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滴纺丝实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27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滴纺丝实现装置,属于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与高压电源阴极连接的电极负极板;两端与收放卷装置连接的衬材;储槽;在所述储槽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料孔;疏水导电层;与高压电源阳极连接的电极正极板;其中:所述储槽和疏水导电层通过滑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平板布料方式,由原来的一维纺丝转变为二维纺丝,大大提高了静电纺丝的生产效率,并采用疏水导电层来保证纺丝纤维的质量和性能,同时还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静电纺丝产量低、对设备要求高、性能不稳定等技术问题。能不稳定等技术问题。能不稳定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滴纺丝实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纳米纤维静电纺丝
,具体涉及一种液滴纺丝实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纳米纤维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较高的比表面积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材料领域。锂离子电池隔膜通常由聚烯烃薄膜制成,不同的制备方法对隔膜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与传统的干法及湿法拉伸所生产的隔膜相比,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更高的孔隙率,溶液亲和性及离子电导率。而且,静电纺丝技术操作简单、设备价格低廉,是规模化制备纳米纤维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在传统的静电纺丝工艺过程中,经常利用针孔状喷头作为细丝发生装置。当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时或者结束之后,静电纺丝的喷头中或者喷头末端的纤维丝溶液容易挥发而出现凝固现象,从而导致喷头堵塞,阻碍喷头进行下一次静电纺丝,不能实现连续纺丝。因此产量低,制约了其产业化应用。
[0003]为了提高产量,单喷头多射流和多针头喷射装置最早被提出,这样的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纺丝的产量,但是由于装置的局限性,导致射流个数提升有限、而且装置占地面积较大、针头和针头之间的电场相互干扰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液滴纺丝实现装置,采用平板细丝发生装置,用于解决传统技术纺丝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滴纺丝实现装置,自上而下包括:
[0006]与高压电源阴极连接的电极负极板(1);
[0007]两端与收放卷装置(3)连接的衬材(2);
[0008]储槽(4);在所述储槽(4)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料孔(5);
[0009]疏水导电层(7);
[0010]与高压电源阳极连接的电极正极板(8);其中:
[0011]所述储槽(4)和疏水导电层(7)通过滑轨连接。
[0012]优选地,在所述疏水导电层(7)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动导轨(6)。
[0013]优选地,所述滑轨和收放卷装置(3)的中心轴平行。
[0014]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5]本技术与现有的喷头纺丝技术相比,采用平板布料方式,由原来的一维纺丝转变为二维纺丝,大大提高了静电纺丝的生产效率,并采用疏水导电层来保证纺丝纤维的质量和性能,同时还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静电纺丝产量低、对设备要求高、性能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是一种很理想的静电纺丝实现装置。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前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9]图4是使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制得电池隔膜的SEM图。
[0020]图中,1、电极负极板;2、衬材;3、收放卷装置;4、储槽;5、漏料孔;6、滑动导轨;7、疏水层;8、电极正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23]一种液滴纺丝实现装置,自上而下包括:
[0024]与高压电源阴极连接的电极负极板1;
[0025]两端与收放卷装置3连接的衬材2;
[0026]储槽4;在所述储槽4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料孔;
[0027]滑动导轨6;
[0028]疏水导电层7;
[0029]与高压电源阳极连接的电极正极板8;其中:
[0030]所述储槽4通过滑动轨道6在疏水导电层7上可以滑动。
[0031]所述滑轨和收放卷装置3的中心轴平行。
[0032]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主要部件包括:电极负极板1、衬材2、收放卷装置3、储槽4、滑动轨道6、疏水导电层7和电极正极板8。其中:电极正极板上覆有疏水导电层,疏水导电层上表面两侧设有滑轨,储槽可以在滑轨上前后滑动,储槽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料孔,储槽与电极正极板之间设有距离调节装置,衬材可通过两侧的收放卷装置进行卷绕收集,电极负极板和高压电源的阴极连接,电极正极板与高压电源的阳极连接。
[0033]图1为静电纺丝实现装置的立体图。该装置的组成包括电极负极板、衬材、收放卷装置、储槽、距离调节装置、疏水导电层和电极正极板等。其中,电极正极板上覆有疏水导电层,疏水导电层两侧设有滑轨,储槽可以在滑轨上前后滑动,并通过底部的漏料孔在疏水导电层表面进行布料,疏水导电层可使纺丝溶液更易形成液滴,即物料在疏水作用下形成液滴,储槽与电极正极板之间的距离通过滑轨高度控制在0.05

1mm,略大于液滴的高度。衬材可通过两侧的收放卷装置进行卷绕收集,电极负极板和高压电源的阴极连接,电极正极板与高压电源的阳极连接。储槽在滑轨上运动时通过漏料孔在疏水导电层表面进行布料,物料在疏水作用下形成液滴,随着电极正极板和电极负极板之间电压的逐渐升高,液滴被拉丝成纤维并向上运动,并不断干燥形成固体细丝,最后到达衬材并收集起来。
[0034]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滴纺丝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包括:与高压电源阴极连接的电极负极板(1);两端与收放卷装置(3)连接的衬材(2);储槽(4);在所述储槽(4)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漏料孔(5);疏水导电层(7);与高压电源阳极连接的电极正极板(8);其中:所述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如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谦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