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249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包括进油管,进油管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管连接器,第一分管连接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油分管,第一进油分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接管,进水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水泵;该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通过设置的水箱放满水,启动冷凝装置将水冷却,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连接管到第二分管连接器、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经过蛇形水管对真空泵进行冷却。经过蛇形水管对真空泵进行冷却。经过蛇形水管对真空泵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真空泵
,具体为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
[0003]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捕集泵和气体传输泵。其广泛用于冶金、化工、食品、电子镀膜等行业。
[0004]随着真空应用的发展,真空泵的种类已发展了很多种,其抽速从每秒零点几升到每秒几十万、数百万升。随着真空技术在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对其应用压强范围的要求越来越宽,大多需要由几种真空泵组成真空抽气系统共同抽气后才能满足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的要求,由于真空应用部门所涉及的工作压力的范围很宽,因此任何一种类型的真空泵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工作压力范围,只能根据不同的工作压力范围和不同的工作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真空泵。为了使用方便和各种真空工艺过程的需要,有时将各种真空泵按其性能要求组合起来,以机组型式应用。
[0005]由二台或二台以上的真空泵及其他附件组合一个系统完成需要的达到真空度的目的就叫真空泵系统。真空泵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是选择真空抽气机组的主泵。
[0006]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7]1、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泵系统,自冷却功能不完善,冷却效果不好,浪费资源;
[0008]2、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泵系统,油进真空泵前没有过滤,容易堵塞真空泵造成损耗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自冷却功能不完善,冷却效果不好,浪费资源,油进真空泵前没有过滤,容易堵塞真空泵造成损耗使用寿命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管连接器,所述第一分管连接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油分管,所述第一进油分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真空泵,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真空泵,所述第二真空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接管,所述进水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管连接器,所述第一真空泵的内部设置有内罩仓。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装置与进油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管连接器与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油分管与第一分管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
真空泵与第一进油分管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真空泵的正面设置有散热网,所述第一真空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油分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油分管,所述散热网与第一真空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与第一真空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油分管与第一分管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第一真空泵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真空泵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与第二真空泵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接管与第二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与进水接管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正面设置有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与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管连接器与水泵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罩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泵内部机构,所述第二分管连接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分管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二分管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内罩仓与第一真空泵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内部机构与第一真空泵固定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真空泵内部机构的外侧设置有蛇形水管,所述过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粗过滤装置,所述粗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细过滤装置,所述蛇形水管与真空泵内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粗过滤装置与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粗过滤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细过滤装置与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通过设置的散热网、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进水接管、水箱、冷凝装置、第一连接管、水泵、第二分管连接器、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蛇形水管,通过水箱放满水,启动冷凝装置将水冷却,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一连接管到第二分管连接器、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经过蛇形水管对真空泵进行冷却;
[0019]2、该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通过设置的进油管、过滤装置、粗过滤装置、第二连接管、细过滤装置,通过进油管将油导入到过滤装置中的粗过滤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到细过滤装置最后到第一分管连接器分流从第一进油分管、第二进油分管进入到第一真空泵和第二真空泵内。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一真空泵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冷凝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进油管;2、过滤装置;3、第一分管连接器;4、第一进油分管;5、第一真空泵;6、散热网;7、第一出水管;8、第二进油分管;9、连接件;10、第二真空泵;11、第二出水管;12、进水接管;13、水箱;14、冷凝装置;15、第一连接管;16、水泵;17、第二分管连接器;18、第
一进水管;19、第二进水管;20、内罩仓;21、真空泵内部机构;22、蛇形水管;23、粗过滤装置;24、第二连接管;25、细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1,进油管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管连接器3,第一分管连接器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油分管4,第一进油分管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真空泵5,第一真空泵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9,连接件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真空泵10,第二真空泵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1,第二出水管1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接管12,进水接管12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3,水箱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5,第一连接管15的一侧设置有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1),所述进油管(1)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管连接器(3),所述第一分管连接器(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油分管(4),所述第一进油分管(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真空泵(5),所述第一真空泵(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9),所述连接件(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真空泵(10),所述第二真空泵(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1),所述第二出水管(1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接管(12),所述进水接管(12)的一侧设置有水箱(13),所述水箱(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5),所述第一连接管(15)的一侧设置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管连接器(17),所述第一真空泵(5)的内部设置有内罩仓(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与进油管(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管连接器(3)与过滤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油分管(4)与第一分管连接器(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真空泵(5)与第一进油分管(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真空泵(5)的正面设置有散热网(6),所述第一真空泵(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7),所述第一进油分管(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油分管(8),所述散热网(6)与第一真空泵(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7)与第一真空泵(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进油分管(8)与第一分管连接器(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9)与第一真空泵(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的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威肯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