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580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牡蛎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包括第一浮排,所述第一浮排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第一放置板分隔成多个第一放置腔室,所述多个第一放置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通过设置第一浮排,在第一浮排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腔室,多个第一放置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第一放置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有利于提高装置抵抗潮水的能力和牡蛎的成活率,且便于清洗。且便于清洗。且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牡蛎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牡蛎一般以野生二倍体牡蛎为主,以近年来养殖量较大的太平洋牡蛎为例,太平洋牡蛎正常的养殖周期一般为二年,即在采苗后的第二年秋冬收获,但在第二年的春夏就已达到性成熟,在海区排放精卵,使牡蛎软体部消瘦成“水蛎子”,糖元含量降低,质量下降,影响了产品的市场销售;同时由于繁殖后体质衰弱及环境恶化,常诱发大规模的死亡和病害流行,严重影响了牡蛎养殖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倍体技术是国际上一项先进的生物技术;通过技术手段,使正常的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加倍,以达到倍化效果;经过倍化处理得到的三倍体品种具有不育性及许多优良性状,因其性腺不发育或发育得很小,获得的能量和物质大多被用于个体生长,所以其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可食用部分饱满美观,尤其重要的是没有性成熟后的精卵排放,品质稳定,可常年收获;现有三倍体牡蛎养殖普遍采用网笼养殖,存在抗潮水能力差、氧气含量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和不易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潮水能力好且便于清洗的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7]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包括第一浮排,所述第一浮排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第一放置板分隔成多个第一放置腔室,所述多个第一放置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四周还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与第一放置板呈倾斜设置,且沿第一放置板的中心点呈对称分布。
[0008]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选择水质无污染、通气性好的水域,清理水域中的水草和杂物;
[0010]S2、将第一浮排固定于经过S1步骤清理过的水域上;
[0011]S3、选取无伤病、无残疾、健康活力、性腺成熟的牡蛎亲本,将牡蛎亲本的表面用毛刷刷洗干净;
[0012]S4、将牡蛎亲本放置在第一浮排中,每个第一放置板内共放置120对,且均匀分布在第一放置腔室内;
[0013]S5、水域中所产生水流通过第一放置板底部上的第一导流板引导和第一放置腔室
底部的多个第一通水孔,对第一放置腔室内的牡蛎进行刺激,从而获得受精卵;
[0014]S6、当受精卵发育带幼虫期,选择规格统一、无伤病、无残疾、体征明显的幼虫,并将其他的幼虫从第一放置板中清理出去;
[0015]S7、将附苗器放入各个第一放置板中,使得幼虫附着在附苗器上;
[0016]S8、每天在第一浮排所在的水域中投入1

2次水藻,浮游动物,并且每个月将牡蛎捞出,在其表面喷洒维生素C溶液。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浮排,在第一浮排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腔室,多个第一放置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第一放置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有利于提高装置抵抗潮水的能力和牡蛎的成活率,且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的水泥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的水泥角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的第一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的第一放置板的侧视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的养殖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第一浮排;
[0027]2:第一放置板;
[0028]3:第一隔板;
[0029]4:第二隔板;
[0030]5:第一放置腔室;
[0031]6:第一通水孔;
[0032]7:第一挡板;
[0033]8:第一导流板;
[0034]9:水泥角;
[0035]10:第一基座;
[0036]11:第一管道;
[0037]12:第一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9]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第一浮排,在第一浮排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腔室,多个第一放置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第一放置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
[0040]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0041]包括第一浮排,所述第一浮排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第一放置板分隔成多个第一放置腔室,所述多个第一放置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四周还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与第一放置板呈倾斜设置,且沿第一放置板的中心点呈对称分布。
[004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第一浮排安装到合适的水域上,然后将牡蛎亲本放置在第一放置腔室内,牡蛎亲本受精成功后,工作人员将附苗器放入第一放置腔室内,使得幼虫附着在附苗器上,工作人员定期将牡蛎捞出,以备使用。
[004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浮排,在第一浮排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腔室,多个第一放置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第一放置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有利于提高装置抵抗潮水的能力和牡蛎的成活率,且便于清洗。
[0044]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为:
[0045]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包括第一浮排1,所述第一浮排1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2,所述第一放置板2内设有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将第一放置板2分隔成多个第一放置腔室5,所述多个第一放置腔室5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6,所述第一放置板2的四周还设有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放置板2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8,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8与第一放置板2呈倾斜设置,且沿第一放置板2的中心点呈对称分布。
[0046]所述第一放置板2的底部可设有4个第一导流板8,且两两为一对,沿第一放置板2的中心点呈对称分布。
[0047]通过在第一放置板2的底部可设有4个第一导流板8,且两两为一对,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排,所述第一浮排内设有多个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第一放置板分隔成多个第一放置腔室,所述多个第一放置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通水孔,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四周还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板,所述多个第一导流板与第一放置板呈倾斜设置,且沿第一放置板的中心点呈对称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底部可设有4个第一导流板,且两两为一对,沿第一放置板的中心点呈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排的拐角处设有水泥角,所述水泥角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一基座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浮排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表面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填充有水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放置板之间通过第一扎带相连接,所述第一扎带采用防腐材质。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倍体牡蛎底播养殖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文树孟凡影谢双如杨金兴王庆华刘瑞义杨建斌严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海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