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训练模型及减重代谢手术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16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外科手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术训练模型及减重代谢手术模型,包括用于模拟人体器官的模型本体,模型本体处设有用于标记手术位置的隐形标记;该隐形标记肉眼不可见,且能够通过相应的辅助手段进行识别。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隐形标记对切割位置进行标记,使得在模拟手术过程中,受训者在模型本体上的切割位置能够与显现的隐形标记进行对比,从而使受训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对切割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对切割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对切割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训练模型及减重代谢手术训练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手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术训练模型及减重代谢手术模型。

技术介绍

[0002]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其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
[0003]减重代谢手术主要通过外科微创的技术,对胃肠进行手术,限制进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实现体重的下降和代谢功能的改善。目前,减重代谢手术包括袖状胃手术、胃旁路手术等,现有技术中的胃旁路手术的步骤主要包括:1、把胃的顶部和胃的其他部分分开,做成一个小的胃袋,大约有一个鸡蛋大小;2、然后,将小肠分开,将分割后的小肠底端提起并连接到新制作的小胃囊中;3、最后,被分割的小肠的上部与较低的小肠相连,这样来自旁路胃和小肠第一部分的胃酸和消化酶最终会与食物混合;4、吻合良好,注入生理盐水检查无渗漏。
[0004]目前,用于减肥的腹腔镜下的胃旁路手术已经成为全世界外科医生的首选手术,这自然导致了对该手术方式培训的需求。目前,在胃旁路手术中,需要在腹腔镜下快速对胃的顶部进行切割分离以及对小肠进行切割分离,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准确定位切割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大部分的手术训练都是以独立的模型对水平不一的训练者进行训练,为模拟手术的真实性,通常对模型进行切割,导致模型损坏,无法重复使用,使模型的耗材严重,训练成本高,普及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训练模型、减重代谢手术训练模型及训练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手术训练模型,包括用于模拟人体器官的模型本体,模型本体处设有用于标记手术位置的隐形标记;该隐形标记肉眼不可见,且能够通过相应的辅助手段进行识别。
[0008]通过本专利技术中隐形标记对切割位置进行标记,使得在模拟手术过程中,受训者在模型本体上的切割位置能够与显现的隐形标记进行对比,从而使受训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对切割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0009]作为优选,隐形标记为肉眼不可见的荧光标记,该荧光标记能够在特定的光线下进行识别,较佳地对隐形标记进行显现识别。
[0010]作为优选,模型本体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有的模型本体用于分别依次模拟实际手术中不同步骤下的人体器官形态;对应实际手术任一步骤下的模型本体,均采用隐形标记对该步骤需要进行的手术位置进行标记,且均具有用于模拟因该步骤之前的所有步骤所进行的手术动作而形成的手术标记。
[0011]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构造,使得受训者能够单独对手术过程的每一步骤进行训练,从而使受训者在手术过程中对每一步骤中的切割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减重代谢手术训练模型,包括用于模拟人体胃肠器官的胃肠模型,胃肠模型处设有用于标记手术位置的隐形标记。
[0013]通过本专利技术中隐形标记对减重代谢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割的位置进行标记,使受训者在胃肠模型上的切割位置能够与显现的隐形标记进行对比,从而使受训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对切割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0014]作为优选,胃肠模型包括第一模型、第二模型和第三模型;
[0015]第一模型用于模拟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下的人体胃肠器官状态,第一模型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的手术位置处设有第一隐形标记;
[0016]第二模型用于模拟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二步骤下的人体胃肠器官状态,第二模型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二步骤的手术位置处设有第二隐形标记,且第二模型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的手术位置处形成第一手术标记;
[0017]第三模型用于模拟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三步骤下的人体胃肠器官状态,第三模型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三步骤的手术位置处设有第三隐形标记,且第三模型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的手术位置处形成第二手术标记、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二步骤的手术位置处形成第三手术标记。
[0018]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模型、第二模型和第三模型分别模拟胃旁路手术中的切割步骤,保证了受训者模拟胃旁路手术的真实性。
[0019]作为优选,第一模型、第二模型和第三模型均通过对应的游离组织模型设于底板处。
[0020]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游离组织模型和底板的设置,使胃肠模型能够较佳地模拟真实的胃肠,保证受训者训练的真实性。
[0021]作为优选,胃肠模型还包括吻合模型,吻合模型包括第一吻合模型、第二吻合模型和第三吻合模型;
[0022]第一吻合模型用于模拟经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后形成的顶部小胃囊的形态,第一吻合模型具有第一吻合部;
[0023]第二吻合模型用于模拟经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后形成的大胃囊的形态,第二吻合模型具有第二吻合部;
[0024]第三吻合模型用于模拟经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至第三步骤后形成的小肠段的形态,第三吻合模型具有第三吻合部。
[0025]作为优选,第一吻合部、第二吻合部和第三吻合部均可更换地对应设于第一吻合模型、第二吻合模型和第三吻合模型处,较佳地使吻合模型更佳的耐用。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减重代谢手术训练模型的训练方法,其在进行训练时,训练人员利用实际手术器械对胃肠模型进行操作以模拟实际手术操作,且在进行操作时仅对手术位置进行夹持操作并不进行切割,在完成夹持操作后,利用相应的辅助手段识别夹持的位置是否到达隐形标记处。
[0027]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受训者利用手术器械夹持肠胃模型后与显现的隐形标记的位置进行对比来模拟手术过程,使受训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对切割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由
于手术器械未真正对肠胃模型进行切割,从而使模型能够重复使用,减少耗材损耗。
[0028]作为优选,采用第一模型、第二模型、第三模型和吻合模型进行实际手术中的第一步骤、第二步骤、第三步骤和吻合步骤的训练,同时采用一游离组织模型进行实际手术中的组织游离步骤的训练。
[0029]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模拟了真实的胃旁路手术的每一步骤,保证受训者进行切割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实施例2中的胃肠模型的示意图;
[0031]图2为实施例2中的第一模型的示意图;
[0032]图3为实施例2中的第二模型的示意图;
[0033]图4为实施例2中的第三模型的示意图;
[0034]图5为实施例2中的第一吻合模型的示意图;
[0035]图6为实施例2中的第二吻合模型的示意图;
[0036]图7为实施例2中的第三吻合模型的示意图。
[0037]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00、胃肠模型;110、底板;200、第一模型;201、第一隐形标记;300、第二模型;301、第一手术标记;302、第二隐形标记;400、第三模型;401、第二手术标记;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模拟人体器官的模型本体,模型本体处设有用于标记手术位置的隐形标记;该隐形标记肉眼不可见,且能够通过相应的辅助手段进行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隐形标记为肉眼不可见的荧光标记,该荧光标记能够在特定的光线下进行识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模型本体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有的模型本体用于分别依次模拟实际手术中不同步骤下的人体器官形态;对应实际手术任一步骤下的模型本体,均采用隐形标记对该步骤需要进行的手术位置进行标记,且均具有用于模拟因该步骤之前的所有步骤所进行的手术动作而形成的手术标记。4.减重代谢手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模拟人体胃肠器官的胃肠模型(100),胃肠模型(100)处设有用于标记手术位置的隐形标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重代谢手术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胃肠模型(100)包括第一模型(200)、第二模型(300)和第三模型(400);第一模型(200)用于模拟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下的人体胃肠器官状态,第一模型(200)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的手术位置处设有第一隐形标记(201);第二模型(300)用于模拟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二步骤下的人体胃肠器官状态,第二模型(300)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二步骤的手术位置处设有第二隐形标记(302),且第二模型(300)对应实际减重代谢手术中第一步骤的手术位置处形成第一手术标记(301);第三模型(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知非俞图南盛囝靖宫海波尚敏杰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