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四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竖块,且竖块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盘,竖块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盘,每两个相邻的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横插槽,横梁钢插接于横插槽的内部,四个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竖插槽,竖梁钢插接于竖插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下方设置有两个自锁支撑机构,所述自锁支撑机构包括下压块,下压块包括一个设置于竖梁钢侧面外壁的外压块和两个设置于竖梁钢腹部两侧的内压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挤压产生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对横梁钢进行支撑,相对于传统的强化螺钉的支撑方式提高了安全性。高了安全性。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由于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0003]在节能建筑中,H型钢通常被广泛的用于各种支撑部位,在进行支撑时,通常需要将横梁钢连接在竖梁刚的一侧以形成整体的框架结构,现有技术在对横梁钢和竖梁钢之间进行连接时,通常采用强化螺钉及其钢板固定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这种方式在进行连接时,是通过强化螺钉来对横梁钢及其上承载的重量进行支撑的,进而导致强化螺钉容易断裂,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四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竖块,且竖块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盘,竖块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盘,每两个相邻的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横插槽,横梁钢插接于横插槽的内部,四个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竖插槽,竖梁钢插接于竖插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下方设置有两个自锁支撑机构。
[0006]优选地,所述自锁支撑机构包括下压块,下压块包括一个设置于竖梁钢侧面外壁的外压块和两个设置于竖梁钢腹部两侧的内压块,下压块的侧面外壁开有插条槽,底盘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插条槽相适配的插条,插条的侧面外壁和底盘的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侧肋板。
[0007]优选地,所述下压条的下方设置有与下压条相对应的支撑座,且支撑座与侧面外壁与竖梁钢的侧壁上开有相通的横孔,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横条,位于竖梁钢腹部的横条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接于横孔内部的连接筒,位于竖梁钢外侧的横条的侧面内壁插接有强化螺钉,强化螺钉通过螺纹连接于连接筒的侧面内壁。
[0008]优选地,所述支撑座顶部外壁靠近竖梁钢的一侧开有插槽,且插槽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挤压条,挤压条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承压块,承压块的侧面外壁和下压块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内压斜面。
[0009]优选地,所述下压块的与承压块相接触的侧面开有T型的滑槽,且承压块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的滑条。
[0010]优选地,所述挤压条的侧面外壁和插槽的侧面内壁之间开有外挤压斜面,且下压块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横条一侧的内压条,内压条的侧面外壁和横条的侧面外壁设置有相适配的挤压斜面。
[0011]优选地,所述承压块的与竖梁钢相接触的侧面外壁开有锯齿槽,且锯齿槽垂直于竖梁钢。
[0012]—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使用—种钢结构接头,该钢结构接头包括四个固定机构、下压块、挤压机构、支撑座、横条、和强化螺钉,固定机构包括竖块,且竖块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盘,竖块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盘,底盘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条,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条,挤压条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承压块,其制作步骤在于:S1:在竖梁钢的侧壁上开设与连接筒相适配的孔洞;S2:将支撑座放置于对应的孔洞一侧并将横条上的连接筒穿过两个支撑座和孔洞,并通过强化螺钉将另一侧的横条固定在支撑座的一侧;S3:将挤压机构插入到支撑座上方的插槽中,并通过下压块一侧的滑槽和承压块一侧的滑条的配合将下压块放置在承压块的一侧;S4:将固定机构卡入到下压块上方的竖梁钢上并沿竖梁钢下滑使得插条插入到插条槽中;S5:将横梁钢插入到固定机构组成的横插槽中。
[0013]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自锁支撑机构,当横梁钢通过该钢结构接头安装在竖梁钢的侧面上时,通过横梁钢的重量及其上方承载的重力使得使得自锁支撑机构压紧在竖梁钢的侧壁上,进而通过挤压产生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对横梁钢进行支撑,相对于传统的强化螺钉的支撑方式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的承压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的锯齿槽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竖梁钢、2横梁钢、3顶盘、4竖块、5侧肋板、6下压块、7横条、8支撑座、9挤压条、10底盘、11承压块、12外压斜面、13挤压斜面、15连接筒、16强化螺钉、17内压条、18插槽、19内压斜面、20锯齿槽、21插条槽、22插条、23滑条、2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实施例1参照图1
‑
5,—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四个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竖块4,且竖块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盘3,竖块4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盘10,每两个相邻的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横插槽,横梁钢2插接于横插槽的内部,四个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竖插槽,竖梁钢1插接于竖插槽的内部,固定机构下方设置有两个自锁支撑机构。
[0019]其中,自锁支撑机构包括下压块6,下压块6包括一个设置于竖梁钢1侧面外壁的外压块和两个设置于竖梁钢1腹部两侧的内压块,下压块6的侧面外壁开有插条槽21,底盘10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插条槽21相适配的插条22,插条22的侧面外壁和底盘10的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侧肋板5。
[0020]其中,下压条6的下方设置有与下压条6相对应的支撑座8,且支撑座8与侧面外壁与竖梁钢1的侧壁上开有相通的横孔,支撑座8的一侧设置有横条7,位于竖梁钢1腹部的横条7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接于横孔内部的连接筒15,位于竖梁钢1外侧的横条7的侧面内壁插接有强化螺钉16,强化螺钉16通过螺纹连接于连接筒15的侧面内壁。
[0021]其中,支撑座8顶部外壁靠近竖梁钢1的一侧开有插槽18,且插槽18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挤压条9,挤压条9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承压块11,承压块11的侧面外壁和下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竖块(4),且竖块(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顶盘(3),竖块(4)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盘(10),每两个相邻的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横插槽,横梁钢(2)插接于横插槽的内部,四个固定机构之间设置有竖插槽,竖梁钢(1)插接于竖插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下方设置有两个自锁支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支撑机构包括下压块(6),下压块(6)包括一个设置于竖梁钢(1)侧面外壁的外压块和两个设置于竖梁钢(1)腹部两侧的内压块,下压块(6)的侧面外壁开有插条槽(21),底盘(10)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插条槽(21)相适配的插条(22),插条(22)的侧面外壁和底盘(10)的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侧肋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条(6)的下方设置有与下压条(6)相对应的支撑座(8),且支撑座(8)与侧面外壁与竖梁钢(1)的侧壁上开有相通的横孔,支撑座(8)的一侧设置有横条(7),位于竖梁钢(1)腹部的横条(7)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插接于横孔内部的连接筒(15),位于竖梁钢(1)外侧的横条(7)的侧面内壁插接有强化螺钉(16),强化螺钉(16)通过螺纹连接于连接筒(15)的侧面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8)顶部外壁靠近竖梁钢(1)的一侧开有插槽(18),且插槽(18)的侧面内壁设置有挤压条(9),挤压条(9)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承压块(11),承压块(11)的侧面外壁和下压块(6)的侧面内壁之间设置有内压斜面(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用于节能建筑的高强度自紧固的钢结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块(6)的与承压块(11)相接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妍,
申请(专利权)人:李欣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