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起重机的乱绳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两块第一连接板与两条第一支臂,其中一条第一支臂外侧水平安装有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两条第一支臂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支臂,第二支臂一端与第一支臂之间均通过铰接结构铰接,第二支臂另一端均通过弧形过渡臂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支臂,第二支臂下方均设置有与第二支臂底面抵接的第一调节定位机构,第一调节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一支臂上,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上方设置有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抵接的第二调节定位机构,第二调节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二支臂上,第三支臂底端之间设置有竖直截面为圆形的压辊,压辊圆形外周位于第三支臂外,能检测钢丝绳乱绳而避免无人起重机起吊故障。免无人起重机起吊故障。免无人起重机起吊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起重机的乱绳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起重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起重机的乱绳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起重设备已逐渐朝向智能化趋势发展,无人起重机也逐渐运用到各行各业,目前,无人起重机是在起重机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传感器并利用起重机控制系统接收与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起重机在无人情况下进行一系列运行,但现有无人起重机并未对钢丝绳是否在卷筒上缠绕整齐进行检测,若是钢丝绳在乱绳情况下仍然进行起吊,将导致钢丝绳不能顺利排出和缠绕,进而造成无人起重机起吊故障,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无人起重机的乱绳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无人起重机因未检测钢丝绳在卷筒上是否缠绕整齐,在乱绳情况下仍进行起吊将造成无人起重机起吊故障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无人起重机的乱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其中一侧的底部固接有两块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支撑架另一侧的顶部垂直固接有两条竖直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臂形成第一支架结构,其中一条第一支臂的外侧水平安装有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两条第一支臂之间设置有两条与第一支臂平行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靠近支撑架的一端与第一支臂之间均通过铰接结构铰接,第二支臂另一端均通过弧形过渡臂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支臂形成第二支架结构,第二支臂下方均设置有与第二支臂底面抵接的第一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一调节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一支臂上,所述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与无人起重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上方设置有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抵接的第二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二调节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二支臂上,所述第三支臂底端之间设置有竖直截面为圆形的压辊,所述压辊圆形外周位于第三支臂外。
[0006]进一步的,所述铰接结构均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调节螺栓,所述第三调节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后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母,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的第三调节螺栓螺杆上还螺纹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三锁紧螺母与第二支臂抵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定位机构均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二支臂下方,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支臂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支臂之间均竖直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头部位于第二连接板下方,第一调节螺栓的螺杆穿过第二连接板后顶端与第二支臂底面抵接,第一调节螺栓上还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二连接板底面抵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
位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上方,第三连接板与第二支臂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之间竖直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头部位于第三连接板下方且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抵接,第二调节螺栓的螺杆穿过第二连接板后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三连接板顶面抵接。
[0009]进一步的,两条第二支臂之间水平设置有支臂连接杆。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支臂与支撑架形成第一支架结构,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无人起重机运行小车的车架上,使第一支臂处于水平状态,并通过在第一支臂上设置第一调节定位机构抵接第二支臂以调节第二支臂为水平分布,此时,第三支臂底端之间的压辊正好位于卷筒上方并与卷筒外壁抵接,由于钢丝绳在卷筒上单层缠绕时是缠绕进钢丝绳槽内,故压辊不影响钢丝绳排出与缠绕,此外,通过在第一支臂外侧安装水平分布的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并通过在第二支臂上设置第二调节定位机构抵接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以调节滚轮转臂为水平分布,当钢丝绳未缠绕进钢丝绳槽内时将造成钢丝绳叠压乱绳并使压辊抬起,由于第二支臂与第一支臂铰接,故压辊抬起可以带动第二支臂向上转动,此时,第二调节定位机构不再抵接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随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转臂转动将检测到乱绳信号并将乱绳信号传输至无人起重机控制系统进而控制无人起重机停止起吊,避免乱绳情况下无人起重机起吊,进而避免无人起重机起吊故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压辊;2、第一调节定位机构;21、第二连接板;22、第一调节螺栓;23、第一锁紧螺母;3、第二调节定位机构;31、第三连接板;32、第二调节螺栓;33、第二锁紧螺母;4、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5、铰接结构;51、第三调节螺栓;52、第三锁紧螺母;53、限位板;6、第一支架结构;61、第一连接板;62、第一支臂;63、支撑架;7、第二支架结构;71、第二支臂;72、第三支臂;73、弧形过渡臂;74、支臂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本技术的无人起重机主要运用于钢卷起吊,并且无人起重机的钢丝绳在卷筒上为单层缠绕即钢丝绳是缠绕进卷筒上的钢丝绳槽内。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起重机的乱绳检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架63,支撑架63其中一侧的底部固接有两块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61,支撑架63另一侧的顶部垂直固接有两条竖直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臂62形成第一支架结构6,具
体的,在使用时,通过在第一连接板61上开设螺纹通孔并采用螺栓将其与无人起重机运行小车的车架连接,从而将第一支架结构6与小车车架连接,并使第一支臂62处于水平状态,其次,其中一条第一支臂62的外侧水平安装有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4,两条第一支臂62之间设置有两条与第一支臂62平行的第二支臂71,第二支臂71靠近支撑架63的一端与第一支臂62之间均通过铰接结构5铰接,第二支臂71另一端均通过弧形过渡臂73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支臂72形成第二支架结构7,第二支臂71下方均设置有与第二支臂71底面抵接的第一调节定位机构2,第一调节定位机构2安装在第一支臂62上,第一调节定位机构2的作用在于调节第二支臂71为水平状态,最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4与无人起重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4的型号可以选用YBLXK3
‑
20S可调滚轮转臂式自复位限位开关,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4的上方设置有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4的滚轮抵接的第二调节定位机构3,第二调节定位机构3安装在第二支臂71上,第二调节定位机构3的作用在于调节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4的滚轮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起重机的乱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其中一侧的底部固接有两块水平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支撑架另一侧的顶部垂直固接有两条竖直相对设置的第一支臂形成第一支架结构,其中一条第一支臂的外侧水平安装有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两条第一支臂之间设置有两条与第一支臂平行的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靠近支撑架的一端与第一支臂之间均通过铰接结构铰接,第二支臂另一端均通过弧形过渡臂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支臂形成第二支架结构,第二支臂下方均设置有与第二支臂底面抵接的第一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一调节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一支臂上,所述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与无人起重机控制系统信号连接,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上方设置有与可调滚轮转臂式限位器的滚轮抵接的第二调节定位机构,所述第二调节定位机构安装在第二支臂上,所述第三支臂底端之间设置有竖直截面为圆形的压辊,所述压辊圆形外周位于第三支臂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起重机的乱绳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均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三调节螺栓,所述第三调节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后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母,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之间的第三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耀,张乾,李飞,王丽娜,申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方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