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式静脉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65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液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式静脉输液器,包括滴斗、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以及针管,所述滴斗内顶壁活动连接有上塞盘,所述上塞盘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接头,所述上塞盘底部与上接头顶部之间贯穿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顶部设置有瓶塞穿刺针头,所述滴斗内底壁活动连接有下塞盘,所述下塞盘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接头,所述下塞盘顶部与下接头底部之间贯穿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顶部延伸至滴斗内部,所述下接头底部设置有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将内筒与套筒进行拆卸,从而将滤网从滴斗下方取出,对滤网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不需要对整个滴斗进行拆卸更换,从而延长输液器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输液器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输液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式静脉输液器


[0001]本技术涉及输液器
,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式静脉输液器。

技术介绍

[0002]输液器在使用时,医务人员使用前检查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及其他异常,取出输液器,将插瓶针部分插入输液瓶,挂输液瓶于输液杆上,排气至药液流至输液管下端,关紧调节器,再将静脉针刺入消毒好的静脉,固定好之后,解开止血带,调整流速。
[0003]针对于循环使用的输液器,其内部的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一后会出现堵塞现象,而现有的输液器的过滤器是直接设置在滴斗内部的,这种安装方式在滤网出现堵塞时很难对滤网进行更换,只能够将滴斗甚至整个输液器进行更换,导致输液器需要经常更换,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式静脉输液器;用于解决传统输液器的滤网更换不方便,在滤网出现堵塞情况时需要对滴斗甚至整个输液器进行更换;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负压式静脉输液器,包括滴斗、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以及针管,所述滴斗内顶壁活动连接有上塞盘,所述上塞盘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接头,所述上塞盘底部与上接头顶部之间贯穿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低端延伸至滴斗内部,所述进液管顶部设置有瓶塞穿刺针头,所述滴斗内底壁活动连接有下塞盘,所述下塞盘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接头,所述下塞盘顶部与下接头底部之间贯穿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顶部延伸至滴斗内部,所述下接头底部设置有过滤器;
[0006]所述过滤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顶部与下接头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内壁之间螺纹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环形安装管,所述环形安装管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内筒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盘,所述底盘顶面与底面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接直管,所述连接直管顶部延伸至内筒内部,所述连接直管外表面与底盘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直管底部与第一输液管相连通;
[0007]所述第一输液管与第二输液管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器,所述针管设置在第二输液管远离滴斗的一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直管底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输液管远离流量调节器的一端设置有金属接头,所述连接直管的底部与第一输液管的金属接头之间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与连接直管分别位于滤网的上下两侧,且出液管底部、连接直管顶部与滤网表面之间均留有间隙。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接头底部与下塞盘顶部之间贯穿连接有排气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调节器包括流量筒与调节滚轮,流量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相连通,调节滚轮设置在流量筒的内壁。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将过滤器设置在滴斗的外部,并且套筒与内筒之间螺纹连接,在滤网出现堵塞情况时,可以通过将内筒与套筒进行拆卸,从而将滤网从滴斗下方取出,对滤网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不需要对整个滴斗进行拆卸更换,从而延长输液器的使用寿命;
[0014](2)通过在第一输液管顶部设置金属接头,并将金属接头与连接直管螺纹连接,可以对过滤器与第一输液管进行拆卸,并且连接直管顶部与下接头活动连接,不会在拆卸时出现第一输液管扭结在一起的现象,使得过滤器可以正常进行拆卸安装。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滴斗结构主视剖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滴斗;2、第一输液管;3、第二输液管;4、针管;5、上塞盘;6、上接头;7、进液管;8、瓶塞穿刺针头;9、下塞盘;10、下接头;11、出液管;12、过滤器;13、套筒;14、内筒;15、环形安装管;16、滤网;17、底盘;18、连接直管;19、流量调节器;2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负压式静脉输液器,包括滴斗1、第一输液管2、第二输液管3以及针管4,所述第一输液管2与第二输液管3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器19,所述针管4设置在第二输液管3远离滴斗1的一端,流量调节器19用于调节输液速度,所述流量调节器19包括流量筒与调节滚轮,流量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液管2、第二输液管3相连通,调节滚轮设置在流量筒的内壁,所述滴斗1内顶壁活动连接有上塞盘5,所述上塞盘5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接头6,所述上塞盘5底部与上接头6顶部之间贯穿连接有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低端延伸至滴斗1内部,所述进液管7顶部设置有瓶塞穿刺针头8,所述滴斗1内底壁活动连接有下塞盘9,所述下塞盘9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接头10,所述下接头10底部与下塞盘9顶部之间贯穿连接有排气管20,所述下塞盘9顶部与下接头10底部之间贯穿连接有出液管11,所述出液管11顶部延伸至滴斗1内部,所述下接头10底部设置有过滤器12;
[0022]所述过滤器12包括套筒13,所述套筒13顶部与下接头10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3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13内壁之间螺纹连接有内筒14,所述内筒14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环形安装管15,所述环形安装管15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滤网16,所述内筒14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盘17,所述底盘17顶面与底面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接直管18,所述连接直管18顶部延伸至内筒14内部,所述连接直管18外表面与底盘17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直管18底部与第一输液管2相连通。
[0023]所述连接直管18底部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输液管2远离流量调节器19的一
端设置有金属接头,所述连接直管18的底部与第一输液管2的金属接头之间螺纹连接。
[0024]所述出液管11与连接直管18分别位于滤网16的上下两侧,且出液管11底部、连接直管18顶部与滤网16表面之间均留有间隙。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瓶塞穿刺针头8插入输液瓶的内部,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杆上,排气至药液流至输液管下端,关紧流量调节器19,再将针头刺入消毒好的静脉,固定好之后,解开止血带,调整流速;在输液器循环使用一段时间后,当滤网16出现堵塞现象或者对输液器进行日常清洁时,可通过底盘17拧动内筒14,将内筒14从套筒13上拆卸下来,拆卸过程中连接直管18与底盘17连接处为活动连接,不会出现连接直管18下方的第一输液管2由于旋转而发生扭结在一起的情况,将套筒13与内筒14分离后,按住第一输液管2顶部的金属接头,再次旋转底盘17使连接直管18与第一输液管2分离,从而将过滤器12从滴斗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式静脉输液器,包括滴斗(1)、第一输液管(2)、第二输液管(3)以及针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1)内顶壁活动连接有上塞盘(5),所述上塞盘(5)顶部固定安装有上接头(6),所述上塞盘(5)底部与上接头(6)顶部之间贯穿连接有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低端延伸至滴斗(1)内部,所述进液管(7)顶部设置有瓶塞穿刺针头(8),所述滴斗(1)内底壁活动连接有下塞盘(9),所述下塞盘(9)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接头(10),所述下塞盘(9)顶部与下接头(10)底部之间贯穿连接有出液管(11),所述出液管(11)顶部延伸至滴斗(1)内部,所述下接头(10)底部设置有过滤器(12);所述过滤器(12)包括套筒(13),所述套筒(13)顶部与下接头(10)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筒(13)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13)内壁之间螺纹连接有内筒(14),所述内筒(14)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环形安装管(15),所述环形安装管(15)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滤网(16),所述内筒(14)底部固定安装有底盘(17),所述底盘(17)顶面与底面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接直管(18),所述连接直管(18)顶部延伸至内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楠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