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438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伤口敷贴,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敷贴主体、电源、蓝牙芯片、报警器和两个分别设置于敷贴主体两侧的连接板,敷贴主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敷贴底层、硅凝胶层、纱布层、柔性电子元件层、吸液层和隔离膜层,柔性电子元件层包括湿度感应组件、拍摄组件和两个相连接的柔性基体层,湿度感应组件和拍摄组件均设置于两个柔性基体层之间;电源、蓝牙芯片和报警器均设置于一个连接板中,湿度感应组件和拍摄组件均与电源连接,电源、蓝牙芯片和报警器依次串联连接,蓝牙芯片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伤口敷贴便于实时监测伤口的情况,有利于早期防御和及时诊断伤口情况,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改善了治疗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敷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伤口敷贴。

技术介绍

[0002]医务人员对伤口进行清理后,需要用伤口敷贴盖住伤口,从而在伤口表面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进而避免外部环境对伤口造成感染。伤口感染或出血早期往往表现为伤口局部渗出增加,局部微环境湿度增加,然而现有的伤口敷贴多为普通纱布、脱脂棉、棉垫等传统敷料,伤口在传统敷料重重覆盖下,早期感染及渗出情况难以判断,无法及时对伤者的状况进行处理,导致治疗效果差,且治疗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伤口敷贴,便于实时监测伤口的情况,有利于早期防御和及时诊断伤口情况,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改善了治疗的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伤口敷贴,包括敷贴主体、电源、蓝牙芯片、报警器和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敷贴主体两侧的连接板,所述敷贴主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敷贴底层、硅凝胶层、纱布层、柔性电子元件层、吸液层和隔离膜层,所述柔性电子元件层包括湿度感应组件、拍摄组件和两个相连接的柔性基体层,所述湿度感应组件和所述拍摄组件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柔性基体层之间,位于下方的所述柔性基体层与纱布层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柔性基体层与所述吸液层连接;所述电源、所述蓝牙芯片和所述报警器均设置于一个所述连接板中,所述湿度感应组件和所述拍摄组件均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所述蓝牙芯片和所述报警器依次串联连接,所述蓝牙芯片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湿度感应组件包括多个湿度感应器,各所述湿度感应器均与所述电源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多个柔性光纤传像束,各所述柔性光纤传像束均与所述电源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上设置有三个报警指示灯,三个所述报警指示灯的颜色互不相同,所述报警指示灯凸出于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
[0009]优选地,所述敷贴底层为无纺布层。
[0010]优选地,所述硅凝胶层上表面均布有微孔,所述硅凝胶层中含有壳聚糖。
[0011]优选地,所述柔性基体层的材质为聚亚酰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聚酯。
[0012]优选地,所述吸液层为吸水棉层或包括多层纱布。
[0013]优选地,所述隔离膜层为聚氨酯膜层。
[0014]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敷贴底层的两侧,所述连接板的材质为弹力棉,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背胶。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伤口敷贴,敷贴主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敷贴底层、硅凝胶层、纱布层、柔性电子元件层、吸液层和隔离膜层,柔性电子元件层包括湿度感应组件、拍摄组件和两个相连接的柔性基体层,湿度感应组件和拍摄组件均设置于两个柔性基体层之间;电源、蓝牙芯片和报警器均设置于一个连接板中,湿度感应组件和拍摄组件均与电源连接,电源、蓝牙芯片和报警器依次串联连接,蓝牙芯片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当伤口感染或出血时,伤口会出现渗液,渗液依次通过敷贴底层、硅凝胶层、纱布层、柔性电子元件层、吸液层和隔离膜层,当渗液到达柔性电子元件层时,湿度感应组件读取湿度数据且拍摄组件实时摄像,并将信息传至蓝牙芯片,蓝牙芯片整合数据发出信号至报警器,使得报警器根据伤口的湿度情况进行报警,同时,蓝牙芯片整合数据传递至移动终端,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观察拍摄组件拍摄的画面以及伤口湿度的数据,进而实时掌握伤口的真实情况,有利于早期防御和及时诊断伤口情况,具有提醒更换的功能,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减少了治疗的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改善了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伤口敷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伤口敷贴的爆炸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伤口敷贴中柔性电子元件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00、伤口敷贴;1、连接板;2、敷贴主体;21、敷贴底层;22、硅凝胶层;23、纱布层;24、柔性电子元件层;241、柔性基体层;242、湿度感应器;243、柔性光纤传像束;25、吸液层;26、隔离膜层;3、电源;4、蓝牙芯片;5、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伤口敷贴,便于实时监测伤口的情况,有利于早期防御和及时诊断伤口情况,缩短了治疗的时间,改善了治疗的效果。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伤口敷贴100,包括敷贴主体2、电源3、蓝牙芯片4、报警器5和两个分别设置于敷贴主体2两侧的连接板1,敷贴主体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敷贴底层21、硅凝胶层22、纱布层23、柔性电子元件层24、吸液层25和隔离膜层26,柔性电子元件层24包括湿度感应组件、拍摄组件和两个相连接的柔性基体层241,湿度感应组件和拍摄组件均设置于两个柔性基体层241之间,位于下方的柔性基体层241与纱布层23连
接,位于上方的柔性基体层241与吸液层25连接,纱布层23覆盖于硅凝胶层22上并与敷贴底层21连接,隔离膜层26与吸液层25连接;电源3、蓝牙芯片4和报警器5均设置于一个连接板1中,湿度感应组件和拍摄组件均与电源3连接,电源3、蓝牙芯片4和报警器5依次串联连接,电源3能够向湿度感应组件、拍摄组件、蓝牙芯片4和报警器5进行供电,蓝牙芯片4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为蓝牙手机。
[0026]当伤口感染或出血时,伤口会出现渗液,渗液依次通过敷贴底层21、硅凝胶层22、纱布层23、柔性电子元件层24、吸液层25和隔离膜层26,当渗液到达柔性电子元件层24时,湿度感应组件读取湿度数据且拍摄组件实时摄像,并将信息传至蓝牙芯片4,蓝牙芯片4整合数据发出信号至报警器5,使得报警器5根据伤口的湿度情况进行报警,同时,蓝牙芯片4整合数据传递至移动终端,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观察拍摄组件拍摄的画面以及伤口湿度的数据,进而实时掌握伤口的真实情况,有利于早期防御和及时诊断伤口情况,具有提醒更换的功能,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减少了治疗的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改善了治疗的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敷贴主体、电源、蓝牙芯片、报警器和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敷贴主体两侧的连接板,所述敷贴主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敷贴底层、硅凝胶层、纱布层、柔性电子元件层、吸液层和隔离膜层,所述柔性电子元件层包括湿度感应组件、拍摄组件和两个相连接的柔性基体层,所述湿度感应组件和所述拍摄组件均设置于两个所述柔性基体层之间,位于下方的所述柔性基体层与纱布层连接,位于上方的所述柔性基体层与所述吸液层连接;所述电源、所述蓝牙芯片和所述报警器均设置于一个所述连接板中,所述湿度感应组件和所述拍摄组件均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电源、所述蓝牙芯片和所述报警器依次串联连接,所述蓝牙芯片用于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感应组件包括多个湿度感应器,各所述湿度感应器均与所述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组件包括多个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容娟胡敏杰彭忠田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