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喷雾罐的控制阀和填充座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70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8
一种喷雾罐(100),包括罐体(11)及与罐体(11)密封连接的罐盖(12),具有设于罐体(11)内且与罐盖(12)密封连接的阀壳(21)的控制阀(20);设于阀壳(21)内的阀芯(22),其中,阀芯(22)的顶端通过阀壳(21)的顶部轴向固定;设于罐体(11)内并容纳控制阀(20)的内胆(30);中空杆体(51),其设于内胆(30)内并通过套在阀壳(21)和中空杆体(51)外的转接套(25)连接在阀芯(22)下方;以及设于转接套(25)上的重力止回阀(251)。阀(251)。阀(25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喷雾罐的控制阀和填充座垫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喷雾罐
,具体涉及一种喷雾罐,用于该喷雾罐的控制阀及用于该喷雾罐的填充座垫。

技术介绍

[0002]广泛使用的聚脂漆无法借助已知的喷雾罐来实现喷放,原因是聚脂漆需要与改性剂(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等)混合使用,但在其混合完成几个小时后又发生凝固而导致喷雾罐无法对其实施喷放。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843346A公开了一种喷漆气雾罐,其主要包括罐体,容纳体及旋转件。在需要使用待喷物料时,旋转喷漆气雾罐底部的旋转件,旋转件推动容纳体的易碎部而使之断裂,使改性剂从容纳体内流出到罐体内并与料剂(例如聚酯漆等)混合,由此该喷漆气雾罐能在需要使用时实现料剂与改性剂的混合,进而有效解决聚脂漆无法借助喷雾罐实现喷放的难题。但是,现有技术还存在结构复杂,成本偏高,操作不便且密封性能不良等一系列问题。
[0004]在已知的喷雾罐中,喷雾罐包括控制阀,其又称喷雾阀或气雾阀,并能够在被推动或被压缩后有效释放喷雾罐内的待喷物料。已知的控制阀通常密封安装在喷雾罐的罐盖上,并借助设在二者间的密封垫圈来实现控制阀与罐盖之间的密封。此外,该密封垫圈还能实现阀壳与阀芯之间的密封。然而,由于阀壳与阀芯能够产生相对于运动,阀壳与阀芯之间的密封仅靠一个密封垫圈是远远不够的,但已知的控制阀所用的结构不准增加密封垫圈,导致其始终无法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及安全性。
[0005]在已知的喷雾罐中,其罐体的罐底通常朝罐盖方向拱起,使其内表面呈现为凸面而外表面呈现为凹面。虽然该罐底可以有效提高罐体的机械强度,但曲面在罐底和罐体之间的曲面的边缘处(凸面下方)产生了一个区域,该区域极易残留几乎用尽的待喷物料,造成待喷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是一种喷雾罐,包括罐体及与罐体密封连接的罐盖;控制阀,具有设于罐体内且与罐盖密封连接的阀壳;设于阀壳内的阀芯,其中,阀芯的顶端通过阀壳的顶部被轴向固定;内胆,设于罐体内并容纳控制阀;杆体,设于内胆内并通过套在阀壳和杆体外的转接套连接在阀芯下方;设于转接套上的重力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当喷雾罐正立放置时,重力止回阀关闭,当喷雾罐倒置放置时,重力止回阀打开以使内胆中的待喷物料喷涂材料从转接套经由控制阀喷涂。
[0007]阀芯进一步包括具有排放通道的上杆部,具有导流槽的下杆部,以及设于上杆部和下杆部之间的扩径部,配置方式是,上杆部通过阀壳的顶部轴向密封以及罐盖,下杆部通过阀壳的底部轴向密封,使得扩颈部位于阀壳中。阀芯的扩径部与阀壳之间设有环形间隙,且环形间隙的外径与内径之差为0.05mm~0.3mm。
[0008]进一步地,中空杆体为戳刺部件的一部分,当阀芯被推动而相对于阀壳朝罐体的罐底运动时,阀芯将推动戳刺部件而迫使其戳破内胆的底壁,使得内胆中的内容物能够从内胆中流出并与罐体内的内容物混合,然后形成待喷物料。戳刺部件还包括设于中空杆体的底部上的棱刺,棱刺能够戳破内胆的底壁。戳刺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棱刺的支撑构件。
[0009]优选地,戳刺部件还包括沿着轴向设置在中空杆体上的加强肋,加强肋的顶端与转接套相接,而其底部与支撑构件相接。优选地,加强肋由树脂制成。
[0010]优选地,内胆的底壁设有凹槽,凹槽用于接收戳刺部件以便其戳破内胆。优选地,凹槽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环形。优选地,内胆由铝材构造,内胆的底壁在凹槽所在处的壁厚为0.1~0.5mm。
[0011]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设于阀壳内并位于阀芯的扩径部与阀壳的底部之间的弹性复位构件。优选地,弹性复位构件为压簧。
[0012]控制阀还包括设于弹性复位构件及阀壳的底部之间的第一密封垫圈,其用于实施弹性复位构件与阀壳的底部之间的密封。阀壳及阀芯均由树脂构造。
[0013]控制阀还包括设于罐盖及阀壳之间的第二密封垫圈,第二密封垫圈的内周面与阀芯的上杆部密封接触,使得其能够同时实施阀壳的顶部与阀芯之间的密封及罐盖与阀壳之间的密封。
[0014]在本专利技术控制阀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控制阀用于喷雾罐,喷雾罐具有罐体和罐盖,控制阀包括安装在罐体内并与罐盖密封连接的阀芯;阀芯具有具有排放通道的上杆部,具有导流槽的下杆部,以及设于上杆部和下杆部之间的扩径部,配置方式是,上杆部通过阀壳的顶部以及罐盖轴向密封,下杆部通过阀壳的底部轴向密封,使得扩颈部位于阀壳中以及设于阀壳内并位于阀芯的扩径部与阀壳的底部之间的弹性复位构件。
[0015]控制阀的特征在于当推动阀芯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喷雾罐内的待喷物料通过导流槽进入控制阀并通过排放通排放到控制阀外,但当阀芯被释放时,通过扩径部压缩弹性复位构件,被压缩的弹性复位构件将阀芯从打开位置推回到关闭位置,防止待喷材料进入控制阀。
[0016]进一步地,控制阀包括设于弹性复位构件及阀壳的底部之间的第一密封垫圈,其用于实施弹性复位构件与阀壳的底部之间的密封。
[0017]进一步地,控制阀包括设于罐盖及阀壳之间的第二密封垫圈,其用于实施罐盖与阀壳之间的密封。第二密封垫圈的内周面与阀芯的上杆部密封接触,使得其能够同时实施阀壳的顶部与阀芯之间的密封及罐盖与阀壳之间的密封。
[0018]阀芯的扩径部及阀壳之间设置有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的外半径与内半径之差为0.05~0.3mm。
[0019]优选地,弹性复位构件为套设在下杆部上的压簧。
[0020]排放通道包括设置在上杆部的顶面上的出口及设置在上杆部的侧面上的进口。
[0021]优选地,阀壳及阀芯均由树脂构造。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填补座垫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填补座垫用于喷雾罐,喷雾罐具有罐体以及具有凸内表面和凹外表面的罐体的罐底,填补座垫包括载料垫体,其设于罐体内并位于罐底的凸面上,以及第一周壁,其设于载料垫体的一侧并与载料垫体的边缘相连。
[0023]第一周壁与罐体紧密接触,以阻止罐体内的待喷物料进入其罐底与罐体之间的、所述载料垫体(62)下方的区域。优选地,第一周壁的外径向尺寸沿着向上方向逐渐增加。优选地,第一周壁的厚度均匀。
[0024]优选地,载料垫体由硬质材料构造。
[0025]填补座垫进一步包括设于载料垫体的另一侧并与载料垫体的边缘相连的第二周壁,其用于支撑载料垫体。优选地,第二周壁的壁厚均匀,且其外径为定值。
[0026]优选地,载料垫体为平板状,或者与平凹透镜、双凹透镜或凹凸透镜相同的形状。
[0027]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在附图中充分描述和图示的特征和部件的组合组成,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牺牲本专利技术的任何优点的情况下可以对细节进行各种改变。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些具体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描述将通过参考其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来呈现。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在所有图中,元件或部件通常由参考数字标识。将通过附图以额外的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喷雾罐(100),包括:罐体(11),所述罐体(11)的顶部具有第一开口;罐盖(12),所述罐盖(12)的顶部具有安装在所述罐体(11)的第一开口上的第二开口;内胆(30),所述内胆(30)设于所述罐体(11)内,以容纳所述罐盖(12)的顶部上的所述控制阀(20),并且在所述内胆(30)内、所述罐盖(12)的下部设有阀壳(21);设于所述阀壳(21)内的阀芯(22),其中,所述阀芯(22)的顶端通过所述阀壳(21)的顶部被轴向固定;中空杆体(51),所述中空杆体(51)设于所述内胆(30)中并通过套在所述阀壳(21)和所述中空杆体(51)外的转接套(25)连接在所述阀芯(22)下方;设于所述转接套(25)上的重力止回阀(25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喷雾罐(100)正立放置时,所述重力止回阀(251)关闭,当所述喷雾罐(100)倒置放置时,所述重力止回阀(251)打开以使所述内胆(30)中的材料从转接套(25)经由所述控制阀(20)喷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罐(100),其中,所述阀芯(22)还包括具有排放通道(221a)的上杆部(221),具有导流槽(223a)的下杆部(223),以及设于所述上杆部(221)和所述下杆部(223)之间的扩径部(222),所述上杆部(221)通过所述阀壳(21)的顶部以及罐盖(12)轴向密封,并且所述下杆部(223)通过所述阀壳(21)的底部轴向密封,以使得所述扩颈部(222)位于所述阀壳(2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罐(100),其中,所述阀芯(22)的扩径部(222)与所述阀壳(21)之间设有环形间隙,并且所述环形间隙的外径与内径之差为0.05mm~0.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罐(100),其中,所述中空杆体(51)为戳刺部件(50)的一部分,当所述阀芯(22)被推动而朝所述喷雾罐(100)的罐底运动时,所述阀芯(22)推动所述戳刺部件(50)以迫使其戳破所述内胆(30)的底壁,从而使得所述内胆(30)中的内容物从所述内胆(30)中流出并与所述罐体(11)内的内容物混合,然后形成待喷物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戳刺部件(50)还包括设于所述中空杆体(51)的底部上的棱刺(53),所述棱刺(53)能够戳破所述内胆(30)的底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戳刺部件(50)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所述棱刺(53)的支撑构件(5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戳刺部件(50)还包括沿着所述中空杆体(51)的侧壁轴向设置的加强肋(54),所述加强肋(54)的顶端与所述转接套(25)相接,而所述加强肋(54)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构件(52)相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54)由树脂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0)的底壁设有凹槽(33),所述凹槽(33)用于接收所述戳刺部件(50)以戳破所述内胆(3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3)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环形。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3)由铝材构造,并且所述内胆(30)的底壁在所述凹槽(33)处的壁厚为0.1mm~0.5mm。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0)还包括设于所述
阀壳(21)内并位于所述阀芯(22)的扩径部(222)与阀壳(21)的底部之间的弹性复位构件(23)。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构件(23)为压簧。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0)还包括设于所述弹性复位构件(12)及所述阀壳(21)的底部之间的第一密封垫圈(24),以用于实施所述弹性复位构件(12)与所述阀壳(21)的底部之间的密封。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21)及阀芯(22)均由树脂构造。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20)还包括设于所述罐盖(12)及所述阀壳(21)之间的第二密封垫圈(26),所述第二密封垫圈(26)的内周面与所述阀芯(22)的上杆部(221)密封接触,以使得第二密封垫圈(26)能够同时实施所述阀壳(21)的顶部与所述阀芯(22)之间的密封及所述罐盖(12)与所述阀壳(21)之间的密封。17.一种用于喷雾罐(100)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钺恩
申请(专利权)人:黑武士二K气雾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