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22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具体涉及苗木培育技术领域。所述步骤包括圃地选择、整地与施底肥、夏季养护、整形修剪和切根处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培育的闽楠景观大苗生长快速,培育周期短,5年生苗木胸径>5cm,高>4m,8年生苗木胸径>10cm,高>7m;树干挺直,冠体塔形,枝叶繁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各种景观绿化;大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8%~100%。大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8%~100%。大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8%~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苗木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俗称楠木、又名金丝楠,属樟科、楠属常绿乔木树种,我国特有,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及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闽楠被列为我国传统四大名木
‑‑‑
楠、樟、梓、稠之首,被誉为国木,素以珍贵用材享誉国内外;闽楠树干高大通直,树冠卵状塔形,枝叶稠密,颜色浓郁、翠绿,也是我国重要的庭院观赏及景观绿化树种。由于长期以来对闽楠资源的严重破坏,目前我国闽楠野生资源匮乏。因此,大力发展闽楠人工林,成为满足闽楠珍贵用材与园林绿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0003]目前,有关闽楠育苗技术与珍贵用材造林技术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而涉及闽楠景观用途方面的培育技术则很少见报道,极大影响了闽楠观赏价值的发挥,制约了闽楠产业健康、全面发展,因此,研发闽楠景观苗培育技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闽楠景观苗培育技术的缺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以解决因闽楠观赏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制约闽楠产业健康、全面发展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圃地选择
[0008]选择低丘山谷地带的耕作地或山脚缓坡地做育苗圃地;
[0009]步骤二,整地与施底肥
[0010]全垦整地,并进行碎土、耕平和做床;在床面挖穴,施足底肥;
[0011]步骤三,夏季养护
[0012]根部追肥釆取环状开沟法施以农家肥;根部以外追肥采用薄肥勤施的方式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水份灌溉以保持树干基部周围土层长期湿润为准;
[0013]步骤四,整形修剪
[0014](1)当苗高生长超过2.5m时,可对冠层基部侧枝进行不定期修剪,修剪控制高度为,苗高2.5m~4m之间,冠高比为3/4,4m以上为2/3;当修剪枝下高达到2.5m时,停止修剪;
[0015](2)若顶梢受损,从梢部有充实芽处短截,并将剪口芽以下的5~6个芽及剪口附近一段苗木上的侧枝剪除;
[0016](3)若顶梢出现分杈,则选留一主枝,剪去其它侧枝;
[0017]步骤五,切根处理
[0018]苗木胸径生长到3cm以上时,可进行切根处理。
[0019]进一步的,所述圃地要求交通便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所述土
壤为壤土偏粘性。
[0020]进一步的,所述全垦整地为,在夏季三伏天采用机械翻垦土层,深度60cm以上。
[0021]进一步的,所述底肥为农家肥;所述农家肥为粪肥加入杂料沤制的农家肥,所述杂料包括锯末、枯枝、落叶、秸秆、花生壳、谷壳和废菌棒。
[0022]进一步的,所属步骤三中,所述根部追肥采取环状开沟法施以农家肥,施肥量为1.5kg/株;所述农家肥为上述步骤中施用的底肥。
[0023]进一步的,所属步骤三中,所述根部以外追肥采取薄肥勤施的方式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所述喷施方法为叶面喷洒,次数为2~3次/月,两种溶液交替喷施。
[0024]进一步的,所述尿素浓度为0.3%~0.5%,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2%~0.3%。
[00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五中,所述切根处理是在苗木出圃前1~2年的春季叶芽萌动之前进行;切根方法为使用切根锹来切除苗木四周的侧主根和侧根;切根范围为苗木地径的5~6倍。
[0026]本专利技术的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机理:
[0027]1)选择低丘山谷地带的耕作地或山脚缓坡地做育苗圃地,其较好的立地条件及生境小气候,不仅有助于闽楠的生长,还能有效避免极端气候对早期苗木带来的伤害。
[0028]2)提前机械深翻整地,能有效改善土壤条件,增强蓄水保肥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施足有机底肥,可极大满足苗木后续生长所需的养分条件。
[0029]3)加强夏季水肥管理,可充分发挥闽楠夏季高峰生长期的优势,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0030]4)通过整形修剪,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闽楠的观赏美感,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0031]5)切根处理,能极大丰富须根量,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003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3]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培育的闽楠景观大苗生长快速,培育周期短,5年生苗木胸径>5cm,高>4m,8年生苗木胸径>10cm,高>7m;树干挺直,冠体塔形,枝叶繁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各种景观绿化;大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8%~100%。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3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切根处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实施例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
[0040]1)圃地选择:选择低丘山谷地带的耕作地或缓坡地;圃地宜交通便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土壤以壤土偏粘性为宜。
[0041]2)整地与施底肥:于夏季三伏天采用机械翻垦土层,深度60cm以上;苗木栽植前1~2个月进行碎土、耕平与做床;在床面挖穴,施足底肥;底肥为粪肥加入杂料沤制的农家肥,杂料包括锯末、枯枝、落叶、秸秆、花生壳、谷壳、废菌棒等。
[0042]3)夏季养护:夏季是闽楠生长的高峰期,应重点加强苗木培育前4~5年的追肥与水分管理;根部追肥施以粪肥加入杂料沤制的农家肥,于夏稍萌发前1个月,采取环状开沟施肥法施肥,施肥量为1.5kg/株;根部以外追肥结合夏季水分管理采取薄肥勤施的办法进行叶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圃地选择选择低丘山谷地带的耕作地或山脚缓坡地做育苗圃地;步骤二,整地与施底肥全垦整地,并进行碎土、耕平和做床;在床面挖穴,施足底肥;步骤三,夏季养护根部追肥釆取环状开沟法施以农家肥;根部以外追肥采用薄肥勤施的方式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水份灌溉以保持树干基部周围土层长期湿润为准;步骤四,整形修剪(1)当苗高生长超过2.5m时,可对冠层基部侧枝进行不定期修剪,修剪控制高度为,苗高2.5m~4m之间,冠高比为3/4,4m以上为2/3;当修剪枝下高达到2.5m时,停止修剪;(2)若顶梢受损,从梢部有充实芽处短截,并将剪口芽以下的5~6个芽及剪口附近一段苗木上的侧枝剪除;(3)若顶梢出现分杈,则选留一主枝,剪去其它侧枝;步骤五,切根处理苗木胸径生长到3cm以上时,可进行切根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圃地要求交通便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所述土壤为壤土偏粘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闽楠景观大苗培育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平朱恒沈正观刘尖彭勇黄宇潮周君吴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泷华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润和金丝楠种植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