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梓聪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组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02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组合枕,包括有中间枕块、以及分别设于中间枕块两侧的两侧枕块,侧枕块与中间枕块相组合卡接,中间枕块呈十字状,中间枕块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外凸块,中间枕块的中部设有浮动枕托,浮动枕托下方设有弹簧,侧枕块呈C字状,侧枕块与中间枕块的外凸块相卡接,侧枕块包括有中间连接部、以及分别设于中间连接部两侧的侧凸块,侧凸块开有收纳腔,收纳腔处设置有收纳件,收纳件包括有与中间枕块相连接的连接头、以及塞入收纳腔的收纳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对中间枕块和侧枕块进行自由组合变换,使其不但具有平枕的作用,而且还能充当靠枕进行使用,中间枕块、侧枕块亦可单独充当抱枕、颈枕进行使用。颈枕进行使用。颈枕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组合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组合枕。

技术介绍

[0002]枕头,一种睡眠辅助器具,主要起到促进睡眠的作用。现有的枕头通常为一整块方块状,只能单纯用于平躺状态下的睡眠活动,功能较为单一。除了睡觉,有的人还喜欢在床上坐着看书,甚至有的卧室还加装有电视机。由于现有的枕头大多为一整块方块的结构设计,且个体比靠枕大了许多,从而造成枕头无法像靠枕一般的使用,进而使得人们只能以弯腰前倾的姿态坐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另外,现有的中药枕头通常采用固定装填中药材的结构设计,中药材封装在枕芯内,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具体需求来调整中药材的成分和配比。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组合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组合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组合枕,包括有中间枕块、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间枕块两侧的两侧枕块,所述侧枕块与所述中间枕块相组合卡接,所述中间枕块呈十字状,所述中间枕块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外凸块,所述中间枕块的中部设有浮动枕托,所述浮动枕托下方设有弹簧,所述侧枕块呈C字状,所述侧枕块与所述中间枕块的外凸块相卡接,所述侧枕块包括有中间连接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连接部两侧的侧凸块,所述侧凸块开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处设置有收纳件,所述收纳件包括有与所述中间枕块相连接的连接头、以及塞入所述收纳腔的收纳袋。
[0005]进一步阐述,所述中间枕块的所述外凸块处设有翻折魔术贴,所述侧枕块设有与所述翻折魔术贴相配合的贴合部。
[0006]进一步阐述,所述中间枕块与所述侧枕块的材质均为乳胶或记忆海绵或泡棉。
[0007]进一步阐述,所述中间枕块的上侧外凸块与下侧外凸块均设有倾斜度为30
°
的颈枕斜坡。
[0008]进一步阐述,所述收纳件的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旋钮部,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侧枕块的所述收纳腔螺纹连接的螺管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对中间枕块和侧枕块进行自由组合变换,使其不但具有平枕的作用,而且还能充当靠枕进行使用,中间枕块、侧枕块亦可单独充当抱枕、颈枕进行使用;另外,使用者还可根据自身具体需求来调整收纳件内的中药材的成分和配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处于平枕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处于靠枕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处于靠枕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使用翻折魔术贴时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6为侧枕块当颈枕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中间枕块当抱枕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号:10、中间枕块;11、浮动枕托;12、外凸块;13、翻折魔术贴;14、颈枕斜坡;20、侧枕块;21、中间连接部;22、侧凸块;23、收纳腔;24、收纳件;25、贴合部;241、连接头;2411、旋钮部;2412、螺管部;242、收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9]结合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组合枕,包括有中间枕块10、以及分别设于中间枕块10两侧的两侧枕块20,侧枕块20与中间枕块10相组合卡接,中间枕块10呈十字状,中间枕块10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外凸块12,中间枕块10的中部设有浮动枕托11,浮动枕托11下方设有弹簧(注:附图中为示出),浮动枕托11可适用于不同的睡眠高度,比如有的人其后脑勺较为外突,其使用该组合枕时,中间枕块10的浮动枕托11可下沉调节,使其获得合适的睡眠高度;侧枕块20呈C字状,侧枕块20与中间枕块10的外凸块12相卡接,如附图1所示,当两侧枕块20与中间枕块10相组合卡接并位于同一水平面时,该组合枕呈常规平枕状态;另外,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当两侧枕块20与中间枕块10相组合卡接,并且其中一侧枕块20与中间枕块10下方的一外凸块12相卡接,另一侧枕块20与中间枕块10上方的一外凸块12相倾斜卡接,此时该组合枕则不仅具有腰部支撑功能,而且还具有支撑脖颈的作用。
[0020]结合附图1和附图6所示,侧枕块20包括有中间连接部21、以及分别设于中间连接部21两侧的侧凸块22,侧凸块22开有收纳腔23,收纳腔23处设置有收纳件24,收纳件24包括有与中间枕块10相连接的连接头241、以及塞入收纳腔23的收纳袋242。收纳件24的连接头241的一端设有旋钮部2411,连接头241的另一端设有与侧枕块20的收纳腔23螺纹连接的螺管部2412。具体地,收纳袋242内可装填一些有利于睡眠的中药材。由于左右各有一个侧枕块20,每个侧枕块20均设有收纳腔23,两侧枕块20分别可装填起到不同作用的中药材。例如,对于左侧的侧枕块20,其收纳腔23处的收纳件24内可装填一些起到理气活血、疏通脑络作用的中药材,如 益母草、川芎、桑叶等;对于右侧的侧枕块20,其收纳腔23处的收纳件24内可装填一些起到安神助眠作用的中药材,如艾叶、北秫米等。使用者亦可根据自身具体需求来调整收纳件24内中药材的成分和配比。
[0021]结合附图5所示,中间枕块10的外凸块12处设有翻折魔术贴13,侧枕块20设有与翻折魔术贴13相配合的贴合部25。如附图5所示,使用时可先将中间枕块10的外凸块12处的翻折魔术贴13掀开,然后再将掀开的魔术贴贴附到侧枕块20下方的贴合部25,进而可加强中间枕块10和侧枕块20直接连接作用,以防止使用时侧枕块20与中间枕块10之间发生脱离。
[0022]结合附图1、附图6和附图7所示,中间枕块10与侧枕块20的材质均为乳胶或记忆海绵或泡棉。具体地,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中间枕块10与侧枕块20亦可分开单独使用。如附图6所示,由于侧枕块20具体采用C字状结构设计,侧枕块20具体可单独当做颈枕进行使用;
另外,如附图7所示,中间枕块10具体可单独当做抱枕进行使用。中间枕块10的外凸块12处采用翻折式魔术贴,可防止中间枕块10在当做抱枕使用时,魔术贴的粘贴面擦伤人体皮肤。同理,侧枕块20下方的贴合部可防止侧枕块20在当做颈枕使用时,贴合部擦伤颈部的皮肤。
[0023]结合附图1所示,中间枕块10的上外凸块与下外凸块均设有倾斜度为30
°
的颈枕斜坡14。颈枕斜坡14可起到提升组合枕的睡眠舒适度的作用。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组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间枕块(10)、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间枕块(10)两侧的两侧枕块(20),所述侧枕块(20)与所述中间枕块(10)相组合卡接,所述中间枕块(10)呈十字状,所述中间枕块(10)的上下左右侧均设有外凸块(12),所述中间枕块(10)的中部设有浮动枕托(11),所述浮动枕托(11)下方设有弹簧,所述侧枕块(20)呈C字状,所述侧枕块(20)与所述中间枕块(10)的外凸块(12)相卡接,所述侧枕块(20)包括有中间连接部(2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连接部(21)两侧的侧凸块(22),所述侧凸块(22)开有收纳腔(23),所述收纳腔(23)处设置有收纳件(24),所述收纳件(24)包括有与所述中间枕块(10)相连接的连接头(241)、以及塞入所述收纳腔(23)的收纳袋(2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梓聪
申请(专利权)人:黄梓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