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25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在池塘中部位置填充泥土形成高于四周的稻田平台,稻田平台四周为养殖沟道,其中稻谷种植平台占总体池塘的70%。S2、在稻田平台上栽种水稻幼苗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水稻、小龙虾、螃蟹、田螺混合种养,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种养生态圈,同时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养殖生态得到良性持续的发展,相对于单一的种植或养殖来说,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远距离投料装置,可以对饲料进行远距离投放,不需要人工潜入池塘及稻田平台内进行投喂饲料,减轻了劳动负担。减轻了劳动负担。减轻了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单子叶,性喜温热,成熟时约有1米高,叶子细长,约有50到100厘米长,宽约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开花时,主要花枝会呈现拱形,在枝头往下30到50毫米间都会开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并结种子,称为稻穗。一般稻粒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长,2到3毫米厚度,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0003]现有技术中的水稻种植和水产的养殖一般是分开进行的,占地面积较广,且种养种类较为单一,对土地的利用率不够高,经济效益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解决了现有水稻种植及水产养殖种类单一、经济效益不够高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所述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在池塘中部位置填充泥土形成高于四周的稻田平台,稻田平台四周为养殖沟道;S2、在稻田平台上栽种水稻幼苗;S3、待水稻幼苗栽种完成后将池塘四周用铁丝网围起,并依次在养殖沟道内放入小龙虾苗和螃蟹苗,其中铁丝网的高度为50

60cm,避免小龙虾和螃蟹逃逸出去;S4、在小龙虾苗和螃蟹苗投放完成后,再均匀的将田螺投放入稻田平台及养殖沟道内;S5、将制备好的颗粒状饲料放入远距离投料装置中,对爬入稻田平台内部的螃蟹及小龙虾进行远距离投料,以便喂养,同时稻田平台边缘及养殖沟道处可通过手动撒料进行投喂;优选的,所述稻谷种植平台占总体池塘的70%。
[0006]优选的,在对蟹苗、小龙虾苗和田螺进行放种之前,先用低浓度杀菌药剂对对蟹苗、小龙虾苗和田螺进行分别清洗,这样可以消灭一些有害菌和寄生虫。
[0007]优选的,所述远距离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箱,所述投料箱的底端中部连接有喷料管,所述投料箱的一侧固定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充气管连接有集器室,所述集气室的一端与喷料管连接,且集气室与喷料管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高压喷气头,所述集气室和喷料管之间设置有电动开关阀,所述喷料管靠近投料箱的一端设置有出料阀,所述集气室的表面设置有压力显示表,所述投料箱的表面设置有操控面板,远距离投料装置可根据养殖池塘大小
放置多个。
[0008]优选的,所述投料箱的顶端设置有投料口,所述喷料管呈略微向上倾斜设置,以便于更好的喷洒出去。
[0009]优选的,所述投料箱的下方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呈环形设置,所述转动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撑腿,能够使投料箱转动一定的角度,以便于扩大投料范围。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座的顶端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投料箱的底端固定有多个呈环形排列设置有滑块,所述环形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螃蟹苗每亩地投放15

20斤,所述小龙虾苗每亩地投放70

80斤,所述田螺每亩地投放100

120斤。
[0012]优选的,所述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组份原料:带鱼6

8份份、鱼骨粉3

5份、水藻3

5份、红线虫干2

3份、饼料3

5份、诱食剂1

2份、柚子皮酵素1

2份。
[0013]所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柚子皮切丁放入密封罐内加水并让是适量红糖密封三个月,得到柚子皮酵素;S2、将带鱼、鱼骨粉、干水藻、红线虫干、饼料分别打碎,并加入柚子皮酵素、诱食剂混合均匀后投入制粒机中制成10

12mm的颗粒,颗粒状的饲料能够更好的进行投料喂养。工作原理:使用远距离投料装置时,首先将饲料从投料口倒入投料箱中,打开出料阀使部分物料流入喷料管内,之后启动气泵,气泵对集气室内充气,使得集气室内部压力增大,当集气室内部压力增加至一定程度时,打开电动开关阀,集气室内部气体带动堵在喷料管处的饲料快速喷出至稻田平台上,起到对饲料的远距离喷料。
[0014]其中,小龙虾、螃蟹、水稻、田螺的生态食物链为:1、小龙虾、螃蟹以食人工投放的饲料和水底的田螺为生,同时对水稻田中的昆虫及寄生在水稻根部的螟虫有寻食功能,螟虫很难在此环境繁殖。
[0015]2、田螺以食小龙虾、螃蟹的粪便和残留在淤泥中的虾蟹饲料为生,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凡有田螺的沟管渠道,此处的水质清澈见底。
[0016]3、水稻以龙虾、螃蟹的粪便与喂养时残留的被腐烂的饲料为生长肥料,同时水池内有喂养水产时产生的大量有机质和水稻生长时需要的各种养分,这些养分完全可以保障水稻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全程供应与需要。同时,水稻在池中的栽培与生长为龙虾、螃蟹避暑过夏提供天然保护场所,促进池塘内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0017]4、因龙虾、螃蟹对农药的敏感度相当高,从技术上对农产品的毒性要求相当严格,而我们的生态园完全放弃化学防治,采用无农药残留的绿色生态防控工程。
[0018](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
[0019]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专利技术通过对水稻、小龙虾、螃蟹、田螺混合种养,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种养生态圈,同时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养殖生态得到良性持续的发展,相对于单一的种植或养殖来说,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0020]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远距离投料装置,可以对饲料进行远距离投放,不需要人工潜入池塘及稻田平台内进行投喂饲料,减轻了劳动负担。
[0021]该专利技术通过制备的颗粒状饲料营养丰富,适宜于螃蟹和小龙虾共同食用,并方便远距离投料,同时饲料的残渣内部含有丰富营养,提升土壤肥力配合柚子皮酵素能够促进了土壤微生物代谢旺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中远距离投料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23]其中,1、投料箱;2、气泵;3、投料口;4、转动座;5、喷料管;6、出料阀;7、充气管;8、操控面板;9、三角支撑腿;10、集气室;11、电动开关阀;12、压力显示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在池塘中部位置填充泥土形成高于四周的稻田平台,稻田平台四周为养殖沟道,其中稻谷种植平台占总体池塘的70%。
[0026]S2、在稻田平台上栽种水稻幼苗;S3、待水稻幼苗栽种完成后将池塘四周用铁丝网围起,铁丝网的高度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在池塘中部位置填充泥土形成高于四周的稻田平台,稻田平台四周为养殖沟道;S2、在稻田平台上栽种水稻幼苗;S3、待水稻幼苗栽种完成后将池塘四周用铁丝网围起,并依次在养殖沟道内放入小龙虾苗和螃蟹苗,其中铁丝网的高度为50

60cm;S4、在小龙虾苗和螃蟹苗投放完成后,再均匀的将田螺投放入稻田平台及养殖沟道内;S5、将制备好的颗粒状饲料放入远距离投料装置中,对爬入稻田平台内部的螃蟹及小龙虾进行远距离投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稻谷种植平台占总体池塘的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对蟹苗、小龙虾苗和田螺进行放种之前,先用低浓度杀菌药剂对对蟹苗、小龙虾苗和田螺进行分别清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距离投料装置包括投料箱(1),所述投料箱(1)的底端中部连接有喷料管(5),所述投料箱(1)的一侧固定有气泵(2),所述气泵(2)通过充气管(7)连接有集器室(10),所述集气室(10)的一端与喷料管(5)连接,且集气室(10)与喷料管(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高压喷气头,所述集气室(10)和喷料管(5)之间设置有电动开关阀(11),所述喷料管(5)靠近投料箱(1)的一端设置有出料阀(6),所述集气室(10)的表面设置有压力显示表(12),所述投料箱(1)的表面设置有操控面板(8)。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立体养殖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箱(1)的顶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忠陈楚瑜陈瑾瑜陈基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湘丰隆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