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397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6
提供能够被稳定地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的标签。介质T被构造成安装在打印机1中并通过打印机1被打印。介质T包括:剥离材料24;切取区域S;和打印标签L。切取区域S被设置在剥离材料24中。切取区域S被孔或切口或孔系列或切口系列包围,并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彼此对置。打印标签L被贴到剥离材料24,从而延伸越过切取区域S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被构造成包括彼此不同类型的孔或切口或孔系列或切口系列。型的孔或切口或孔系列或切口系列。型的孔或切口或孔系列或切口系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质和缠绕剥离标签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领域已知的介质装配在线缆或其它圆柱形被粘物周围以用作标签(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该传统技术中的介质具有包括基材层、粘合剂层和剥离材料层的层状结构。传统介质被构造有第一粘合区域、与第一粘合区域相邻布置且包括打印背景层的非粘合区域,以及与非粘合区域相邻布置的第二粘合区域。在剥离材料层被剥离之后,第一粘合区域的背表面侧具有粘合性。非粘合区域的背表面侧具有非粘合性。第二粘合区域的背表面侧的一部分具有粘合性。
[0003]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特表2011

52415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问题
[0006]利用根据上述传统技术的介质,首先,将第一粘合区域的背表面(内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到被粘物的外周部分。接下来,将与第一粘合区域相邻的非粘合区域缠绕在被粘物周围以形成圆柱体。随后,将第二粘合区域的背表面(内表面)通过粘合剂固定到非粘合区域的外侧。此后,使用者通过断裂先前设置在第一粘合区域与非粘合区域之间的穿孔将非粘合区域和第二粘合区域的剩余组合与粘附到被粘物的第一粘合区域分开,从而完成可以相对于被粘物旋转的旋转标签(圆柱形介质)。另一方面,可能存在通过将上述传统技术的介质固定到被粘物而不断裂穿孔来将该介质用作固定标签的情况。然而,尽管穿孔保持完整以将传统介质用作固定标签,但是穿孔在使用期间也可能断裂,从而将介质变成相对于被粘物旋转的旋转标签。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的标签。
[0008]问题的解决方案
[0009]为了提供上述和其它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质,所述介质被构造成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并通过所述打印机被打印。所述介质包括:剥离材料;切取区域;和打印标签。所述切取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或孔系列或切口系列包围,并且所述切取区域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彼此对置。所述打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切取区域的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被构造成包括彼此不同类型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孔系列或所述切口系列。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介质包括:剥离材料,该剥离材料设置有切取区域;以及打印标签,该打印标签被贴上以便延伸越过切取区域中的对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所谓的狭缝)或孔系列或切口系列(所谓的穿孔)包围。如果当将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剥
离时由于上述狭缝或穿孔而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则切取区域与打印标签一起从剥离材料剥离。如果当将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剥离时没有由于穿孔而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则切取区域保留在剥离材料侧上,同时仅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剥离。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不同之处在于狭缝或穿孔的类型。因此,即使施加相同的力,与连续断裂线的形成相关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行为或方面也不同。
[0011]当将打印标签从容易形成或已经形成连续断裂线的边(下文中称为“易断边”)朝向难以形成连续断裂线的边(下文中称为“难断边”)剥离时,在剥离的初始阶段期间在易断边上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因此,切取区域继续从该点撕开,并且在剥离的最后阶段,在难断边上形成连续的断裂线,最终使打印标签和切取区域能够一起从剥离材料剥离。因此,当具有这些集成层的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时,切取区域接触物体,使得标签能够用作相对于物体可旋转的旋转标签。
[0012]如果将打印标签从难断边朝向易断边剥离,则在剥离的初始阶段期间在难断边上未形成连续的断裂线。因此,由于在切取区域未开始撕开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剥离,所以最终,与上述情况不同,仅打印标签从剥离材料剥离,同时切取区域保留在剥离材料侧上。因此,当打印标签绕物体缠绕时,通过剥离而露出的粘合表面接触物体,使得标签能够用作相对于物体不旋转的固定标签。
[0013]通过上述构造,用户能够简单地通过决定是从第一边还是从第二边剥离标签来将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或固定标签。作为结果,标签能够稳定地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
[0014]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用作旋转标签和固定标签两者的标签。
附图说明
[0016][图1]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每一个实施例的标签创建装置的示意性构造的说明图。
[0017][图2]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带,其中:图2(a)是示出处于未打印状态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2(b)是示出在打印之后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2(c)是打印的打印带的沿着截面IIy

IIy的截面图;图2(d)是打印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图2(e)是未打印的打印带的沿着截面Ix

Ix的截面图;并且图2(f)是在打印之后的沿着截面IIx

IIx的截面图。
[0018][图3]图3示出了打印标签相对于线缆的贴附状态,其中:图3(a)是示出打印标签处于打印图像定位在正面的定向的示意图;并且图3(b)是示出打印标签处于打印图像定位在上侧的定向的示意图。
[0019][图4]图4是示出贴附到线缆的打印标签的示例使用的示意图。
[0020][图5]图5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5(a)是示出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并且图5(b)是示出同一打印带的后视图。
[0021][图6]图6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6(a)是示出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并且图6(b)是示出同一打印带的后视图。
[0022][图7]图7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7(a)是示出当
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7(b)是示出同一打印带的后视图;图7(c)是示出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平面图;图7(d)是打印标签从其分离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并且图7(e)是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沿着截面IIIy

IIIy的截面图。
[0023][图8]图8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的打印标签,其中:图8(a)是打印标签的平面图;并且图8(b)是沿着截面IVy

Ivy的截面图。
[0024][图9]图9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旋转标签时用于将打印标签贴附到线缆的过程。
[0025][图10]图10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使用模式,其中:图10(a)是示出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打印带的平面图;图10(b)是示出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平面图;图10(c)是打印标签从其分离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并且图7(d)是分离的打印标签和打印带的沿着截面Vy

Vy的截面图。
[0026][图11]图11示出了当打印标签用作固定标签时的打印标签,其中:图11(a)是打印标签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介质,所述介质被构造成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并通过所述打印机被打印,所述介质包括:剥离材料;切取区域,所述切取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或孔系列或切口系列包围,并且所述切取区域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彼此对置;和打印标签,所述打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切取区域的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其中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被构造成包括彼此不同类型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孔系列或所述切口系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第一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孔系列或所述切口系列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孔系列或所述切口系列的总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第一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孔系列或所述切口系列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边中的所述孔或所述切口或所述孔系列或所述切口系列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切取区域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打印标签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打印标签的至少一部分是透明或半透明的。6.一种介质,所述介质被构造成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并通过所述打印机被打印,所述介质包括:剥离材料;切取区域,所述切取区域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切取区域被孔或切口或孔系列或切口系列包围,并且所述切取区域具有至少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彼此对置;和打印标签,所述打印标签被贴到所述剥离材料,从而延伸越过所述切取区域的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其中当施加用于从所述第一边朝向所述第二边剥离所述打印标签的力时,将所述切取区域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的在所述切取区域外的区域的力小于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粘合力,并且其中当施加力以从所述第二边朝向所述第一边剥离所述打印标签时,将所述切取区域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的在所述切取区域外的区域的力大于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粘合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质,其中在所述打印标签与所述切取区域之间的所述粘合力等于或大于0.01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谷汐里穗刈有希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