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339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属于低浓度VOCs和恶臭异味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正极电极管绝缘管、负极电极管绝缘管、正极电极棒和负极电极棒,所述正极电极棒中部位置设置有电极插孔,所述电极插孔底部设置有电极盘槽;所述正极电极棒设置在正极电极管绝缘管内,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一端设置有第一实心焊接部,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另一端的正极电极棒上设置有旋转力槽,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上设置有正电极引线管;所述负极电极棒设置在负极电极管绝缘管内,所述负极电极管绝缘管一端设置有第二实心焊接部,负极电极棒上开有电极引线孔;采用了可靠简单的连接形式,避免了因为虚接造成的拉弧损坏问题,且提升了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属于低浓度VOCs和恶臭异味治理


技术介绍

[0002]双介质阻挡放电,Doubl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简称DDBD,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主要放电形式之一,并已经成为工业化VOCs治理的常用技术。近年来,将NTP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结合来降解VOCs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两者的协同作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单独使用NTP技术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还克服了单一采用光催化技术去除效率不高的缺点,使两者者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了VOCs的去除率。
[0003]现有的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在正负电极连接时容易产生虚接,因为虚接会造成拉弧损坏问题。影响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避免因为虚接造成的拉弧损坏问题,且提升生产效率。
[0005]本技术所述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包括正极电极管绝缘管、负极电极管绝缘管、正极电极棒和负极电极棒,所述正极电极棒中部位置设置有电极插孔,所述电极插孔底部设置有电极盘槽;所述正极电极棒设置在正极电极管绝缘管内,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一端设置有第一实心焊接部,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另一端的正极电极棒上设置有旋转力槽,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上设置有正电极引线管,所述正电极引线管与电极插孔相对应;所述负极电极棒设置在负极电极管绝缘管内,所述负极电极管绝缘管一端设置有第二实心焊接部,所述负极电极管绝缘管另一端的负极电极棒上开有电极引线孔,所述第一实心焊接部和第二实心焊接部结构相同。
[0006]电极插孔用于穿入正极电极引线,电极盘槽用于盘绕正极电极引线,旋转力槽用于提供正极电极棒在绝缘管内盘绕正极电极引线时旋转的动力,正电极引线管用于穿过正极电极引线、电极插孔和电极盘槽,第一实心焊接部和第二实心焊接部用于保证密封,电极引线孔用于固定负极电极引线。
[0007]安装时,正极电极棒安装在正极电极管绝缘管中,将正极电极棒的电极插孔对准正电极引线管,正极电极引线由正电极引线管插入到电极插孔中,用螺丝刀抵住另一端的旋转力槽然后向电极盘槽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180
°
,将正极电极引线缠绕在正极电极棒上,这样正极管就完成电极安装;负极管是将负极电极棒直接插入负极电极管绝缘管中,电极引线孔对着开口端,将负极电极引线穿入电极引线孔;该方案简单可靠,而且非常牢固。采用了可靠简单的连接形式,避免了因为虚接造成的拉弧损坏问题,且提升了生产效率。
[0008]优选地,所述电极引线孔采用深孔或螺纹的连接固定形式。
[0009]负极的电极引线孔可以是一个深孔也可以是螺纹,深孔就是使用接触方案与负极
电极棒相连接,螺纹就是使用螺旋固定的方案与负极电极棒相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实心焊接部和第二实心焊接部采用与正极电极管绝缘管和负极电极管绝缘管同材质段焊接,所述正电极引线管采用与正极电极管绝缘管同材质管焊接。
[0011]以保证绝缘度的统一。
[0012]优选地,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和负极电极管绝缘管另一端采用密封胶密封,所述正电极引线管非焊接端采用密封胶密封。
[0013]以防止电极被气体腐蚀。
[0014]优选地,所述旋转力槽呈V形开口。
[0015]便于用螺丝刀抵住。
[0016]优选地,所述电极插孔的孔径与电极引线和正电极引线管的内径相适应。
[0017]具体的,电极插孔的孔径略大于要传过去的正极电极引线,小于正电极引线管的内径。
[0018]便于正极电极引线的安装。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所述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在正负电极连接上,采用了可靠简单的连接形式,避免了因为虚接造成的拉弧损坏问题,且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所述负极电极管绝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所述正极电极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所述电极盘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所述旋转力槽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所述负极电极棒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所述电极插孔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正极电极管绝缘管;2、负极电极管绝缘管;3、正极电极棒;4、负极电极棒;5、电极插孔;6、电极盘槽;7、第一实心焊接部;8、旋转力槽;9、正电极引线管;10、第二实心焊接部;11、电极引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所述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包括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正极电极棒3和负极电极棒4,所述正极电极棒3中部位置设置有电极插孔5,所述电极插孔5底部设置有电极盘槽6;所述正极电极棒3设置在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内,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一端设置有第一实心焊接部7,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另一端的正极电极棒3上设置有旋转力槽8,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上设置有正电极引线管9,所述正电极引线管9与电极插孔5相对应;所述负极电极棒4设置在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内,所述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一端设置有第二实心焊接部10,所述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另一
端的负极电极棒4上开有电极引线孔11,所述第一实心焊接部7和第二实心焊接部10结构相同。
[0032]电极插孔5用于穿入正极电极引线,电极盘槽6用于盘绕正极电极引线,旋转力槽8用于提供正极电极棒3在绝缘管内盘绕正极电极引线时旋转的动力,正电极引线管9用于穿过正极电极引线、电极插孔5和电极盘槽6,第一实心焊接部7和第二实心焊接部10用于保证密封,电极引线孔11用于固定负极电极引线。
[0033]安装时,正极电极棒3安装在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中,将正极电极棒3的电极插孔5对准正电极引线管9,正极电极引线由正电极引线管9插入到电极插孔5中,用螺丝刀抵住另一端的旋转力槽8然后向电极盘槽6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180
°
,将正极电极引线缠绕在正极电极棒3上,这样正极管就完成电极安装;负极管是将负极电极棒4直接插入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中,电极引线孔11对着开口端,将负极电极引线穿入电极引线孔11;该方案简单可靠,而且非常牢固。采用了可靠简单的连接形式,避免了因为虚接造成的拉弧损坏问题,且提升了生产效率。
[0034]其中,所述电极引线孔11采用深孔或螺纹的连接固定形式。
[0035]负极的电极引线孔11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正极电极棒(3)和负极电极棒(4),所述正极电极棒(3)中部位置设置有电极插孔(5),所述电极插孔(5)底部设置有电极盘槽(6);所述正极电极棒(3)设置在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内,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一端设置有第一实心焊接部(7),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另一端的正极电极棒(3)上设置有旋转力槽(8),所述正极电极管绝缘管(1)上设置有正电极引线管(9),所述正电极引线管(9)与电极插孔(5)相对应;所述负极电极棒(4)设置在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内,所述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一端设置有第二实心焊接部(10),所述负极电极管绝缘管(2)另一端的负极电极棒(4)上开有电极引线孔(11),所述第一实心焊接部(7)和第二实心焊接部(10)结构相同。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先峰张岳王国宁于晓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派力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