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331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包括:喷泉控制单元及旱喷主体,所述旱喷主体包括喷水通道、环绕所述喷水通道设置的环形内腔以及设置于环形内腔顶部的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对应所述喷水通道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环形内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移动目标的雷达感应装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与所述喷泉控制单元电连接。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中,利用雷达感应装置与喷泉控制单元相连接,通过雷达感应装置感应移动目标进入至感应区时触发旱喷系统进行喷水及灯光亮灯等效果,且可根据距离进行灯光与喷水不同效果的调整,增加旱喷系统的互动性,且雷达感应装置设置于喷水通道的环形内腔内,不会造成地面松动或者凸起。凸起。凸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旱喷控制
,具体涉及到一种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公共设施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精神文明的需要,喷泉系统已经被广泛地建设在各种公共区域。其中旱式喷泉系统水型丰富,互动性强,能聚集人气和活跃气氛,且在不工作的时候不影响正常地面的使用,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商业广场、大型社区活动场所和风景园区。
[0003]旱式喷泉,即旱喷装置是指将喷头、灯光、和相关控制系统置于网状盖板以下。喷水时,喷出的水柱通过盖板或花岗岩等铺装孔喷出来,相应的灯光也配合地从透明盖板中透射出来;不喷水时,可以供行人行走,又不阻碍交通;从而实现既不占休闲空间又能观赏喷泉的效果。
[0004]旱喷比普通喷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为游人提供更多的近水亲水的机会,因此近年来旱喷系统朝着多元互动进行发展。通过在旱喷装置中内嵌传感模块,使得装置可以判断与人距离、人的动作等,然后通过控制喷嘴和灯光进行相应的反应,实现人与水地互动。
[0005]在当前的带感应的旱喷装置中,普遍采用两种类型感应器:分别是压力感应器和红外感应器。压力感应器主要存在三种问题:1.压力感应器由接触方式触发,例如踩踏等,可触发范围窄,体验感差;2.压力感应器置于地面铺装下面,地面会有松动和间隙,会存在潜在的防水性差的问题;3.由于地面铺装是松动的,会容易造成地面的不平整、易变形等问题。红外传感器主要有两个问题:1.红外感应需露出地面,放置感应器的相应设备会凸出地面,造成地面的不平整;2.红外感应器容易被水滴或树叶等物体干扰,造成误触发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传感器易造成地面松动或者不平整的缺陷。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包括:喷泉控制单元及旱喷主体,所述旱喷主体包括喷水通道、环绕所述喷水通道设置的环形内腔以及设置于环形内腔顶部的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对应所述喷水通道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环形内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移动目标的雷达感应装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与所述喷泉控制单元电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雷达感应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感应器以及电连接的毫米波雷达控制器,所述毫米波雷达感应器通过铝基板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的下方,所述毫米波雷达控制器设置于铝基板的下方,毫米波雷达控制器与所述喷泉控制单元电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还包括环绕喷水通道均匀设置的多个LED灯,所述LED灯分别与喷泉控制单元电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毫米波雷达感应器靠近所述环形内腔的侧壁设置,所述毫米波雷达感应器设置有测距模块,所述毫米雷达感应器以毫米波雷达感应器为圆心、预设半径的圆形区域作为感应区。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灯设置有跑马灯模块,所述LED灯被配置为在毫米波雷达感应器所感应的移动目标的感应距离在感应区内并小于预设距离触发跑马灯灯光效果。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灯均匀设置有6个。
[0013]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中,利用雷达感应装置与喷泉控制单元相连接,通过雷达感应装置感应移动目标进入至感应区时触发旱喷系统进行喷水及灯光等效果,增加旱喷系统的互动性,且雷达感应装置设置于喷水通道的环形内腔内,不会造成地面松动或者凸起。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2所示,提供一种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包括:喷泉控制单元及旱喷主体,所述旱喷主体包括喷水通道3、环绕所述喷水通道3设置的环形内腔5以及设置于环形内腔5顶部的玻璃盖板1,所述玻璃盖板1对应所述喷水通道3位置设置有通孔31,所述环形内腔5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移动目标的雷达感应装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与所述喷泉控制单元电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中,利用雷达感应装置与喷泉控制单元相连接,通过雷达感应装置感应移动目标进入至感应区时触发旱喷系统喷水,雷达感应装置设置于喷水通道3的环形内腔5内,不会造成地面松动或者凸起。
[0019]具体的,所述玻璃盖板1设置于环形内腔5的顶部,其设置与地面齐平,用于防止喷水通道3的水倒流至环形内腔5中,对位于环形内腔5的元器件造成损坏。所述玻璃盖板1对应所述喷水通道3位置设置有通孔31,用于水流的流出。通过改变通孔31大小、形状等,形成不同的喷水样式。所述喷水通道3 与供水装置连接,喷泉控制单元可设置于旱喷主体外或者设置于环形内腔5内,其用于控制所述供水单元的开启关闭以及出水大小,进而控制喷水通道3的喷水情况。其中,所述的供水单元可以包括供水管道及水泵,所述喷泉控制单元通过电磁阀与所述水泵连接。
[0020]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感应装置为雷达感应装置,通过雷达感应装置感应移动目标(人)的距离,在感应距离内触发旱喷系统进行喷水等操作。所述雷达感应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以及电连接的毫米波雷达控制器22,其中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通过铝基板51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1的下方,毫米波雷达控制器22设置于铝基板51的下方,毫米波雷达控制器22与所述喷泉控制单元电连接。采用毫米波雷达感应设备可以放在旱喷主体的环形
内腔5中,无需露出地面,并且可以实现隔空检测是否有移动目标靠近、具备反射面大、天线尺寸小、可穿透玻璃盖板1和抗干扰性强特性。
[0021]本实施例所选择的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其靠近环形内腔5的侧壁设置,环形内腔5的侧壁设置有线孔用于电线的穿过。所选择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其设置有测距模块,可对移动目标进行测速测距,其以毫米雷达感应器以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为圆心、预设半径的圆形区域作为感应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预计半径可以为5m,具体的,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监测开放角度可以为 120度,感应区为以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为中心,半径为5m的圆形区域。当移动目标在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的感应区内,即靠近旱喷系统5米内时(在开放角度内),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被触发,并反馈给喷泉控制单元,进行喷水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毫米波雷达感应器21可设置于靠近喷水通道3 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22]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还包括环绕喷水通道3均匀设置的多个LED灯4,所述LED灯4设置于铝基板51上,LED灯4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泉控制单元及旱喷主体,所述旱喷主体包括喷水通道、环绕所述喷水通道设置的环形内腔以及设置于环形内腔顶部的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对应所述喷水通道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环形内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移动目标的雷达感应装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与所述喷泉控制单元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感应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感应器以及电连接的毫米波雷达控制器,所述毫米波雷达感应器通过铝基板设置于所述玻璃盖板的下方,所述毫米波雷达控制器设置于铝基板的下方,毫米波雷达控制器与所述喷泉控制单元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感应互动旱喷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特朗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