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87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主要是获取目标工区内的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根据获取的日产气量、钻遇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计算拟采气强度标准;根据计算的拟采气强度标准、待测目标井的钻遇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确定待测目标井的标准日产气量;获取待测目标井的实际日产气量,比较实际日产气量与标准日产气量,判断待测目标井生产效果是否达标。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通过采用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以及钻遇的地层数据获取拟采气强度标准,将其作为待测目标井的采气强度标准,能够根据正常生产气井的数据,对待测目标井产气量进行评价,方法简单、有效,能够对待测目标井生产效果进行准确评价。进行准确评价。进行准确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行业油气田开发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是能源供应清洁化的最现实选择。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化解环境约束、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推动节能减排、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因此,气藏的开发中,建立一套合理的、规范的、适用于不同类型气藏的生产效果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有利于宏观规划和决策,也是效益开发和调整挖潜的重要依据。
[0004]目前,对于气藏、气井的生产效果评价方法一般基于气藏分类,从初始产量、稳产年限、采气速度、采收率等开发指标体系着手制定;以气井的各项实际指标能否达到某一绝对值判断生产效果的优劣,但是,对于同一类型气藏,在不同区块往往会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差异常与地质条件相关,缺乏横向的可对比性;同时,对于多套气藏叠合区域,纵向上不同层位气井的生产效果的评价也受制于此。
[0005]而为了对不同气藏类型、不同井型气井生产效果的进行评价,申请公布号为CN108664677 A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一种油气井生产数据分析方法”,其公开了利用生产数据法进行气井分析,具体的,根据原始地层压力、井底流压和日产量构建待分析井测产量规整化压力函数,并采用产量规整化(拟)压力及其导数与累产量的双对数关系图版进行分析,保证了双对数关系图版中的横坐标(累产量)随真实时间的单调递增,保证了双对数图版和产量与压力历史的同步拟合效果,其虽然能够实现对气井的生产效果进行评价,但是其需要事先建立数据模型,通过建立的数据模型,实现油气井生产下过的分析,其分析方法过于复杂。而且该文件是通过对压力、产量数据处理分析后,得到储层参数和井筒及改造参数,是一个反演过程,存在多解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气井的生产效果进行评价时,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使其评价方法过于复杂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08]1)获取目标工区内的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
[0009]2)根据获取的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钻遇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计算拟采气强度标准;
[0010]3)根据计算出的拟采气强度标准、待测目标井的钻遇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确定待测目标井的标准日产气量;
[0011]4)获取待测目标井的实际日产气量,比较所述实际日产气量与所述标准日产气量,判断待测目标井生产效果是否达标。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通过采用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和钻遇的钻遇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计算拟采气强度标准,根据计算出的拟采气强度标准以及待测目标井的钻遇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计算出待测目标井的标准日产气量,将待测目标井的实际日产气量与标准日产气量进行比较;即本专利技术利用正常生产气井的产气量数据和地质数据,计算出采气强度标准,并将其作为待测目标井的采气强度标准,实现了对待测目标井的产气量的评价,方法简单,且能够有效地进行待测目标井的生产效果的准确评价。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获取正常生产气井的压力和待测目标井的实际压力,并比较待测目标井的实际压力与正常生产气井的压力,判断待测目标井生产效果是否达标。
[0014]进一步的,若选取2个以上的正常生产气井时,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为各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的均值;正常生产气井的压力为各正常生产气井的压力的均值。
[0015]进一步的,当正常生产气井为直井时,步骤2)中的拟采气强度标准为:
[0016][0017]其中,Q为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H1为正常生产气井的气层有效厚度,φ1为正常生产气井的孔隙度,%,Sg1为正常生产气井的含气饱和度,%。
[0018]进一步的,当正常生产气井为水平井时,步骤2)中的拟采气强度标准为:
[0019][0020]其中,α1为修正系数,Q为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H2为正常生产气井的气层有效厚度,φ2为正常生产气井的孔隙度,%,Sg2为正常生产气井的含气饱和度,%,r1为同气藏正常生产直井的平均泄气半径,m;L
e
1为正常生产水平井的水平段有效钻遇长度,m;π为圆周率。
[0021]进一步的,待测目标井为直井时,所述标准日产气量的表达式为:
[0022]G0=N
G1
·
H
·
φ
·
Sg;
[0023]其中,N
G1
为直井拟采气强度标准,H为待测目标井钻遇的气层有效厚度,φ为待测目标井的孔隙度,%,Sg为待测目标井的含气饱和度,%。
[0024]进一步的,待测目标井为水平井时,所述标准日产气量的表达式为:
[0025]G0=α
·
N
G2
·
H
·
φ
·
Sg;
[0026]其中,α为修正系数,N
G2
为水平井拟采气强度标准,H为待测目标井钻遇的气层有效厚度,φ为待测目标井的孔隙度,%,Sg为待测目标井的含气饱和度,%,r1为同气藏正常生产直井的平均泄气半径,m;L
e
为待测目标井的水平段有效钻遇长度,m;π为圆周率。
[0027]进一步的,还包括对获取的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和压力、待测目标井的实际日产气量和压力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的步骤。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装置的技术方案,该评价装置,包括处
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上述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的程序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盒3气藏直井的归一化日产量曲线;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盒3气藏直井的拟采气强度曲线;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盒3气藏的标准化压力曲线;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盒3气藏不达标井的生产效果评价曲线;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盒1气藏水平井的归一化日产量曲线;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盒1气藏水平井的拟采气强度曲线;
[0036]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盒1气藏的标准化压力曲线;
[0037]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气井生产效果评价方法实施例的盒1气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目标工区内的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2)根据获取的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钻遇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计算拟采气强度标准;3)根据计算出的拟采气强度标准、待测目标井的钻遇的有效厚度、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确定待测目标井的标准日产气量;4)获取待测目标井的实际日产气量,比较所述实际日产气量与所述标准日产气量,判断待测目标井生产效果是否达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正常生产气井的压力和待测目标井的实际压力,并比较待测目标井的实际压力与正常生产气井的压力,判断待测目标井生产效果是否达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选取2个以上的正常生产气井时,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为各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的均值;正常生产气井的压力为各正常生产气井的压力的均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正常生产气井为直井时,步骤2)中的拟采气强度标准为:其中,Q为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H1为正常生产气井的气层有效厚度,φ1为正常生产气井的孔隙度,%,Sg1为正常生产气井的含气饱和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井生产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正常生产气井为水平井时,步骤2)中的拟采气强度标准为:其中,α1为修正系数,Q为正常生产气井的日产气量,H2为正常生产气井的气层有效厚度,φ2为正常生产气井的孔隙度,%,Sg2为正常生产气井的含气饱和度,%,r1为同气藏正常生产直井的平均泄气半径,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发岐王国壮陈奎于耀南丁景辰高青松王超李晔陈艳沈妍斐王代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