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可调储线机构的电缆盘线装置,包括电缆校直器、电缆挤塑器、电缆检测机构、电缆牵引机、电缆储线机构、电缆传递轮组以及电缆绕线机构,所述电缆储线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前转筒和后转筒,所述前转筒能够相对所述后转筒水平移动;所述电缆传递轮组包括第一传递轮盘和第二传递轮盘,所述第一传递轮盘的进线端承接由所述电缆牵引机所牵引而出的电缆,所述第一传递轮盘的出线端与所述后转筒的进线端相接;所述第二传递轮盘的进线端与所述后转筒的出线端相接,所述第二传递轮盘的出线端与所述电缆绕线机构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缆储线机构来缓冲更换电缆绕线盘的时间,可以储存更多的包塑后的电缆,提高了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可调储线机构的电缆盘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盘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可调储线机构的电缆盘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绝缘防护套采用橡胶材料高温模压成型,具有电气性能优良,耐老化,耐高低温,可在多种工作条件下使用。是变压器、避雷器、户外开关等电力设备接线端头必须配用的绝缘安全防护用品,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接触,窃电,小动物或杂物搭接,湿闪盐雾及化学气体腐蚀等所造成的停电事故,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在电缆生产过程中,电缆线的放线收线以及储线,都是影响整个生产效率的重要设备。当加工好的电缆线来不及收线或更换电缆盘时,由于包塑过程还在进行中,因此就需要停止生产,这样会导致较大的损耗,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废品率高,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有可调储线机构的电缆盘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4]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带有可调储线机构的电缆盘线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电缆校直器、电缆挤塑器、电缆检测机构、电缆牵引机、电缆储线机构、电缆传递轮组以及电缆绕线机构,所述电缆储线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前转筒和后转筒,所述前转筒能够相对所述后转筒水平移动以实现储存更多的电缆;所述电缆传递轮组包括第一传递轮盘和第二传递轮盘,所述第一传递轮盘的进线端承接由所述电缆牵引机所牵引而出的电缆,所述第一传递轮盘的出线端与所述后转筒的进线端相接;所述第二传递轮盘的进线端与所述后转筒的出线端相接,所述第二传递轮盘的出线端与所述电缆绕线机构相接。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转筒和所述后转筒上均设有若干排电缆输送槽和转轴,若干排所述电缆输送槽设于所述前转筒和所述后转筒的外壁上,所述转轴分别穿过所述前转筒和所述后转筒设置。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储线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前转筒水平移动的滑轨和滑架,所述滑架沿着所述滑轨水平滑动,所述前转筒的转轴与所述滑架相连,在所述后转筒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滑轨的右端端部。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递轮盘和所述第二传递轮盘均为竖向转动设置。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缆绕线机构包括绕线架、绕线主轴以及基座,所述绕线架与所述绕线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绕线主轴与所述基座旋转活动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绕线架上设有绕线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实现了电缆生产线不停机,通过电缆储线机构来缓冲更换电缆绕线盘
的时间,可以储存更多的包塑后的电缆,避免了生产电缆的浪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保证电缆的质量和产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4]图2是本技术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5]图3是本技术是关于图2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电缆校直器1、电缆挤塑器2、电缆检测机构3、电缆牵引机4、电缆储线机构5、电缆传递轮组6、电缆绕线机构7、电缆中转轮组8、前转筒50、后转筒51、电缆输送槽52、转轴53、滑轨54、滑架55、固定架56、第一传递轮盘60、第二传递轮盘61、绕线架70、绕线主轴71、基座72、绕线槽7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可调储线机构的电缆盘线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电缆校直器1、电缆挤塑器2、电缆检测机构3、电缆牵引机4、电缆储线机构5、电缆传递轮组6以及电缆绕线机构7。所述电缆校直器1、所述电缆挤塑器2和所述电缆牵引机4均为现有的机械设备,所述电缆校直器1用于校直电缆和调整电缆的同心度,所述电缆挤塑器2对校直后的电缆进行包塑,在电缆的外表面包覆一层聚氯乙烯绝缘层,可大大提高电缆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化学性,具有外径小、重量轻、坚韧耐磨和光滑易穿管等特点,提高了瞬时过热状态下的热变形性能,减少了短路失火的危险,延长了使用寿命。而所述电缆牵引机4则是带动电缆在生产线上传输走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此外,所述电缆检测机构3通过检测仪(如探测金属仪)对包塑后的电缆进行检测,防止在包塑过程中存在遗漏或缺口的情况,保证包塑的品质。
[0019]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缆储线机构5包括相对设置的前转筒50和后转筒51,所述前转筒50能够相对所述后转筒51水平移动以实现储存更多的电缆。具体地,所述前转筒50和所述后转筒51上均设有若干排电缆输送槽52和转轴53,若干排所述电缆输送槽52设于所述前转筒50和所述后转筒51的外壁上,所述转轴53分别穿过所述前转筒50和所述后转筒51设置。包塑加工好的电缆通过所述电缆传递轮组6后首先进入到所述后转筒51上,电缆在所述前转筒50和所述后转筒51上经过多重交叉绕接从而达到储存电缆的目的,而所述前转筒50和所述后转筒51之间的间距就决定了储存电缆的长度,两者之间的间距越大,可存储的电缆就越多。因此,为了实现所述电缆储线机构5的可调节性,所述电缆储线机构5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前转筒50水平移动的滑轨54和滑架55,所述滑架55沿着所述滑轨54水平滑动,所述前转筒50的转轴53与所述滑架55相连,在所述后转筒51上设有固定架56,所述固定架56固定在所述滑轨54的右端端部。所述前转筒50在所述滑架55的作用下可沿着所述滑轨54左右滑动,当所述电缆绕线机构7需要更换绕线盘而停机时,所述滑架55带动所述前转筒50向左移动,达到收线储线的目的,实现不停机的生产。当所述电缆绕线机构7重新工作时,所
述所述滑架55带动所述前转筒50向靠近所述后转筒51的方向移动,实现放线的功能,避免了生产电缆的浪费,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保证电缆的质量和产量。
[002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电缆传递轮组6包括第一传递轮盘60和第二传递轮盘61,所述第一传递轮盘60和所述第二传递轮盘61均为竖向转动设置。所述第一传递轮盘60的进线端承接由所述电缆牵引机4所牵引而出的电缆,所述第一传递轮盘60的出线端与所述后转筒51的进线端相接,进入到所述后转筒51的电缆在所述前转筒50和所述后转筒51之间实现多重绕接。所述第二传递轮盘61的进线端与所述后转筒51的出线端相接,所述第二传递轮盘61的出线端与所述电缆绕线机构7相接,实现储线和放线的目的。此外,在所述第二传递轮盘61和所述电缆绕线机构7之间设有电缆中转轮组8,所述电缆中转轮组8包括第一中转轮80和第二中转轮81,均为横向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可调储线机构的电缆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电缆校直器(1)、电缆挤塑器(2)、电缆检测机构(3)、电缆牵引机(4)、电缆储线机构(5)、电缆传递轮组(6)以及电缆绕线机构(7),所述电缆储线机构(5)包括相对设置的前转筒(50)和后转筒(51),所述前转筒(50)能够相对所述后转筒(51)水平移动以实现储存更多的电缆;所述电缆传递轮组(6)包括第一传递轮盘(60)和第二传递轮盘(61),所述第一传递轮盘(60)的进线端承接由所述电缆牵引机(4)所牵引而出的电缆,所述第一传递轮盘(60)的出线端与所述后转筒(51)的进线端相接;所述第二传递轮盘(61)的进线端与所述后转筒(51)的出线端相接,所述第二传递轮盘(61)的出线端与所述电缆绕线机构(7)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可调储线机构的电缆盘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筒(50)和所述后转筒(51)上均设有若干排电缆输送槽(52)和转轴(53),若干排所述电缆输送槽(52)设于所述前转筒(50)和所述后转筒(51)的外壁上,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二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珠江冠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