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包括与热力管道端面套设配合且具有弹性性能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依次相连的AB段、BC段、CD段、DE段和EG段;所述AB段紧箍于热力管道外护管的外壁,所述BC段自然贴附于所述热力管道外护管的端面,所述CD段自然贴附于所述热力管道外护管的内壁,所述DE段自然贴附于热力管道保温层的端面,所述EG段的后部紧箍于热力管道金属管的外壁,所述EG段的前部端面超过所述热力管道金属管的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快捷,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从补口处侵入主管身保温层;此外,当某条管道主管身外护管出现破漏,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向相邻管道保温层侵入。相邻管道保温层侵入。相邻管道保温层侵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及对接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力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及对接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镇集中供热管网普遍采用由碳钢工作管、硬质聚氨酯发泡保温层、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组成的预制复合保温热力管道。为实现管道焊接,需要预留15cm左右的无保温金属管,在焊接完成后,需要在施工现场利用高密度聚乙烯热熔套对无保温金属管段进行补口,而后填充硬质聚氨酯发泡保温材料。
[0003]由于这种热力管道现场人工补口的工艺质量差,在运行时管线会一定概率的出现地下水通过补口密封失效位置侵入,一方面,地下水在工作管壁的高温条件下气化,严重破坏管道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大幅降低整体管线的保温效果,严重影响管线运行的热经济性;另一方面,地下水侵入到外护管内部,对碳钢工作管外壁产生严重的电化学腐蚀,加剧管道的减薄速率,即影响管道安全又降低管道使用寿命。因此,提高对保温层端头的密封性能,防止地下水侵入保温层,对提升管道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0106026.2,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1月22日,专利名称为一种热力管道保温层端头防水装置,利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加工废料制作的端盖,以其提高保温层端面的防水性能。一方面,高密度聚乙烯在50℃以上时老化速度加快,而热力管道设计温度通常高达120℃~130℃,端盖在较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破损,不能阻止外界水扩散;另一方面,利用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加工废料制作端盖的工艺复杂,并且端盖与工作管内壁和外护管外壁的密封很难实现,尤其在热力管道升温出现热伸长时,密封端盖结构的稳定性将更难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当补口密封失效时,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侵入主管身保温层;此外,当某条管道主管身外护管出现破漏,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向相邻管道保温层侵入。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包括与热力管道端面套设配合且具有弹性性能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依次相连的AB段、BC段、CD段、DE段和EG段;
[0008]所述AB段紧箍于热力管道外护管的外壁,所述BC段自然贴附于所述热力管道外护管的端面,所述CD段自然贴附于所述热力管道外护管的内壁,所述DE段自然贴附于热力管道保温层的端面,所述EG段的后部紧箍于热力管道金属管的外壁,所述EG段的前部端面超过所述热力管道金属管的端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AB段、BC段、CD段、DE段和EG段一体成型。
[0010]进一步的,所述AB段、BC段、CD段、DE段和EG段均为橡胶材质。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力管道的对接密封结构,包括所述的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所述对接密封结构包括两个热力管道以及套设在所述热力管道端面的密封圈,所述热力管道包括热力管道外护管、热力管道保温层和热力管道金属管;两个所述热力管道金属管连接在一起,两个密封圈的EG段部分重叠搭设在一起;相邻两个所述密封圈之间的空隙中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的外侧覆盖有补口套,所述补口套的两端部延伸连接至热力管道外护管的外壁。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材料为聚氨酯保温材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补口套为高密度聚乙烯热熔套。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力管道,包括所述的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的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与金属管外壁及外护管外壁紧密贴合在一起,形成的密封屏障,有效的阻断了地下水向主管身保温层的侵入;二是,密封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弹性形变可以消纳热力管道出现热伸长时对密封结构产生的破坏力;三是,在补口时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发泡后产生的膨胀作用,能够增强橡胶密封圈CD段与外护管内壁、EG段与金属管外壁之间的密封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主管身保温层的防水性能;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快捷,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从补口处侵入主管身保温层;此外,当某条管道主管身外护管出现破漏,能够有效阻止地下水向相邻管道保温层侵入。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的各连接段与热力管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二中耐高温柔性密封构EG段弯折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二中热力管道的对接密封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圈;101、AB段;102、BC段;103、CD段;104、DE段;105、EG段;2、热力管道外护管;3、热力管道保温层;4、热力管道金属管;5、保温材料;6、补口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第一实施例
[0025]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包括密封圈1,密封圈1与热力管道端面套设配合,密封圈1具有弹性性能。
[0026]在本实施例中热力管道的结构包括热力管道外护管2、热力管道保温层3和热力管道金属管4。在对热力管道进行连接时,需要预留15cm左右的无保温材料的金属管。这样就形成热力管道保温层3向内侧凹陷的热力管道端面结构。热力管道金属管4连接时,可采用焊接、承插等方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热力管道金属管4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
[0027]基于上述热力管道的端面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包括依次相连的AB段101、BC段102、CD段103、DE段104和EG段105。
[0028]密封圈1与热力管道端面结构的配合关系,具体来说,AB段101紧箍于热力管道外护管2的外壁,BC段102自然贴附于热力管道外护管2的端面,CD段103自然贴附于热力管道外护管2的内壁,DE段104自然贴附于热力管道保温层3的端面,EG段105的后部紧箍于热力管道金属管4的外壁,EG段105的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包括与热力管道端面套设配合且具有弹性性能的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包括依次相连的AB段(101)、BC段(102)、CD段(103)、DE段(104)和EG段(105);所述AB段(101)紧箍于热力管道外护管(2)的外壁,所述BC段(102)自然贴附于所述热力管道外护管(2)的端面,所述CD段(103)自然贴附于所述热力管道外护管(2)的内壁,所述DE段(104)自然贴附于热力管道保温层(3)的端面,所述EG段(105)的后部紧箍于热力管道金属管(4)的外壁,所述EG段(105)的前部端面超过所述热力管道金属管(4)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B段(101)、BC段(102)、CD段(103)、DE段(104)和EG段(105)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管道端面防水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AB段(101)、BC段(102)、CD段(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李春雨,马懿峰,贾星桥,丁一笑,
申请(专利权)人:燕纾湖州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