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91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分为对称的左右两部分,所述壳体的左边部分上端设有进口手动球阀,所述进口手动球阀上端为污水入口;所述壳体下端设有出口手动球阀,所述出口手动球阀下端为排污出口;所述壳体内部依次设有挡板、滤网和压板,将壳体左边部分的内部又分为两部分;所述壳体侧面设有第三手动球阀,所述第三手动球阀连接自动排污器,所述自动排污器侧面设有自动排污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排污效果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实现了制氮机的不间断自动排污,提高排污效率,防止排污堵塞,可广泛用于制氮机设备的生产技术领域。可广泛用于制氮机设备的生产技术领域。可广泛用于制氮机设备的生产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制氮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氮机是以空气为原料,以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运用变压吸附原理,利用分子筛对氧和氮进行选择性吸附而使氮和氧分离的方法,通称PSA制氮。PSA制氮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产气快、产气纯度较高、能耗低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厂家常用的一种制氮技术。
[0003]在PSA的制氮机运行中,过滤器和储气罐底部通常设有排污口,用以排出污水及杂质,保证过滤器和储气罐内部干燥洁净,同时使得氮气具有较低含水率。由于排污口为手动球阀控制,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排污,操作麻烦,且由于外界环境干湿度、制氮量大小等因素的差异,其排污时间往往不好控制,手动排污往往不能起到及时排污作用,从而存在影响制氮机的工作效率、污染分子筛及降低氮气纯度等问题。因此,现有的制氮机排污装置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排污效果好、使用方便等特点,实现了制氮机的不间断自动排污,提高排污效率,防止排污堵塞,可广泛用于制氮机设备的生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分为对称的左右两部分,分别负责制氮机过滤器和储气罐的污水自动排放;所述壳体的左边部分上端设有进口手动球阀,所述进口手动球阀上端为污水入口;所述壳体下端设有出口手动球阀,所述出口手动球阀下端为排污出口;所述壳体内部依次设有挡板、滤网和压板,将壳体左边部分的内部又分为两部分;所述壳体侧面设有第三手动球阀,所述第三手动球阀连接自动排污器,所述自动排污器侧面设有自动排污出口。
[000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位于支架上,且所述支架穿过壳体将其对称分为左右两部分,且左右两部分的结构布置相同。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与壳体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设置在连接处的上、下两端。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的左右两部分为可拆卸式结构,且通过长螺栓连接。
[000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进口手动球阀和出口手动球阀设置在同一垂直面上,且位于所述壳体左边部分的同一侧。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挡板和压板表面设有均布的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为0.5~1.5mm。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滤网为高强度不锈钢材质,孔径为200~325目。
[0012]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排污
效果好、使用方便等特点;通过将壳体分为两个单独的左右对称部分,实现了对过滤器和储气罐的双重排污作用,同时在壳体与支架之间设有O型圈,防止污水外流;通过在单边壳体设置一个入口,一个手动排污出口和一个自动排污出口,在前期污水中颗粒杂质过多时,污水直接通过手动排污口先排掉,后期稳定后,关闭手动排污口,污水通滤网过滤掉颗粒杂质,然后通过自动排污器排出,实现连续自动排污,保证制氮机生产的氮气具有更高的纯度及更低的含水率;通过将大壳体分为两个独立的小壳体,且采用可拆卸式左右两部分结构,并通过长螺栓连接,方便了壳体安装和拆卸,也降低了自动排污装置的壳体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壳体,2、进口手动球阀,3、污水入口,4、出口手动球阀,5、排污出口,6、挡板,7、滤网,8、压板,9、第三手动球阀,10、自动排污器,11、自动排污出口,12、支架,13、O型密封圈,14、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分为对称的左右两部分,分别负责制氮机过滤器和储气罐的污水自动排放;所述壳体1的左边部分上端设有进口手动球阀2,所述进口手动球阀2上端为污水入口3;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有出口手动球阀4,所述出口手动球阀4下端为排污出口5;所述壳体1内部依次设有挡板6、滤网7和压板8,将壳体1左边部分的内部分为两部分;所述壳体1侧面设有第三手动球阀9,所述第三手动球阀9连接自动排污器10,所述自动排污器10侧面设有自动排污出口11。
[001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位于支架12上,且所述支架12穿过壳体1将其对称分为左右两部分,且左右两部分的结构布置相同;具体的,所述支架12与壳体1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13,所述O型密封圈13设置在连接处的上、下两端。
[001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部分为可拆卸式结构,且通过长螺栓14连接,从而更加方便壳体的生产加工,降低壳体的生产成本,同时方便保养更换过程中的装卸。
[0019]进一步地,所述进口手动球阀2和出口手动球阀4设置在同一垂直面上,且位于所述壳体1左边部分的同一侧,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所述挡板6、滤网7和压板8将壳体左边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手动排污区,一部分为自动排污区,两部分分工协作,避免大颗粒杂质堵塞壳体排污。
[0020]进一步地,所述挡板6和压板8表面设有均布的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为0.5~1.5mm,所述挡板6的圆孔直径优选1.0mm,所述压板8的圆孔直径优选0.5mm;中间的所述滤网7为高强度不锈钢材质,孔径为200~325目,优选250目,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自动排污器10,影响自动排污器10的正常工作。
[0021]本技术的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工作原理为:制氮机过滤器和储气罐出来的污水通过进口手动球阀2进入壳体1,前期先通过手动的排污出口5进行排污,将大颗粒的杂质和污水一同排出,当壳体1内没有颗粒杂质排出后,关闭出口手动球阀4,开启第三手动球阀9,同时打开自动排污器10进行自动排污,同时通过中间设置的挡板6、滤网7和压板8形成
一道隔板,对杂质进行过滤,解决了杂质易堵塞自动排污器10,导致自动排污器损坏,无法排污,继而导致污水流入后续工序,污染干燥剂分子筛等问题。安装本技术的自动排污装置后,结合手动和自动双重功能,即使客户没有正确使用自动排污器,也可有效保护自动排污器,使设备不会因为自动排水器损坏而无法排污。
[0022]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分为对称的左右两部分,所述壳体(1)的左边部分上端设有进口手动球阀(2),所述进口手动球阀(2)上端为污水入口(3);所述壳体(1)下端设有出口手动球阀(4),所述出口手动球阀(4)下端为排污出口(5);所述壳体(1)内部依次设有挡板(6)、滤网(7)和压板(8),将壳体左边部分的内部又分为两部分;所述壳体(1)侧面设有第三手动球阀(9),所述第三手动球阀(9)连接自动排污器(10),所述自动排污器(10)侧面设有自动排污出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机用自动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位于支架(12)上,且所述支架(12)穿过壳体将其对称分为左右两部分,且左右两部分的结构布置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洋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