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中具有金属的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77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制扭曲噪声、低电感的高密度处理的磁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如下类型的磁头:至少在相对于一磁隙的后侧设置有磁层、而且在磁隙的两侧设置有磁头,它包括一至少在后侧磁头的与设有磁层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的非磁性区域,并且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如下类型的磁头:它具有两个通过其间的磁隙相结合的磁头,它包括至少在一磁块和磁隙之间设置的磁层以及在至少一个磁头的面对记录媒质的表面上、相邻于磁层处设置的一非磁性区域。(*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一磁记录媒介上记录和再生信息的磁头。参照图7来描述常规的磁头,图7是一常规磁头的基本组成部分的剖视图。图中显示的磁头包括在读出一侧由Mn-Zn铁素体之类的材料构成的磁块101、在后侧同样由Mn-Zn铁素体之类的材料构成的磁块102,以及由玻璃之类的材料构成并且在上述两磁块之间形成的磁隙105。在磁块101面对磁隙105的表面上设置一由铝硅铁粉之类的材料构成的磁层103。在磁块102面对磁隙105的表面上设置一同样由铝硅铁粉之类的材料构成的磁层104、设有磁层103的读出侧磁块101以及设有磁层104的后侧磁块102由玻璃之类的材料相互结合,形成其间的磁隙105。线圈106设置在设有磁层104的后侧磁块102上。尽管在上面的描述中,磁层103和104分别设置在磁隙105的两侧,但是,也可能仅在磁隙的一侧设置一磁层。在上述常规磁头中,磁块101和102构成了面对磁记录媒质的磁头表面109,并且在磁隙105的至少一侧设有一磁层,而磁块101、102分别设置在由磁隙和磁层组成的组的两侧。由于这种结构,磁头有一扭曲的噪音问题。当该噪音产生时,会使从磁记录媒质读出的波形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高密(度)记录中,读出错等会发生在再生过程中,此外,如图8所示的,常规的单块型浮置磁头之类,它的磁块101还作为一滑块使用,存在下列问题当磁块101的体积增大时,磁电路的电感增大,磁头的磁效率变差,从而使得磁头不可能处理高密记录。在磁记录领域,记录密度逐年增大,从而导致了以前没有碰到的问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由扭曲(Wiggling)产生的噪音。即在磁记录过程中,在磁隙附近、面对磁记录媒质的磁头表面,磁块的磁域会发生变化。这将引起从磁记录媒质读出的波形发生波动。对以前的记录密度水平来说,这种在磁读波形中的波动不会引起任何问题。然而,随着最近记录密度水平的提高(例如,在一固定型磁盘驱动装置中,记录密度是100Moit/inch2以上),读出误差等可能发生在再生中。在常规的单块型浮置磁头或类似磁头中,其中一磁块也用作为一滑块,人们不希望磁块体积太大,因为这将引起磁电路的电感量增大,磁效率降低,从而使得该磁头不能处理高密度记录。如上所述,在常规磁头中,由于磁块被设置在磁隙的附近、暴露在面对磁记录媒质的磁头表面,因此产生扭曲噪声,引起磁读出波形的波动。更进一步,当磁块的体积做得过大时,磁电路的电感增大,降低了磁头的效率,从而使得这种磁头不能处理高密度记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扭曲噪声的产生的磁头,这种磁头使得即使当电感降低、磁记录密度增大时,也能在磁记录媒质上正确地记录和再生信息。为发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如下类型的磁头有一磁隙,至少在相对于磁隙的后侧有一磁层,在相对于磁隙的读出侧和后侧均有一磁块,其中至少在后侧块的与磁层相对的表面上有一非磁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如下类型的磁头两磁块由它们之间的磁隙相连接,其中至少在一磁块和磁隙之间设置一磁层,并且,并且在一个磁块的至少在面对磁讯录媒质的表面上,与磁层相邻有一非磁区域。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磁头中,至少在后侧磁块的与置有磁层的一面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非磁区域,这样就能减小磁块的。结果,电感保持在低水平,从而改善磁头的磁效率。因此,该磁头能处理高密度记录。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磁头中,在磁隙的附近,至少在一个磁块的面对磁记录媒质的表面上设有一非磁区域,从而能够抑制因磁块的磁块域中任何波动而引起的从磁记录媒质读出的波形中的波动。更进一步,通过减少磁块的体积,磁电路的电感可保持在低水平,由此改善了磁头的磁效率。因此,磁头能处理高密度记录。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磁头的基本组件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磁头的电感随磁头后侧磁块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表;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的磁头的记录再生输出随磁头后侧磁块的厚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表;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的磁头的基本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的磁头基本组件的剖视图;图6(a)到(c)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磁头的磁场特性图表;图7是一常规磁头的基本组件的剖视图;图8是常规的单块型浮置磁头的立体图;图9中一常规磁头的基本组件的剖视图。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的磁头的基本组件的剖视图。该磁头包括由非磁性材料(如玻璃)构成的磁隙1a和1b。在磁隙1a和1b的每一边分别设有由磁性材料(如铝硅铁粉)构成的磁层2和3。磁层3有一弯曲凹槽8。在磁层2和3的外侧分别设有由磁性材料(如Mn-Zn铁素体)构成的磁块4和5。进一步,在后侧磁头4的与设有磁层2的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设有一非磁区域6。由于这个非磁区域,磁块4的体积可以相对较小,由此减小了磁电路的电感。线圈7在后侧缠绕着磁层2、磁块4和非磁区域6。针对按以上描述构造的磁头进行了一个试验,试验中后侧磁块4的厚度从0μm到200μm进行变化,以检查电感和记录再生输出的相应变化。图2表示电感的变化,图3表示记录再生输出的变化。后侧磁块4的厚度为0μm意味着磁层2是直接设置在非磁区域6上的。磁块4的厚度为200μm对应于一个基本上与图9所示的常规实例相同的结构。当后侧磁块4的厚度小于约100μm时,磁头4的机械强度受损,因此有必要增加磁头4的机构强度,以便在磁头再生期间不至于损坏。这就是为什么要设置一非磁区域6的理由。图3中的记录再生输出值昌相对值;当后侧磁头4的厚度为0μm时该值是1。图2所示的电感变化的试验数据是通过从0μm到200μm改变后侧磁头4的厚度得到的。从图中可看出,磁头4的厚度越大,电感值越大。图3所示的记录再生输出的试验数据是通过从0μm到200μm改变后侧磁头4的厚度得到的。从图中可看出,磁头4的厚度越大,记录再生输出的值越大。为了得到满意的磁效率,电感应尽可能小,而记录再生输出应尽可能大。然而,正如从图2和图3所看见的那样,尽管电感可以通过减小磁块4的厚度来减小,但这将引起记录再生输出的减小,相反地,记录再生输出可以通过增加磁块4的厚度来增加,然而这样又会引起电感的增大。这样,正如从图2、图3所见到的那样,磁块4的最优厚度是在从20到100μm的范围内,这样能使得电感尽可能小,且提供的记录再生输出尽可能大,以便处理高密度记录。如果磁块4的厚度大于100μm,记录再生输出将不会有显著的增大,反而会引起电感的相应地增大。这样,如果磁块4的厚度超过100μm,磁头的磁效率将下降。如果磁块4的厚度小于20μm,记录再生输出将很快下降,从而引起磁头磁效率的下降。尽管在上述磁头的结构中,在磁隙1a和1b的侧面分别设置了磁层2和3。在读出侧没有设置磁层3的磁头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这是由于具有满意的磁效率、能处理高记录密度的磁头已经通过在后侧线圈7中设置磁层2、磁头4和非磁区域6得以建立。为了进一步减小电感,也可将读出侧磁头5的一部分形成一非磁区域。在该情况下,非磁区域的形状可任意确定。尽管图8中的弯曲凹槽8是设置在磁层3上,同样也可以设置在磁层2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磁头结构,其基本组成部分如图1的剖视图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头,它包含一个至少设置在相应于一磁隙后侧的磁层以及设置在磁隙两侧的磁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后侧磁头的与设有磁层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非磁性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1-10-25 3-306538;JP 1991-11-20 3-3297011.一种磁头,它包含一个至少设置在相应于一磁隙后侧的磁层以及设置在磁隙两侧的磁块,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后侧磁头的与设有磁层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非磁性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其特征在于后侧磁块的厚度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田敦己栗山年弘齐藤昭次金井靖
申请(专利权)人:阿鲁普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