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针贴片及其离型保护膜和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73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针贴片及其离型保护膜和包装盒,所述离型保护膜包括离型保护膜本体和粘贴层,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具有孔洞。所述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盖子,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微针贴片通过粘贴层可粘贴在所述第二凸起上固定在包装盒内并与包装盒可分离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型保护膜可部分粘贴于包装盒盒体的凹槽内的凸起部分,能够在微针贴片保存、运输和使用时对微针贴片全程进行保护,同时微针贴片使用更便捷。同时微针贴片使用更便捷。同时微针贴片使用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针贴片及其离型保护膜和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的固定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针贴片及其离型保护膜和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给药方式分为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两类。口服给药需经受肠胃等消化道及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效率低;而注射给药不仅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同时疼痛及感染风险限制了其应用。
[0003]微针与传统注射针头相比,尺寸有了显著的减小,突破角质层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疼痛和感染风险。微针无痛给药作为一种新兴的给药方式,近年来在疫苗接种、蛋白质和多肽给药、皮肤美容和微量取样等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
[0004]微针美容可定位和定量地将护肤活性成分或营养成分导入皮下组织,多种营养及活性成分可迅速地被肌肤吸收,发挥作用。过程中使用的微针常用聚合物制备而成。主要基于聚合物,微针易于加工,成本低,并且生物兼容性优异,可直接在体内溶解后被吸收,将添加在针体中的药物和其他营养成分带入体内。
[0005]聚合物微针种类繁多,但鉴于单根微针体积小,载药量甚微,微针美容产品常常将大量微针集聚在微针基底上形成微针阵列。微针阵列不能很好的固定于皮肤,往往需在微针阵列基底背面粘贴粘性膜,并在粘性膜上除微针阵列以外的粘性区域附加保护离型膜等,最后将带粘性膜和保护离型膜的微针贴片放置于包装盒内,由此制备为使用方便的微针贴片产品。
[0006]公开号为CN 10436395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针贴片的离型保护膜。其中的微针贴片由微针阵列、粘性膜和离型保护膜组成。离型保护膜上设计切割线,使用微针时,从粘性膜上剥离离型保护膜,贴有粘性膜的微针贴片可以容易的贴付到皮肤,防止手指接触微针,减少污染。
[0007]公告号为CN20500742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微针贴片及包装盒,其中的微针贴片包括微针阵列、离型纸、粘性纸、静电膜,放置时倒扣于盒体凹陷部位,位于盒体和盖子组成的密封空间,在运输和保存时保护微针贴片不受损伤。
[0008]公告号为CN20858553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微针贴片内包装盒,其中的包装盒的盒体中央处有比周边凸起的平面,该平面有带微针贴片支撑台阶的凹槽,对应的包装盒盖子处有凸起的平面,用于紧扣盒体,形成密封空间,保护微针贴片不被挤压。该技术的包装盒提供了一种微针贴片在保存和运输中不变形、不受损的包装盒结构。
[0009]上述专利技术或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部分解决了微针贴片的使用、保存和运输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CN104363951A中,微针眼贴背面没有静电膜,面积稍大的柔性眼贴容易变形,增加了使用时粘贴难度,同时没有考虑微针贴片在后续包装中保护的问题。CN205007427U、CN208585535U给出了用于微针贴片保存和运输时进行保护的包装盒,但均未考虑使用时微针贴片需要的保护和使用的便捷性。特别是CN208585535U中的
包装盒在实际使用时,打开上下盖闭合后的包装盒时,其塑料薄片边缘很难受力,打开过程不方便,容易造成打开时用力过大,盒内包装的微针贴片掉落或者飞出,造成污染,甚至有划伤手指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微针贴片及其离型保护膜和包装盒,能够在微针贴片保存、运输和使用时对微针贴片进行全程保护,同时微针贴片使用更便捷。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微针贴片的离型保护膜,所述离型保护膜包括离型保护膜本体和粘贴层,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具有孔洞,所述粘贴层用于将所述微针贴片固定在所述包装盒内并和所述包装盒可分离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有突起部,所述粘贴层设置在所述突起部上。
[0013]优选地,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呈圆环状,所述粘贴层呈环状周向设置在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上。
[0014]优选地,所述离型保护膜设置有切割线,所述切割线将所述离型保护膜分割成多个部分。
[0015]优选地,所述切割线为直线或锯齿状。
[0016]优选地,所述粘贴层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突起部的尺寸。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微针贴片,包括带胶粘性膜、微针和上述的离型保护膜,所述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设置于所述微针基底上,所述带胶粘性膜与所述微针基底相对的一面具有粘性层,所述带胶粘性膜通过所述粘性层和所述微针基底及所述离型保护膜相粘接,且所述带胶粘性膜和所述离型保护膜可分离连接,所述微针基底设置于所述离型保护膜的孔洞中。
[0018]优选地,所述微针贴片还包括静电保护膜,所述静电保护膜吸附于所述带胶粘性膜的另一面。
[0019]优选地,所述带胶粘性膜的轮廓形状、大小和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的轮廓形状、大小相对应;所述孔洞的轮廓形状和所述微针基底的轮廓形状相对应;所述微针基底的尺寸小于所述孔洞的尺寸,使所述微针基底和所述离型保护膜之间存在间隙。
[0020]优选地,所述带胶粘性膜、离型保护膜本体、微针基底的轮廓均为圆形,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带胶粘性膜的外径,所述微针基底的外径小于所述孔洞的直径,使所述微针基底和所述离型保护膜之间存在间隙。
[002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微针贴片的包装盒,用于容纳上述的微针贴片,所述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具有一凸起平面,所述凸起平面上设置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微针贴片,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用于与所述离型保护膜的粘贴层粘结,以固定所述微针贴片。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凹槽本体和第一凹槽突出部,所述第一凹槽本体内靠近凹槽壁的周边设置台阶,所述台阶用于支撑微针贴片的边缘,并且所述台阶所限定的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微针;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突出部内。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为圆柱形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所述第二凸起为中空圆柱状,所述第二凸起的端部与所述离型保护膜的粘贴层粘结,所述第二凸起的中空部用于容纳所述微针。
[0024]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凹槽设置有一缺口,多个所述第一凹槽的缺口相连通形成第二凹槽。
[0025]优选地,所述离型保护膜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尺寸,当所述离型保护膜与所述第二凸起粘结时,所述离型保护膜超出所述第二凸起的边缘部分悬空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0026]优选地,所述包装盒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和盒体卡扣连接,所述盖子具有一凹槽平面,所述凹槽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当所述盖子和盒体卡合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密闭空间,以保护所述微针贴片。
[0027]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微针贴片及其离型保护膜和包装盒,通过在离型保护膜上设置粘贴层,使离型保护膜可部分粘贴于包装盒盒体上凹槽内的凸起上,确保微针贴片在包装盒打开和关闭时都能固定,实现微针贴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针贴片的离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保护膜包括离型保护膜本体和粘贴层,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具有孔洞,所述粘贴层用于将所述微针贴片固定在包装盒内并和所述包装盒可分离连接,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向外延伸形成有突起部, 所述粘贴层设置在所述突起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保护膜设置有切割线,所述切割线将所述离型保护膜分割成多个部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线为直线或锯齿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型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层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突起部的尺寸。5.一种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胶粘性膜、微针和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离型保护膜,所述微针包括微针基底和微针针体,所述微针针体设置于所述微针基底上,所述带胶粘性膜与所述微针基底相对的一面具有粘性层,所述带胶粘性膜通过所述粘性层和所述微针基底及所述离型保护膜相粘接,且所述带胶粘性膜和所述离型保护膜可分离连接,所述微针基底设置于所述离型保护膜的孔洞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贴片还包括静电保护膜,所述静电保护膜吸附于所述带胶粘性膜的另一面。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胶粘性膜的轮廓形状、大小和所述离型保护膜本体的轮廓形状、大小相对应;所述孔洞的轮廓形状和所述微针基底的轮廓形状相对应;所述微针基底的尺寸小于所述孔洞的尺寸,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悦肤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