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17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4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是包含阴极、阳极、和在前述阴极和前述阳极之间配置的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前述有机层包含发光层和第1层,前述第1层在前述阴极和前述发光层之间配置,前述发光层包含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前述第1层包含下述式(BE1)所示的化合物。述第1层包含下述式(BE1)所示的化合物。述第1层包含下述式(BE1)所示的化合物。述第1层包含下述式(BE1)所示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施加电压时,空穴从阳极、并且电子从阴极分别注入发光层。继而,发光层中,注入的空穴与电子再结合而形成激子。
[0003]有机EL元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包含发光层。另外,有时还具有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等有机层的层叠结构。
[0004]专利文献1

5公开了由蒽化合物形成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
[0005]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WO2010/137285A1[专利文献2] WO2014/141725A1[专利文献3] US2016/0351817A1[专利文献4] US2017/0133600A1[专利文献5] US2018/0198077A1。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驱动电压低、长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以下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电子设备。
[0008]1.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是包含阴极、阳极、和在前述阴极和前述阳极之间配置的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前述有机层包含发光层和第1层,前述第1层在前述阴极和前述发光层之间配置,前述发光层包含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前述第1层包含下述式(BE1)所示的化合物。
[0009][化1](式(1)中,X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
[0010]A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1]L1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2价杂环基。
[0012]R1~R8、R
11
~R
19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3]R
901
~R
907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存在2个以上时,2个以上
的R
901
~R
907
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化2](式(BE1)中,X
31
~X
33
中的2个以上为氮原子,其余不是氮原子的为CR。
[0014]R为氢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5]R
901
~R
904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
[0016]R存在多个时,多个R互相可以相同或不同。
[0017]AE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8]BE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19]LE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nE+1)价的芳族烃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nE+1)价的杂环基。前述芳族烃环基可以为2个以上的不同的芳族烃环键合而成的结构。
[0020]CE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
[0021]nE为1~3的整数。nE为2以上时,LE不是单键。)2.具备上述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电子设备。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驱动电压低、长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0023][图1] 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有机EL元件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图。
[0024][图2] 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有机EL元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图。
以下,对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取代基进行说明。
[0036]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芳基”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50、优选为6~30、更优选为6~18。
[0037]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杂环基”的成环原子数为5~50、优选为5~30、更优选为5~18。
[0038]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50、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6。
[0039]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烯基”的碳原子数为2~50、优选为2~20、更优选为2~6。
[0040]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炔基”的碳原子数为2~50、优选为2~20、更优选为2~6。
[0041]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环烷基”的成环碳原子数为3~50、优选为3~20、更优选为3~6。
[0042]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亚芳基”的成环碳原子数为6~50、优选为6~30、更优选为6~18。
[0043]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2价的杂环基”的成环原子数为5~50、优选为5~30、更优选为5~18。
[0044]若本说明书中没有另外记载,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未取代的亚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50、优选为1~20、更优选为1~6。
[0045]・“
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作为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的具体例(具体例组G1),可举出以下的未取代的芳基(具体例组G1A)和取代的芳基(具体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是包含阴极、阳极、和在前述阴极和前述阳极之间配置的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前述有机层包含发光层和第1层,前述第1层在前述阴极和前述发光层之间配置,前述发光层包含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前述第1层包含下述式(BE1)所示的化合物,[化103]式(1)中,X1为氧原子或硫原子;A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L1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2价杂环基;R1~R8和R
11
~R
19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存在2个以上时,2个以上的R
901
~R
907
各自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化104]式(BE1)中,X
31
~X
33
中的2个以上为氮原子,其余不是氮原子的为CR;R为氢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4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R存在多个时,多个R互相可以相同或不同;AE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BE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LE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nE+1)价的芳族烃环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nE+1)价的杂环基;前述芳族烃环基可以为2个以上的不同的芳族烃环键合而成的结构;CE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nE为1~3的整数;nE为2以上时,LE不是单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BE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
式(BE10)所示的化合物;[化105]式(BE10)中,AE、BE、LE、CE和nE如前述式(BE1)中所定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L1为单键、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14的亚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1

1)所示的化合物;[化106]式(1

1)中,X1、Ar1、R1~R8和R
11
~R
19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A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Ar1选自下述式(a1)~(a4)所示的基团,[化107]
式(a1)~(a4)中,*与蒽骨架的碳原子键合;R
21
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5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

S

(R
905
)、

N(R
906
)(R
907
)、卤素原子、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7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m1为0~4的整数;m2为0~5的整数;m3为0~7的整数;m1~m3各自为2以上时,多个R
21
互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1~m3各自为2以上时,相邻的多个R
21
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或者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R1~R8和R
11
~R
19
为氢原子,L1为单键、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亚芳基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2价杂环基,Ar1为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X1为氧原子。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前述式(BE10)所示的化合物为下述式(BE11)或式(BE12)所示的化合物;[化108]
式(BE11)中,AE、BE和CE如前述式(BE1)中所定义;R存在多个时,多个R中相邻的2个以上的1组以上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或者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前述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的R为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50的1价杂环基;R
901
~R
904
如前述式(1)中所定义;nE1为0~4的整数;R存在多个时,多个R互相可以相同或不同;[化109]式(BE12)中,AE和BE如前述式(BE1)中所定义;XE为CR
51
R
52
、NR
53
、氧原子或硫原子;前述XE为CR
51
R
52
时,前述R
51
和前述R
52
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
环,或者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R存在多个时,多个R中相邻的2个以上的1组以上互相键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或者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R
53
、与前述不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的R、R
51
和R
52
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5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3~50的环烷基、

Si(R
901
)(R
902
)(R
903
)、

O

(R
904
)、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碳原子数6~50的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成环原子数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糸井裕亮中野裕基田崎聪美八卷太郎增田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