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国超专利>正文

软胶囊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40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软胶囊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室和干燥设备室,干燥室包括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每个干燥部包括两个首尾相接的独立干燥腔,每个干燥腔包括两个首尾相接的可独立运行的转笼,转笼与气动运输装置连通,实现软胶囊的运输,构成软胶囊可多批次同时进行干燥的结构。干燥部和转笼均呈双排阵列,干燥部之间有分隔板形成的空腔,分隔板上部设置排风口,入风口和逸风口,构成冷风流动的条件结构基础。基础。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胶囊干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软胶囊生产工具领域,特别涉及软胶囊干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软胶囊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带转笼的干燥设备对软胶囊进行风干。现有的软胶囊干燥设备设置有干燥室,干燥室内设置有转笼,软胶囊放置在转笼里,通过干燥装置向干燥室内输送干燥冷风,对软胶囊进行风干。为了提高风干的效率,干燥室内设置有回风口,通过一台回风风机把干燥室内的回风抽走送返干燥装置循环使用。正常情况下,干燥装置还连接有多台进风风机用于吸收外界进风并制造风压把干燥冷风送进干燥室。当干燥装置输入干燥室的风量大于回风风机抽走的风量时,容易造成干燥室内部气压上升,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软胶囊干燥设备,解决干燥室内部气压上升的问题,并可以在干燥室内制造干燥冷风的扰流,提高风干效率。
[000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软胶囊干燥设备,包括干燥室和设备室,所述干燥室包括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所述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内分别包括两个首尾相接的独立的干燥腔,所述干燥腔与气动运输装置连通,所述每个干燥腔内包括一个转笼;所述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之间设置有分隔板并且分隔板内侧形成空腔,所述分隔板下部设置有入风口,上部设置有排风口,内凹槽处设置有逸风口,所述逸风口前设置有挡风板;所述设备室包括干燥装置、进风风机和回风风机,所述干燥装置分别与进风风机及回风风机连接;所述进风风机与入风口通过空腔内的送风管道联通,所述回风风机与排风口通过空腔内的回风管道联通。
[0005]本技术所述的软胶囊干燥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6]干燥室内设置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并且干燥部内的转笼首尾相接,使干燥室内的转笼呈双排阵列分布,实现了多批次胶囊同时进行干燥的结构基础;另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之间设置隔板形成空腔,并在分隔板上设置入风口,排风口,逸风口和挡风板,通过分隔板以上的结构设置,为干燥腔实现了冷风流动和高气压泄压的结构基础,实现了为转笼提供不同条件的冷风条件并提高了冷风的利用效率,实现了高效生产。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软胶囊干燥设备,所述第一干燥部中的干燥腔首尾相接,转笼同轴设置在相应的干燥腔中;所述第二干燥部中的干燥腔首尾相接,转笼同轴设置在相应的干燥腔中。从结构上看,首尾相接设置干燥腔,转笼与干燥腔同轴设置,简化干燥部的结构设置,实现双排阵列结构和使统一干燥部内的转笼可通过统一气动运输装置连接,简化和便于胶囊的运输。
[000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软胶囊干燥设备,所述气动运输装置包括由气动
驱动的第一运输管和第二运输管;所述第一运输管通过转笼入口的对接管道连通于第一干燥部的转笼,所述第二运输管通过转笼入口的对接管道连通于第二干燥部的转笼;所述对接管道和转笼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从结构上看,采用气动输送能更好地运输软胶囊,减少软胶囊在运输过程中黏连,结构设置简单,对接处设置缓冲弹簧,能提高气动运输装置与转笼之间的气密性,安装简单。
[000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软胶囊干燥设备,所述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之间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内侧形成空腔,上部设置有排风口,下部设置有入风口,凹槽处设置有逸风口;所述入风口数量不限定为一个,根据需要调整数量,通过空腔内的送风管道与进风风机连接;所述排风口通过空腔内的回风管道与回风风机连通,排出干燥腔内的回风;所述逸风口在分隔板上的设置位置高于入风口,低于排风口,并且逸风口前面设置有挡风板。从结构上看,入风口和排风口构成冷风的主要流动方向,循环使用冷风;逸风口和挡风板构成干燥腔内的泄压和制造扰流结构,干燥腔在气压上升时,逸风口可降低干燥腔内的气压,避免气压过高影响胶囊的干燥效果;所述挡风板倾斜设置在内凹槽内部,挡风板的上端边设置有水平延伸的翻边,构成扰流板结构,可以改变干燥腔内的气流方向,在干燥腔内制造扰流,提高干燥腔冷风的利用效率和胶囊的干燥效率。
[001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软胶囊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腔还包括驱动转笼的转笼电机,每个干燥腔内均设有转笼电机,转笼电机和转笼唯一联动。从结构上看,实现了转笼单独控制的结构基础,使胶囊生产可实现分批次精细化。
[001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软胶囊干燥设备,所述设备室设置在干燥室下方,包括进风风机、回风风机和干燥装置;所述进风风机数量不限定为一个,可根据需要设置数量;所述进风风机和回风风机分别与通过空腔内的管道与干燥装置连通。从结构上看,若干数量的进风风机可同时吸收外界进风,增大风量,制造风压,把通过干燥装置处理的干燥冷风送入干燥室,对胶囊进行风干;回风风机将干燥室内的冷风抽出,输送回干燥装置,使回风循环使用,缩短回风处理时间,提高干燥装置处理效率。
[001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软胶囊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用于对回风进行除湿过滤的除湿轮。从结构上看,除湿轮内有一个转轮,能够不断地进行转动,除湿和再生同时进行,因此可以连续地获得低温干燥冷风,提高回风的回收效率及质量,还能保持干燥冷风输出稳定,提高除湿轮中填充物的循环利用率,节约了资源。
[00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软胶囊干燥设备的干燥腔剖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软胶囊干燥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软胶囊干燥设备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软胶囊干燥设备的分隔板逸风口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2]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软胶囊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包括第一干燥部和第二干燥部;若干转笼,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干燥部和所述第二干燥部内;设备室,设置在所述干燥室下方;进风风机,设置在所述设备室内;回风风机,设置在所述设备室内;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室内,所述干燥装置分别连接所述进风风机和所述回风风机,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将回风和外界进风制成干燥冷风;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干燥部和所述第二干燥部之间,所述分隔板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设备室;入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下部,所述入风口通过所述空腔内的管道连接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干燥部和所述第二干燥部输入干燥冷风;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部,所述排风口通过所述空腔内的管道连接所述回风风机,用于排出所述第一干燥部和所述第二干燥部干燥腔内的回风;逸风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所述逸风口用于把所述第一干燥部和所述第二干燥部分别连通所述空腔,所述逸风口为设置在所述分隔板竖直面上的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底部设置有开口连通所述空腔,所述内凹槽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中部,所述内凹槽的高度高于所述入风口并低于所述排风口,所述逸风口前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吕国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