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02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盘驱动装置,其能高精度地进行盘的定心,并能防止盘面晃动,其中,在夹头上,一体形成锥面和弹性推压部,所述锥面推压盘的中心孔的边缘,所述弹性推压部在所述锥面外侧位置上推压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驱动装置,该盘驱动装置可与盘的尺寸精度无关地高精度地进行盘的定心(对准盘中心),并且在高速旋转时也能防止发生振动。通常,盘驱动装置是将盘挟持在转台与夹头之间,用电机驱动转台旋转。通常是使盘中心孔嵌合在设于转台或夹头上的突出部上,进行盘的定心作业。虽然盘的厚度尺寸和中心孔径已由该行业规格规定,但现实中也有规格外尺寸的盘出售。因此,在使用中心孔尺寸大于规定尺寸的规格外盘时,由于转台或夹头的突出部与盘中心孔之间的间隙大,所以,不能高精度地进行盘的定心作业,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振动。为了解决该问题,日本实开昭63-122935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构造,即,把可上下动的锥形套筒组装到转台的中心,用弹簧将该锥形套筒的锥面推压在盘中心孔缘部,这样,使转台或夹头与盘中心孔之间不产生间隙。但是,该构造中,将锥形套筒可上下动地组装在转台上,而且要用弹簧将锥形套筒常时地向上方向施力,所以,轴方向的尺寸加大,而且构造复杂。此外,由于只挟持盘中心孔周缘,所以,容易产生盘面晃动问题。为了解决该盘面晃动问题,日本实开平2-30150号公报揭示了一构造,该构造中,将防振环通过防振弹簧安装在夹头上,在转台外周的外侧位置用防振环推压盘。但是,由于将防振弹簧、防振环安装在夹头上,其构造仍然很复杂,而且并不是对所有规格外盘都能得到定心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驱动装置,该盘驱动装置很薄、构造简单,对于规格外盘也能高精度地定心,并能防止盘面晃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盘驱动装置,其将转台2的中心固定在电机10的旋转轴11上,将盘1挟持在转台2与夹头3之间,用电机驱动转台旋转,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台上形成围绕轴心线的圆环状凹部6;在上述夹头上一体地形成通过盘中心孔23插入上述圆环状凹部6的圆环状凸部13和向该圆环状凸部的外侧延伸的弹性推压部14、25、28,在该圆环状凸部的外周形成锥面15;在上述圆环状凸部的内侧和上述圆环状凹部的内侧的突出部5上,形成相互在轴方向嵌合的圆筒面16、8;用上述弹性推压部推压盘,同时,将上述锥面推压在盘中心孔的缘部,以进行盘的定心作业。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突出部5的顶端位置与转台的盘载置面大体上一致。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推压部由以等角度间隔呈放射状延伸的3个以上弹片14构成。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弹性推压部25做成为大致圆板形,用其外周附近部推压盘。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弹性推压部28做成为大致圆锥形,用其外周附近部推压盘。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推压部25、28的推压盘的部位上,安装着摩擦系数大的摩擦部件26。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推压部在转台外周还外侧的位置上推压盘。本专利技术的盘驱动装置中,在转台上形成围绕轴心线的圆环状凹部,在夹头上,一体地形成通过盘中心孔插入上述圆环状凹部的圆环状凸部和向该圆环状凸部外侧延伸的弹性推压部,并且在该圆环状凸部的外周形成锥面。另外,在圆环状凸部的内侧和圆环状凹部的内侧的突出部上形成相互嵌合的圆筒面,用上述弹性推压部推压盘,防止盘的面晃动,同时,将上述锥面推压在盘中心孔的缘部,进行盘的定心。上述构造中,分别形成在转台和夹头上的圆筒面,由装置的制造者以高责任心高精度地制作,所以,容易使转台与夹头的轴心线一致。盘的定心作业是通过将夹头的锥面推压在盘中心孔的缘部而能高精度地进行。而且,由于用夹头的弹性推压部在锥面的外侧位置推压盘,所以,能防止盘面晃动。另外,由于锥面和弹性推压部与夹头一体形成,所以,构造极为简单,可做得很薄。另外,上述突出部的顶端位置与转台的盘载置面一致,只要将盘平行于载置面地移动,就可以容易地运送盘。因此,不必使盘和转台朝轴方向移动,只要使夹头在轴方向移动就可以装上盘,可将整个装置做得更薄。可以在锥面的外侧,用3个以上的弹片等角度间隔地呈放射状延伸而构成上述弹性推压部,也可以在锥面的外侧,一体地形成略圆板形或略圆锥形的部分,用其外周附近部推压盘。另外,由于在弹性推压部的推压盘的部位,安装摩擦系数大的摩擦部件,可以有效地防止盘与夹头之间打滑。另外,在弹性推压部中,在尽量远离中心的位置推压盘,可容易防止盘面晃动。可以在转台外周的外侧位置推压盘。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分别形成在转台和夹头上的圆筒面,可由装置制造者以高责任心高精度地制造,所以,容易使转台与夹头的轴心线一致。通过将夹头的锥面推压在盘的中心孔缘部,就可以高精度地实现盘的定心。而且,夹头的弹性推压部在锥面的外侧位置推压盘,所以,可防止盘的面晃动。由于锥面及弹性推压部与夹头一体形成,所以,构造极为简单,并且很薄。另外,凸部(突出部)的顶端位置与转台的盘载置面一致,只要将盘平行于载置面地移动,就可以容易地运送盘。因此,不必使盘和转台朝轴方向移动,只要使夹头在轴方向移动就可以装上盘,可将整个装置做得更薄。用3个以上的弹片构成上述弹性推压部时,由于这些弹片容易挠曲,所以能轻柔地推压盘。将弹性推压部形成为略圆板形时,可减少高速旋转中的空气阻力,防止因空气阻力而引起弹性推压部的扭曲变形。另外,由于采用摩擦部件,可以使盘与夹头之间不打滑,更加切实地保持住盘。将弹性推压部做成略圆锥形时,也具有圆板形时的效果,但对盘的推压力加强上,更具有效果。另外,在弹性推压部的推压盘的部位,由于安装着摩擦系数大的摩擦部件,所以,能有效地防止弹性推压部与盘之间打滑。另外,在弹性推压部中,在尽量远离中心的位置推压盘可容易防止盘的面晃动。在转台外周的外侧位置推压盘,防止盘面晃动的效果更佳。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纵断面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夹头的平面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表示从转台拉开夹头状态的纵断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纵断面图。图5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夹头的底面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纵断面图。下面,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图1是表示用转台2和夹头3挟持着盘1状态的纵断面图。图2是夹头3的平面图。在转台2的中心,形成具有轴孔4的圆筒形突出部、即凸部5,在凸部5的周围,形成朝上开口的圆环状凹部6。转台2上面的外周缘部是盘载置面7,凸部5的顶端位置与盘载置面7基本一致。凸部5的外周是圆筒面8,圆筒面8的顶端角部稍稍修圆或形成倒角9。电机10的旋转轴11嵌合固定在转台2的轴孔4内。电机10固定在底盘12的下面侧,旋转轴11伸出于底盘12的上面侧,转台2位于底盘12的上面侧。底盘12上,安装着用于读取盘1中信息的光拾取器(图未示)。夹头3,在其下面有圆环状凸部13。在圆环状凸部13的外侧一体地形成有3个弹片14。该弹片14构成弹性推压部,以等角度间隔呈放射状延伸。圆环状凸部13的外周成为朝下方直径变小的锥面15,而圆环状凸部13的内周是圆筒面16。圆筒面16的下端角部稍稍修圆或形成倒角17。在夹头3上端外周形成凸缘18,在上面中心形成突起19。图中20是夹头升降机构。升降机构20具有推压部21和上拉部22。推压部21推压上述突起19,将夹头3推向转台2侧,用上拉部22如图3所示地与上述凸缘18接合,将夹头3从转台2拉开。用升降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驱动装置,其将转台(2)的中心固定在电机(10)的旋转轴(11)上,将盘(1)挟持在转台(2)与夹头(3)之间,用电机驱动转台旋转,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台上形成围绕轴心线的圆环状凹部(6);在上述夹头上一体地形成通过盘中心孔( 23)插入上述圆环状凹部(6)的圆环状凸部(13)和向该圆环状凸部的外侧延伸的弹性推压部(14、25、28),在该圆环状凸部的外周形成锥面(15);在上述圆环状凸部的内侧和上述圆环状凹部的内侧的突出部(5)上,形成相互在轴方向嵌合的圆筒 面(16、8);用上述弹性推压部推压盘,同时,将上述锥面推压在盘中心孔的缘部,以进行盘的定心。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6-11 169436/971.一种盘驱动装置,其将转台(2)的中心固定在电机(10)的旋转轴(11)上,将盘(1)挟持在转台(2)与夹头(3)之间,用电机驱动转台旋转,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台上形成围绕轴心线的圆环状凹部(6);在上述夹头上一体地形成通过盘中心孔(23)插入上述圆环状凹部(6)的圆环状凸部(13)和向该圆环状凸部的外侧延伸的弹性推压部(14、25、28),在该圆环状凸部的外周形成锥面(15);在上述圆环状凸部的内侧和上述圆环状凹部的内侧的突出部(5)上,形成相互在轴方向嵌合的圆筒面(16、8);用上述弹性推压部推压盘,同时,将上述锥面推压在盘中心孔的缘部,以进行盘的定心。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进作城户国男山中隆西村省三岩切章
申请(专利权)人:德利信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