,内油缸8内油液短时间内无法大量通过内油孔7,使得第一活塞板6运动受阻,进一步减弱外油缸4的运动趋势,降低上底板2的上下震动,内外减震单元相互嵌套并且减震效果相互叠加,使得减震性能成倍增加,避免电机1剧烈震动。
[0019]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实施例:所述外油缸4与下底板3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1。增设减震弹簧11是为了减缓外油缸4的上下位移,同时当外油缸4向下位移后,在震动消失,减震弹簧11能够推动外油缸4复位,以便于恢复抗震性能,为下一次抗震做准备。
[0020]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化实施例:所述上底板2和下底板3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一级减震机构,所述二级减震机构设置于两组一级减震机构之间。增设两组
一级减震机构是为了使上底板2两端受力平衡,进一步增加减震抗震效果。
[0021]所述二级减震机构包括安装于下底板3上的气缸13,所述气缸13内滑动安装有两块第三活塞板14,每块第三活塞板14均与一根连杆12的一端铰连,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与外油缸4铰连,两块所述第三活塞板14之间设置有位于气缸13上的气孔15。使用时,当外油缸4下降或者上升,使得连杆12推动第三活塞板14在气缸13内运动,第三活塞板14运动导致气缸13内体积增大或者减小,气缸13从气孔15处吸入或者排出气体,由于气孔15孔径较小,排量有限,导致单位时间内第三活塞板14的运动存在上限,阻碍第三活塞板14剧烈运动,反作用于外油缸4,降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包括用于固定安装电机(1)的上底板(2)以及设置于上底板(2)下方的下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2)和下底板(3)之间设置有一级减震机构和二级减震机构,所述一级减震机构包括内减震单元和外减震单元,所述外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上底板(2)上的外油缸(4),所述外油缸(4)内充满液压油,所述外油缸(4)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活塞板(9),所述第二活塞板(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贯穿外油缸(4)的内油缸(8),所述内油缸(8)的外围设置有多个位于第二活塞板(9)上的外油孔(10),所述内油缸(8)安装在下底板(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式的电机抗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减震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外油缸(4)内部的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底部贯穿内油缸(8)并与内油缸(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雷李恩长蔡爽张传太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安邦信汽车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