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66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包括机体、主控线路板以及均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的蓄电模块、背光显示屏、设置按键模组、红外测温计、接近传感器和伸缩电线,背光显示屏和设置按键模组均设在机体的前方,主控线路板、蓄电模块和伸缩电线均安装在机体内,机体的前方还设有容纳仓,容纳仓的后侧壁上设有尾座,尾座的后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接近传感器安装于尾座的后侧壁内,红外测温计的后端插装于尾座内,容纳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红外测温计进行支撑的支撑座,伸缩电线的电线一端先后穿过通孔和红外测温计的尾部且与红外测温计的内部电连接,伸缩电线的电线另一端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


[0001]本技术涉及人体测温
,具体是一种用于同时实现耳温测量的手掌红外测温仪。

技术介绍

[0002]红外测温仪可分为自动式和手持式,自动式红外测温仪安装在支架或墙体上能自动地对进入测温区域的手掌或额头进行测温,相比于手持式红外测温仪,自动式红外测温仪能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更适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场合,相关工作人员只需在一旁监督测温过程即可。
[0003]皮肤温度容易受到大风天或冷天的影响,使皮肤温度略低于实际体温,耳温相比皮肤温度更能准确反应出实际体温,但自动式红外测温仪只能对皮肤温度进行测量,误差较大,当自动式红外测温仪测量到体温接近发烧温度的人员时,自动式红外测温仪并不能像手持式红外测温仪一样方便对准耳道测量耳温以进一步对体温进行核实,即不能实现两用,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包括机体、与电源电连接的主控线路板以及均与所述主控线路板电连接的背光显示屏、设置按键模组、红外测温计、接近传感器和伸缩电线,所述背光显示屏和设置按键模组均设在机体的前方,所述主控线路板和伸缩电线均安装在机体内,所述机体的前方还设有容纳仓,所述容纳仓的后侧壁上设有尾座,所述尾座的后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接近传感器安装于尾座的后侧壁内,所述红外测温计的后端插装于尾座内,所述容纳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红外测温计进行支撑的支撑座,所述伸缩电线的电线一端先后穿过通孔和红外测温计的尾部且与红外测温计的内部电连接,所述伸缩电线的电线另一端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测温计包括红外探头、开启键以及机身,所述红外探头和开启键分别设置在机身的前端以及机身上且均与机身内部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包括机壳以及安装在所述机壳内部的控制线路板,所述伸缩电线的电线一端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且其外围通过抗拉结构与机壳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容纳仓的侧壁上环形阵列有多个紫外线灯,多个所述紫外线灯均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使用时,被测员将手掌靠近红外测温计进行测温,通过背光显示屏对测出的体温值进行显示,当体温值达到接近发烧温度值时,背光显示屏发出黄光提示体温偏高,这时工
作人员可将红外测温计取出并用其对被测员的耳温进行测量,实现对被测员的体温进行核实,这过程中,通过伸缩线实现连接于红外测温计尾部的电线能被顺利拉长,方便使用红外测温计,红外测温计从尾座出来时,主控线路板通过接近传感器未检测到红外测温计就会控制红外测温计从自动测温模式切换成手动测温模式,方便手动使用红外测温计;
[0012]使用完红外测温计后,将红外测温计的尾部插回尾座,这时主控线路板通过接近传感器重新检测到红外测温计就会控制红外测温计从手动测温模式切换回自动测温模式,这过程中,通过伸缩电线自动对被拉出的电线进行收回。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技术不仅能自动测温,还能进一步对耳温进行测量以便对体温进行核实,最终实现两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2: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的前视示意图。
[0016]图3: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17]图4: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的抗拉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9]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包括机体1、与电源电连接的主控线路板以及均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的背光显示屏2、设置按键组3、红外测温计4、接近传感器5和伸缩电线6,背光显示屏2和设置按键组3均设在机体1的前方,主控线路板和伸缩电线6均安装在机体1内,机体1的前方还设有容纳仓11,容纳仓11的后侧壁上设有尾座12,尾座12的后侧壁上开设有通孔121,接近传感器5安装在尾座12的后侧壁内,红外测温计4的后端插装于尾座12内,容纳仓1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红外测温计4进行支撑的支撑座13,伸缩电线6的电线一端先后穿过通孔121和红外测温计4的尾部且与红外测温计4的内部电连接,伸缩电线6的电线另一端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伸缩电线6与伸缩数据线的工作原理相同,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0020]请参照图1至图3,还包括遮光罩14,遮光罩14设在机体1的前方且位于背光显示屏2的上方,遮光罩14用于避免周围强光影响导致看不清背光显示屏2上的内容。
[0021]请参照图1,红外测温计4包括红外探头41、开启键42以及机身43,红外探头41和开启键42分别设置在机身43的前端以及机身43的侧壁上且均与机身43的内部电连接。
[0022]请参照图1和图4,机身43包括机壳421以及安装在机壳421内部的控制线路板,伸缩电线6的电线一端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且其外围通过抗拉结构与机壳421连接,抗拉结构7用于提高伸缩电线6的电线抗拉力,保证伸缩电线6的电线一端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的稳定性。
[0023]请参照图4,抗拉结构7包括卡套71以及对半开的卡座72,卡套71与伸缩电线的电线绝缘皮为一体成型结构,卡套71上设有一体结构的方形插片711,方形插片711沿卡套的轴线阵列设置多个,相邻方形插片711之间间隔,卡座72上设有半圆形槽721以及多个卡槽722,半圆形槽721与卡套71的圆周壁配合,多个卡槽722分别与多个方形插片711配合,机壳
421包括底壳4211和面壳4212,对半开的卡座72分别与底壳4211和面壳42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分别位于底壳4211和面壳4212的尾部内。
[0024]请参照图1至图3,容纳仓11的圆周壁上环形阵列有多个紫外线灯8,多个紫外线灯8均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
[0025]还包括蓄电池模块,蓄电模块包括电池仓和蓄电池,所述电池仓设置在机体1上且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蓄电池设置在电池仓内。
[0026]还包括播报器,播报器设在机体1上且与主控线路板电连接。
[0027]通过设置按键组3能设定正常体温值范围、接近发烧温度值范围、发烧温度值范围、紫外线灯8开启的时间以及是否启用紫外线灯8。
[0028]使用时,被测员将手掌移动到靠近红外探头41前端的位置进行体温测量,测出的体温值通过背光显示屏2进行显示,当体温值正常时,背光显示屏2发出绿光,当体温值在接近发烧温度值范围或发烧温度值范围内时,背光显示屏2发出黄光并通过播报器播报的语音辅助提示体温偏高,这时工作人员首先将红外测温计4从容纳仓11内拔出并带动红外测温计4使红外探头41对准确被测员的耳道,这过程中,通过伸缩电线6实现连接于红外测温计4尾部的电线能被顺利拉长,方便使用红外测温计4,当红外测温计4的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掌红外测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与电源电连接的主控线路板以及均与所述主控线路板电连接的背光显示屏、设置按键模组、红外测温计、接近传感器和伸缩电线,所述背光显示屏和设置按键模组均设在机体的前方,所述主控线路板和伸缩电线均安装在机体内,所述机体的前方还设有容纳仓,所述容纳仓的后侧壁上设有尾座,所述尾座的后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接近传感器安装于尾座的后侧壁内,所述红外测温计的后端插装于尾座内,所述容纳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红外测温计进行支撑的支撑座,所述伸缩电线的电线一端先后穿过通孔和红外测温计的尾部且与红外测温计的内部电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胜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友联奕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