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394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砌块,主体砌块内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线槽孔,主体砌块的竖向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朝向主体砌块内延伸并贯穿至与线槽孔连通;安装孔下方的线槽孔段内设有弹性材质并通过弹性材质将线槽孔封堵,弹性材质上方的线槽孔段内以及安装孔内填充有砂浆,砂浆与安装孔的孔口平面平齐,砂浆的高度平齐或高于安装孔的上沿;砂浆内嵌入有线盒,线盒的开口侧与安装孔的孔口平面平齐;线盒的底部连接有线管,线管在线槽孔内向下延伸,线管穿过砂浆和弹性材质。本结构不需要沿竖向全部开槽,只需要用电锤开设一个安装孔即可,简化施工过程,墙面的破坏程度小,取得提质增效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物中结构构件的
,具体涉及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申请人一直致力于砖体砌块方面的研究,申请了如CN107586104B、CN208633431U、CN111663710A的专利申请,使用烧结页岩砖体,并形成预制的室内隔墙板,用于装配连接成室内隔墙,可以大大利于后期住房者的健康,隔墙的稳固性、隔热隔音质量优异。但是,优质、合格并允许使用的砌体,都需要组织相关专家评审,鉴定通过,才能设计定型,进入工程应用,其过程涉及到砌体的安装要求(尺寸)、热工性能(主要是传热学方面)、隔音效果等诸多考虑因素。目前的烧结页岩砖体,在外形尺寸、隔热孔(减重孔、穿线孔)的布置位置和尺寸,相互之间的连接结构等方面,还是有待进一步优化,以期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装修过程中,需要在墙体上嵌入线盒,并沿竖向在墙体内埋线,现在的情况是,即使是预留了穿线孔的砌体,比如207277665U所公开,施工时,仍需要沿竖向将穿线孔的侧壁全部破坏,即开线槽,然后嵌入线盒、线管、布线之后,再用混凝土回填、填平线槽,在施工效率上,施工质量上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避免目前室内基础装修过程中,埋线盒、布线需要将对应的砌体沿竖向全部打破、开槽的施工难问题,取得便于施工,提质增效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主体砌块,所述若干主体砌块呈竖向拼接呈一列,所述主体砌块内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线槽孔,所述若干主体砌块的线槽孔共线;任一主体砌块的竖向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朝向主体砌块内延伸并贯穿至与所述线槽孔连通;
[0006]安装孔下方的线槽孔段内设有弹性材质并通过弹性材质将线槽孔封堵,弹性材质上方的线槽孔段内以及安装孔内填充有砂浆,砂浆与安装孔的孔口平面平齐,砂浆的高度平齐或高于安装孔的上沿;
[0007]砂浆内嵌入有线盒,线盒的开口侧与安装孔的孔口平面平齐;线盒的底部连接有线管,所述线管在线槽孔内向下延伸,线管穿过所述砂浆和弹性材质。
[0008]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一列主体砌块呈竖向设于楼板层上,线管向下延伸出最下方的主体砌块的线槽孔后延伸入楼板层,线管的下端在楼板层内呈90
°
折弯后水平延伸。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砌块呈长方体形状,所述主体砌块内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多个线槽孔和多个隔热孔;所述多个线槽孔包括两组线槽孔单元,两组线槽孔单
元分别靠近主体砌块上两个相对的竖向侧面设置,每组线槽孔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一排线槽孔,所述一排线槽孔平行于所述竖向侧面;所有隔热孔均设置于所述两组线槽孔单元之间;
[0010]所述安装孔贯穿连通于主体砌块上的任一线槽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隔热孔包括一组或多组隔热孔单元,每组隔热孔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一排隔热孔,所述一排隔热孔也平行于所述竖向侧面;
[0012]隔热孔单元为多组时,各组隔热孔单元在两组线槽孔单元之间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线槽孔和隔热孔的截面均为矩形且矩形的长边平行于所述竖向侧面。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的墙体线盒连接结构,不需要将竖向上相应的主体砌块沿竖向全部打破、开槽,只需要用电锤开设一个安装孔,安装孔的大小保证设计长度线管可以从安装孔穿入线槽孔即可,通过弹性材质封堵线槽孔后,在安装孔内固定好线盒,然后按要求灌注砂浆,安装孔的孔口平面可通过模板挡护,待砂浆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模板即可。本结构可简化施工过程,墙面的破坏程度小,可以保证墙体的质量,取得提质增效的效果。
[0016]2、本技术的墙体线盒连接结构,主体砌块上更加合理地设计了各通孔的功能和相应的位置布置,充分发挥各自的功效,便于线盒安装,两组线槽孔单元之间的隔热孔部分可以保障墙体的强度、隔热隔音效果,品质优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使用的主体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主体砌块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主体砌块1,竖向侧面11,竖向端面12,线槽孔单元2,线槽孔21,隔热孔单元3,隔热孔31,榫槽4,内侧壁41,底壁42,凸榫5,外侧壁51,安装孔6,弹性材质7,砂浆8,线盒9,线管91,楼板层10,墙体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请参见图1、图2,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包括长方体形状的主体砌块1,为便于理解,先介绍拼装墙体所使用的主体砌块1,主体砌块1具有上下相对的上平面和下平面(高600mm)、两个相对的竖向侧面11(厚120mm)、以及两个相对的竖向端面12(宽300mm)。制造时,竖向侧面11的面积大于竖向端面12。所述主体砌块1上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多个线槽孔21和多个隔热孔31;所述多个线槽孔21包括两组线槽孔单元2,两组线槽孔单元2分别靠近主体砌块1上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竖向侧面11设置,每组线槽孔单元2包括呈线性间隔设置的一排线槽孔21,所述一排线槽孔21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竖向侧面11;所有隔热孔31均设置于所述两组线槽孔单元2之间。
[0023]墙体线盒连接结构的主体砌块,更加合理地设计了砌块上各通孔的功能和相应的位置布置,实施时,优选线槽孔21的截面积大于隔热孔31的截面积,充分发挥各自的功效,靠近砌块上两个大面的线槽孔21,在砌成室内隔墙(同一竖向列上的各主体砌块的线槽孔
均为竖向并共线)之后,可用于(便于)打线槽和安装线盒(插座、开关盒子等),只需要按设计位置将对应的线槽孔21靠竖向侧面11的壁打穿即可,方便装修过程实施;必要时,室内隔墙两面相对的位置还可以同时安装线盒,两组线槽孔单元2之间的隔热孔31部分仍可以保障墙体的强度、隔热隔音效果。
[0024]其中,所述多个隔热孔31包括一组或多组隔热孔单元3,每组隔热孔单元3包括呈线性间隔设置的一排隔热孔31,所述一排隔热孔31所在的平面也平行于所述竖向侧面11。
[0025]这样,隔热孔31的布置更加规则,充分保障在砌体中部的支撑、隔音隔热的效果。结合设计使用主体砌块的厚度,隔热孔单元3可以是一组,对应主体砌块的厚度相对较薄。设计使用主体砌块的厚度更大时,隔热孔单元3可以为多组,多组时,各组隔热孔单元3在两组线槽孔单元2之间(即主体砌块1上的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如图2,两组线槽孔单元2之间有两组隔热孔单元3。
[0026]本实施例中,线槽孔21和隔热孔31的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包括若干主体砌块,所述若干主体砌块呈竖向拼接呈一列,所述主体砌块内开设有沿竖向贯穿其上、下平面的线槽孔,所述若干主体砌块的线槽孔共线;其特征在于:任一主体砌块的竖向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朝向主体砌块内延伸并贯穿至与所述线槽孔连通;安装孔下方的线槽孔段内设有弹性材质并通过弹性材质将线槽孔封堵,弹性材质上方的线槽孔段内以及安装孔内填充有砂浆,砂浆与安装孔的孔口平面平齐,砂浆的高度平齐或高于安装孔的上沿;砂浆内嵌入有线盒,线盒的开口侧与安装孔的孔口平面平齐;线盒的底部连接有线管,所述线管在线槽孔内向下延伸,线管穿过所述砂浆和弹性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墙体线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列主体砌块呈竖向设于楼板层上,线管向下延伸出最下方的主体砌块的线槽孔后延伸入楼板层,线管的下端在楼板层内呈90
°
折弯后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馨月张露月张传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彧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