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608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包括呈柱体设置的外壳、穿孔管、超构材料板与穿孔板,穿孔管设于外壳的中轴位置且两端从外壳的两底面穿出;外壳由若干以穿孔管为轴呈并排设置的子壳体组成,超构材料板及穿孔板平行于外壳的底面设置,且套设于相邻的两个子壳体之间的穿孔管上,超构材料板及穿孔板与相邻的两个子壳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外壳的上下底面之间设有若干通过竖隔板隔开的主谐振系统,每个主谐振系统之间的穿孔管上设有若干穿孔,本消声器方便拆卸,容易更换超构材料板,且采用超构材料板的形式将亥姆霍兹消声器的单频消声能力附加于消声器的背腔中,具有多个消声峰值的消声效果。值的消声效果。值的消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声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噪声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之一,针对管道噪声有效的控制降噪迫在眉睫,传统的低频消声器有亥姆霍兹消声器、微穿孔管消声器、四分之一波长管等,但由于占用空间和加工工艺、噪声频谱特性、以及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粉尘等污染导致消声效果下降,消声器要就行拆卸清洗,以满足正常的消声需求。
[0003]其次,对于传统的亥姆霍兹消声器,消声频带单一,在处理复合谱噪声时需要多个亥姆霍兹消声器串联在管道一侧,这样占用的空间会大大增加;对于微穿孔管消声器,消声频带宽,但在处理较低或较高单频噪声的时候比较乏力;对于传统的复合式消声器,消声量大,消声范围宽,但在长期暴露在外,很容易受到污染,并且随着时间的沉淀,机器产生的噪声频率也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消声器进行调频处理,同时吸音棉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也会发生老化,失去消声能力。
[0004]申请号为CN112303033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小长径比套筒式亥姆霍兹共振消音器,其消音器外壳体和穿孔管之间设有间隙形成环形密闭空腔,从消音器进气口至消音器出口方向,在密闭空腔内沿轴向方向通过隔板分隔成4个环形共振腔室,自左至右依顺为第一共振腔室,第二共振腔室,第三共振腔室,第四共振腔室;隔板与穿孔管以及消音器外壳体焊接,穿孔管与各环形共振腔室对应的管壁上开有消声通孔,能有效抑制高速叶轮产生的宽频噪声,但是本消音器采用一体式固定外壳,不易拆卸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具有低频宽带消声效果,拆卸更换超构材料板方便、易清洁,消声范围广、消声量大、可以处理较复杂的复合谱噪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包括呈柱体设置的外壳、呈中空设置的穿孔管、超构材料板与穿孔板,所述穿孔管设于所述外壳的中轴位置且两端从所述外壳的两底面穿出;
[0008]所述外壳由若干以所述穿孔管为轴呈并排设置的子壳体组成,所述超构材料板及所述穿孔板平行于所述外壳的底面设置,且分别套设于相邻的两个子壳体之间的穿孔管上,所述超构材料板及所述穿孔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壳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0009]所述外壳的上下底面之间设有若干通过竖隔板隔开的主谐振系统,每个主谐振系统之间的穿孔管上设有若干穿孔;所述主谐振系统包括沿着所述穿孔管依次设置的若干第一主谐振系统与1个第二主谐振系统,所述第一主谐振系统包括由两个所述超构材料板分割的若干次级谐振腔,所述第二主谐振系统通过所述穿孔板划分腔室。
[0010]优选的,所述超构材料板上设有呈轴向圆周阵列的颈管,每个所述第一主谐振系统中的两个超构材料板上的颈管相背设置,所述外壳的底面内壁以及所述竖隔板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设于所述颈管的每个圆周阵列之间,将每个所述次级谐振系统划分为若干亥姆霍兹消声器共振单元,所述亥姆霍兹消声器共振单元的腔室为环形腔室。
[0011]优选的,所述颈管所在的环形腔室沿着穿孔管与外壳方向由内至外逐渐增大。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与所述超构材料板之间、所述外壳与所述穿孔板之间、相邻的环形隔板之间均填设有环状三聚氰胺棉。
[0013]优选的,所述穿孔管的两端通过法兰或卡箍连接于噪声管路中。
[0014]优选的,所述外壳与所述穿孔管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中心轴对称连接,所述外壳的端面与所述穿孔管对应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
[0015]优选的,所述三聚氰胺棉胶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0016]优选的,所述子壳体的外壁两端套设有安装板,所述超构材料板与所述穿孔板的环形边缘位置夹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壳体的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匹配的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子壳体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超构材料板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一主谐振系统的数量为2个。
[0018]优选的,所述颈管每个圆周阵列数量为10个,共包括4个圆周阵列。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消音器采用子壳体与超构材料板间隔设置并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消音器方便拆卸,很容易更换超构材料板,清洗腔体,保障了消声器的耐用性和实用性;
[0021](2)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板,可根据噪声频率特性按需设计,替换符合噪声频率的需求的超构材料板即可,满足消声要求;
[0022](3)采用超构材料板的形式将亥姆霍兹消声器的单频消声能力附加于消声器的背腔中,具有多个消声峰值的消声效果,具有低频宽带的消声效果,在250Hz

1715Hz频率范围内消声量均达到了40dB,可以处理较复杂的复合谱噪声。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谐振系统剖视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超构材料板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三聚氰胺棉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第一个第一主谐振系统的传递损失曲线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第二个第一主谐振系统的传递损失曲线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第二主谐振系统的传递损失曲线图;
[0031]图8是本专利技术消声器的传递损失曲线图;
[0032]图中标记为:1.外壳;2.穿孔管;3.超构材料板;4.穿孔板;5.第一主谐振系统;6.
第二主谐振系统;7.颈管;8.安装板;9.竖隔板;10.环形隔板;11.三聚氰胺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包括呈柱体设置的外壳1、呈中空设置的穿孔管2、超构材料板3与穿孔板4,穿孔管2设于外壳1的中轴位置且两端从外壳1的两底面穿出,其中,外壳1与穿孔管2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中心轴对称连接,外壳1的端面与穿孔管2对应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0mm。
[0035]外壳1由若干以穿孔管2为轴呈并排设置的子壳体组成,超构材料板3及穿孔板4平行于外壳1的底面设置,且分别套设于相邻的两个子壳体之间的穿孔管2上,超构材料板3及穿孔板4与相邻的两个子壳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0036]具体的,子壳体的外壁两端套设有安装板8,超构材料板3与穿孔板4的环形边缘位置夹设于相邻的两个子壳体的安装板8之间,并与安装板8之间通过匹配的螺栓与螺母固定连接,本消音器采用子壳体与超构材料板3间隔设置并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使得螺栓螺母连接,方便拆卸,很容易更换超构材料板3,清洗腔体,保障了消声器的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柱体设置的外壳、呈中空设置的穿孔管、超构材料板与穿孔板,所述穿孔管设于所述外壳的中轴位置且两端从所述外壳的两底面穿出;所述外壳由若干以所述穿孔管为轴呈并排设置的子壳体组成,所述超构材料板及所述穿孔板平行于所述外壳的底面设置,且分别套设于相邻的两个子壳体之间的穿孔管上,所述超构材料板及所述穿孔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壳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外壳的上下底面之间设有若干通过竖隔板隔开的主谐振系统,每个主谐振系统之间的穿孔管上设有若干穿孔;所述主谐振系统包括沿着所述穿孔管依次设置的若干第一主谐振系统与1个第二主谐振系统,所述第一主谐振系统包括由两个所述超构材料板分割的若干次级谐振腔,所述第二主谐振系统通过所述穿孔板划分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构材料板上设有呈轴向圆周阵列的颈管,每个所述第一主谐振系统中的两个超构材料板上的颈管相背设置,所述外壳的底面内壁以及所述竖隔板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设于所述颈管的每个圆周阵列之间,将每个所述次级谐振系统划分为若干亥姆霍兹消声器共振单元,所述亥姆霍兹消声器共振单元的腔室为环形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超构材料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管所在的环形腔室沿着穿孔管与外壳方向由内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虎陈建栋黄唯纯颜学俊钱斯文卢明辉钱登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