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58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夹持杆,夹持杆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设置有限位组件和夹持板,夹持板与侧板倾斜连接,夹持板包括呈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调节杆、调节孔和调节螺母,侧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的底部与侧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套管,两个侧板顶部的套管通过提拉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两个侧板与夹持杆、夹持板构成支撑钎头的结构,再加上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使得本装置与钎头的匹配度较高,限位效果较好,保护能力较强,而且通过提拉件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转移,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采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钎头广泛用于各种采掘工程和石方工程。根据钎头的形状可以分为一字型、十字型、X型和球齿形等。其中,一字型的钎头适用于轻型凿岩机钻凿硬度不高的岩层,便于修磨;十字型、X型的钎头适用具有较大冲击功凿岩机的条件下,钻凿裂缝性岩层和磨蚀性强的岩层,抗径向磨蚀能力强;球齿型钎头在具有较大冲击功凿岩机的条件下,比片状镶块钎头适用性强,凿岩速度和寿命高,凿出的孔型较圆。
[0003]在生产钎头的过程中,由于加工好工作面的一字型钎头需要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转移,如果不借助工装设备很容易导致已加工的工作面被损坏,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的一字型钎头在转移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性较高、便于转移且有利于保护钎头产品的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左右两端贯穿侧板,所述夹持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位于侧板外壁的锁紧头,所述夹持杆的前侧设置有与底板活动连接的限位组件,所述夹持杆的后侧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侧板倾斜连接,所述夹持板包括呈“V”字形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底端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侧设置有多个调节杆,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与调节杆活动连接的调节孔,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侧与外侧设置有与调节杆连接的调节螺母,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底部与侧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套管,两个侧板顶部的套管通过提拉件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侧与设置在侧板内侧的滑槽配合,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侧板一一抵接的两个顶接板,所述顶接板与限位板活动连接,所述顶接板之间设置有两个顶杆,所述两个顶杆通过螺纹套转动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杆位于两个侧板之间的部分为凸轮柱体。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持部的顶部和第二夹持部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相向分布的卡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设置有与调节杆套接的弹簧。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0]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两个侧板与夹持杆、夹持板构成支撑钎头的结构,再加上限位组件的限位作用,使得本装置与钎头的匹配度较高,限位
效果较好,保护能力较强,而且通过提拉件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转移,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的轴测图;
[0013]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的侧视图;
[0014]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板的轴测图;
[0015]以上各图中,1、底板;2、侧板;21、滑槽;3、夹持杆;31、锁紧头;32、凸轮柱体;4、限位组件;41、限位板;42、顶接板;43、顶杆;44、螺纹套;5、夹持板;51、第一夹持部;52、第二夹持部;53、调节杆;54、调节孔;55、调节螺母;56、卡板;6、连接杆;7、锁紧螺母;8、套管;9、提拉件;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8]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板2,两个侧板2之间设置有夹持杆3,夹持杆3的左右两端贯穿侧板2,夹持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位于侧板外壁的锁紧头31,夹持杆3的前侧设置有与底板活动连接的限位组件4,夹持杆的3后侧设置有夹持板5,夹持板5与侧板2倾斜连接,夹持板5包括呈“V”字形连接的第一夹持部51和第二夹持部52,第一夹持部51与第二夹持部52的底端与侧板2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5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调节杆53,第二夹持部52上设置有与调节杆活动连接的调节孔54,第二夹持部52的内侧与外侧设置有与调节杆连接的调节螺母55,侧板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6,连接杆6上设置有锁紧螺母7,锁紧螺母7的底部与侧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套管8,两个侧板顶部的套管8通过提拉件9连接。
[0019]在本装置中,两个侧板2与夹持杆3、夹持板5构成支撑钎头的结构。夹持杆能够对不同斜面的钎头进行支撑限位,尤其是夹持板5的倾斜部分能够很好地与钎头端部相配合,所以将钎头的端部朝下插入至夹持杆3与夹持板5之间,再加上限位组件4对钎头最低端的限位,就可以达到稳定限制钎头的目的。提拉件9的两端通过套管8与连接杆6活动连接,可以用来直接提拉本装置,方便对钎头进行安全转移。进一步地,夹持板5的第一夹持部51与第二夹持部52间距可以通过改变调节螺母55的位置来实现调整,从而达到改变夹持角度的
目的,进而与具有不同角度的工作面的钎头相配合,匹配能力较高,实用性较强,利用率较高。
[0020]为了提高限位组件4的限位能力,本技术提供的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板41,限位板41的两侧与设置在侧板内侧的滑槽10配合,限位板41的顶部设置有与两个侧板2一一抵接的两个顶接板42,顶接板42与限位板41活动连接,顶接板42之间设置有两个顶杆43,两个顶杆43通过螺纹套44转动连接。其中,限位板41朝向钎头的一端能够与钎头的斜面相抵接,有效减小钎头端部的振动,而且通过调整限位板41在滑槽10中的位置即可与大多数钎头的最低端相抵接。顶接板42、顶杆43和螺纹套44用来夹紧或释放限位板,如通过转动螺纹套44,设置在螺纹套44内壁的内螺纹与顶杆43上分布的外螺纹旋合,顶杆的间距产生变化,达到松开限位板或固定限位板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顶接板42的底部与限位板41的顶部可以采用滑槽滑块结构实现活动连接,既保证顶接板在限位板上活动平稳性,又能保证实现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钎头的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之间设置有夹持杆,所述夹持杆的左右两端贯穿侧板,所述夹持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位于侧板外壁的锁紧头,所述夹持杆的前侧设置有与底板活动连接的限位组件,所述夹持杆的后侧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与侧板倾斜连接,所述夹持板包括呈“V”字形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底端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内侧设置有多个调节杆,所述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与调节杆活动连接的调节孔,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内侧与外侧设置有与调节杆连接的调节螺母,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的底部与侧板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连银王继良王堉铖尹德孔杜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佑隧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