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18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晴朗天气,上午十点期间,茶园内采摘制备红茶所需的甜菊叶原料;S2:将采摘好的甜菊叶平铺到萎凋槽载板的表面,并覆盖橡胶网板,进行萎凋操作;S3:将萎调的甜菊叶进行手工揉捻,使得甜叶菊的细胞破损率达到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属于红茶制作


技术介绍

[0002]甜叶菊是菊科、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

1.3米。根梢肥大,50

60条,长可达25厘米。茎直立,基部梢木质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花冠基部浅紫红色或白色,上部白色。瘦果线形,稍扁,褐色,具冠毛。花期7

9月,果期9

11月,该种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对光敏感。叶含菊糖苷6

12%,精品为白色粉末状,是一种低热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剂,是食品及药品工业的原料之一。
[0003]甜叶菊大都用来制备绿茶或者白茶,制备红茶时需要较多的萎凋时间,投入的时间成本较大,且红茶萎凋的程度要求很高,堆放的甜叶菊很可能造成萎凋不充分,影响红茶的口感,同时甜叶菊红茶不适应体质燥热的人饮用,导致甜叶菊红茶的销售市场不佳,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红茶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制备红茶时需要较多的萎凋时间,投入的时间成本较大,且红茶萎凋的程度要求很高,堆放的甜叶菊很可能造成萎凋不充分,影响红茶的口感,同时甜叶菊红茶不适应体质燥热的人饮用,导致甜叶菊红茶的销售市场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选择晴朗天气,上午十点期间,茶园内采摘制备红茶所需的甜菊叶原料;
[0007]S2:将采摘好的甜菊叶平铺到萎凋槽载板的表面,并覆盖橡胶网板,进行萎凋操作;
[0008]S3:将萎调的甜菊叶进行手工揉捻,使得甜叶菊的细胞破损率达到80%

85%;
[0009]S4:将揉捻成型的甜菊叶置于发酵槽的内部,再将发酵槽搬运到发酵仓库内,设定发酵温度为60

85度,相对湿度为70

85%,发酵时间为6

8小时;
[0010]S5:发酵好的甜菊叶炒制烘干,炒制温度为40

60度,炒制时间为10

15分钟,得到成品后包装即可。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所采摘的甜菊叶的长度保持在8

10cm,甜菊叶的叶面完整无破损和卷曲。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萎凋分三部分进行,静置萎调3

5小时、热风萎凋0.6

0.8小时和自然温度萎凋0.5小时;其中:
[0013]热风萎凋需要设定电加热设备的温度为45

48度,风机设备的风速为1.2米每秒;
[0014]自然温度萎凋需要断开电加热设备的电源,调整风机设备的风速为1.5米每秒;
[0015]热风萎凋和自然温度萎凋的过程中,启动萎凋槽的电机设备,带动载板和橡胶网板反复转动,转动速率为120

150转每分钟。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手工揉捻的操作内容如下:取一盆薄荷因子,洗净双手并擦干,双手沾满薄荷因子,对萎调的甜菊叶揉捻,人眼观察甜叶菊的表面细胞破损达到80%

85%即可。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发酵槽的长度为100cm,宽度为20厘米,甜菊叶在发酵槽内部的铺置方式为平铺,重叠覆盖度小于10%。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甜菊叶炒制时,炒制手法包括抖手法、带手法、挤手法、甩手法、挺手法、拓手法、扣手法、抓手法、压手法、磨手法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一种红茶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将萎凋分三部分进行,静置萎调3

5小时、热风萎凋0.6

0.8小时和自然温度萎凋0.5小时,设定电加热设备的温度为45

48度,风机设备的风速为1.2米每秒;自然温度萎凋需要断开电加热设备的电源,调整风机设备的风速为1.5米每秒;萎凋是电机带动载板和橡胶网板反复转动,转动速率为120

150转每分钟,有效的萎凋的程度和缩短萎凋所需要的时间,避免萎凋不充分的现象发生,同时在揉捻时加注薄荷因子,通过发酵保存在茶叶的内部,泡茶时溶于茶水中,有效的提高了红茶的清凉口感,适宜体质燥热的人饮用,扩大销售市场,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茶制作工艺的技术方案:
[0023]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选择晴朗天气,上午十点期间,茶园内采摘制备红茶所需的甜菊叶原料;
[0025]S2:将采摘好的甜菊叶平铺到萎凋槽载板的表面,并覆盖橡胶网板,进行萎凋操作;
[0026]S3:将萎调的甜菊叶进行手工揉捻,使得甜叶菊的细胞破损率达到80%

85%;
[0027]S4:将揉捻成型的甜菊叶置于发酵槽的内部,再将发酵槽搬运到发酵仓库内,设定发酵温度为60

85度,相对湿度为70

85%,发酵时间为6

8小时;
[0028]S5:发酵好的甜菊叶炒制烘干,炒制温度为40

60度,炒制时间为10

15分钟,得到成品后包装即可。
[0029]步骤S1中,所采摘的甜菊叶的长度保持在8

10cm,甜菊叶的叶面完整无破损和卷曲,便于茶叶中营养物质的保留,同时保证泡茶后茶叶舒展开来,叶片完整。
[0030]步骤S2中,萎凋分三部分进行,静置萎调3

5小时、热风萎凋0.6

0.8小时和自然温度萎凋0.5小时;其中:热风萎凋需要设定电加热设备的温度为45

48度,风机设备的风速为1.2米每秒;自然温度萎凋需要断开电加热设备的电源,调整风机设备的风速为1.5米每秒;热风萎凋和自然温度萎凋的过程中,启动萎凋槽的电机设备,带动载板和橡胶网板反复转动,转动速率为120

150转每分钟,有效的萎凋的程度和缩短萎凋所需要的时间,避免萎凋
不充分的现象发生。
[0031]步骤S3中,手工揉捻的操作内容如下:取一盆薄荷因子,洗净双手并擦干,双手沾满薄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晴朗天气,上午十点期间,茶园内采摘制备红茶所需的甜菊叶原料;S2:将采摘好的甜菊叶平铺到萎凋槽载板的表面,并覆盖橡胶网板,进行萎凋操作;S3:将萎调的甜菊叶进行手工揉捻,使得甜叶菊的细胞破损率达到80%

85%;S4:将揉捻成型的甜菊叶置于发酵槽的内部,再将发酵槽搬运到发酵仓库内,设定发酵温度为60

85度,相对湿度为70

85%,发酵时间为6

8小时;S5:发酵好的甜菊叶炒制烘干,炒制温度为40

60度,炒制时间为10

15分钟,得到成品后包装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采摘的甜菊叶的长度保持在8

10cm,甜菊叶的叶面完整无破损和卷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萎凋分三部分进行,静置萎调3

5小时、热风萎凋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海兵杨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听静自然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