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包括容器和用于控制容器内液体温度变化的温度控制系统,夹具固定部设置在容器的底部,夹具可移动部位于夹具固定部的上部,夹具可移动部和夹具固定部接触位置预留有左水平缝隙、竖直缝隙和右水平缝隙,左水平缝隙、右水平缝隙分别与竖直缝隙的下端和上端连通,夹具可移动部和夹具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左水平槽和右水平槽,左水平槽和右水平槽水平连通,左水平槽和右水平槽与竖直缝隙竖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模拟口腔内咬合力、温度变化、湿度、唾液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影响,测试口腔内咬合力、温度变化、湿度、唾液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影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牙科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口腔粘接修复材料与牙本质之间形成牢固、长期有效的粘接是修复成功的基础。牙科材料性能的局限以及粘接技术的不完善,使得粘接界面常存在结构缺陷,这种缺陷至少有两种表现模式:一、发生在牙体硬组织与修复体之间的微米级裂隙(即微渗漏);二、杂化层内可容水分子、酶类物质通过的纳米级孔隙(即纳米渗漏)。这些结构的缺陷破坏了粘接界面的封闭和稳定,是引起粘接修复失败的结构基础。有报道称,粘接修复的平均使用寿命只有5.7年。
[0003]影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口腔内的咬合力、温度变化、湿度和唾液是主要影响因素。但是这些主要影响因素究竟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有多大,目前尚没有一种装置可以模拟并测试,因此,研究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用于模拟口腔内的咬合力、温度变化、湿度和唾液对牙本质粘接面的影响,测试口腔内的咬合力、温度变化、湿度和唾液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用于模拟口腔内的咬合力、温度变化、湿度和唾液对牙本质粘接面的影响,测试口腔内的咬合力、温度变化、湿度和唾液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0005]本技术方案包括容器和用于控制所述容器内液体温度变化的温度控制系统,夹具固定部安装在所述容器的内底面,夹具可移动部位于所述夹具固定部的上部,所述夹具可移动部的左侧和上侧分别设置有水平加载装置和竖直加载装置,所述夹具可移动部和所述夹具固定部接触位置预留有左水平缝隙、竖直缝隙和右水平缝隙,其中所述左水平缝隙、所述右水平缝隙分别与所述竖直缝隙的下端和上端连通,所述夹具可移动部和所述夹具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左水平槽和右水平槽,所述左水平槽和所述右水平槽水平连通,所述左水平槽和所述右水平槽与所述竖直缝隙竖直连通。
[0006]上述的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底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所述温度控制系统。
[0007]上述的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固定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的底部。
[0008]上述的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材质是透明玻璃。
[0009]上述的的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加载装置和所
述水平加载装置分别与所述夹具可移动部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模拟控制单一因素(单一因素如口腔内咬合力、温度变化、水、人工唾液等)或非单一因素对牙本质粘接面的影响,其中,通过所述竖直加载装置和所述水平加载装置同时加载不同比例的力来实现对样本进行任一方向的循环加载试验,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应口腔咬合力方向的不断变化,以此更加真实地模拟口腔内咬合力对牙本质粘接面的影响;还可通过所述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容器内液体温度变化的冷热循环测试,来模拟口腔内温度变化牙本质粘接面的影响;通过所述容器内的液体(水或人工唾液)来模拟口腔内的湿度或唾液对牙本质粘接面的影响。本技术也可以通过所述竖直加载装置或者所述水平加载装置对所述样本施加并显示力,来进行微拉伸或者微剪切粘接强度实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另外购买微拉伸或者微剪切设备,从而降低试验成本。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样本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
[0015]1—竖直加载装置;
ꢀꢀꢀꢀꢀ
2—夹具可移动部;
ꢀꢀꢀꢀꢀꢀꢀ
3—水平加载装置;
[0016]4—容器;
ꢀꢀꢀꢀꢀꢀꢀꢀꢀꢀꢀꢀꢀ
5—底座;
ꢀꢀꢀꢀꢀꢀꢀꢀꢀꢀꢀꢀꢀꢀꢀ
6—左水平槽;
[0017]7—右水平槽;
ꢀꢀꢀꢀꢀꢀꢀꢀꢀ
8—夹具固定部;
ꢀꢀꢀꢀꢀꢀꢀꢀꢀ
9—右水平缝隙;
[0018]10—左水平缝隙;
ꢀꢀꢀꢀꢀꢀ
11—竖直缝隙;
ꢀꢀꢀꢀꢀꢀꢀꢀꢀꢀ
12—树脂;
[0019]13—粘接处;
ꢀꢀꢀꢀꢀꢀꢀꢀꢀꢀ
14—牙本质;
ꢀꢀꢀꢀꢀꢀꢀꢀꢀꢀꢀꢀ
15—温度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容器4和用于控制所述容器4内液体温度变化的温度控制系统15,夹具固定部8安装在所述容器4的内底面,夹具可移动部位2位于所述夹具固定部8的上部,所述夹具可移动部2的左侧和上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水平加载装置3和竖直加载装置1。其中,所述水平加载装置能够对所述夹具移动部施加水平方向的力,也能够带动所述夹具移动部在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竖直加载装置能够对所述夹具移动部施加竖直方向的力,也能够带动所述夹具移动部在竖直方向移动。通过对所述竖直加载装置1和所述水平加载装置3的操作,不仅可以分别对样本施加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力来实现循环加载试验,还可以通过对所述竖直加载装置1和所述水平加载装置3同时加载不同比例的力来实现对样本进行任一方向的循环加载试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对应口腔咬合力方向的不断变化,以此更加真实地模拟口腔内咬合力对牙本质粘接面的影响。所述夹具可移动部2位于所述夹具固定部8的上部,所述夹具可移动部2和所述夹具固定部8接触位置预留有左水平缝隙10、竖直缝隙11和右水平缝隙9,其中所述左水平缝隙10、所述右水平缝隙9分别与所述竖直缝隙11的下端和上端连通,所述夹具移动部可以相对于所述夹具固定部以任一方向移动,且在移动过程中,所述右水平缝隙9、所述左水平缝隙10和所述竖直缝隙11均始终存在。所述夹具可移动部2和所述夹具固定部8上分别设置有左水平槽6和右水平槽7,所述左水平
槽6和所述右水平槽7水平连通,所述左水平槽6和所述右水平槽7与所述竖直缝隙11竖直连通,样本由树脂12和牙本质14粘接形成,所述树脂12和所述牙本质14的粘接位置形成粘接处13,其中,所述左水平槽6和所述右水平槽7分别夹持所述样本的一端,所述粘接处13与所述竖直缝隙11对齐。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4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底座5内设置有所述温度控制系统15。所述温度控制系统15能够控制所述容器4内液体的温度变化。这样可以对样本进行冷热循环测试,以此模拟口腔内温度变化牙本质粘接面的影响。所述温度控制系统15采用公开号为CN112306120A中公开的温度控制系统。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固定部8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方便清洗或者样本的安装。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容器4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4)和用于控制所述容器(4)内液体温度变化的温度控制系统(15),夹具固定部(8)安装在所述容器(4)的内底面,夹具可移动部(2)位于所述夹具固定部(8)的上部,所述夹具可移动部(2)的左侧和上侧分别设置有水平加载装置(3)和竖直加载装置(1),所述夹具可移动部(2)和所述夹具固定部(8)接触位置预留有左水平缝隙(10)、竖直缝隙(11)和右水平缝隙(9),所述左水平缝隙(10)、所述右水平缝隙(9)分别与所述竖直缝隙(11)的下端和上端连通,所述夹具可移动部(2)和所述夹具固定部(8)上分别设置有左水平槽(6)和右水平槽(7),所述左水平槽(6)和所述右水平槽(7)水平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雅萍,何延宁,李静,金薇,司瑞瑞,罗瑜,贺元,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