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道勇专利>正文

一种茶油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998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油制备方法,包括压榨装置、搅动装置和驱动装置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将油茶籽仁粉末堆集在一起形成粉末堆,对静置的粉末堆挤压时,粉末堆各区域部分难以均匀的受到挤压力,导致各部分压榨的程度不同,部分粉末可能因挤压力度低造成出油率较低的情况,粉末堆内部的油即使被压榨出也会被周边的粉末阻挡导致部分油料未渗透出去,这部分未渗透出去的油未能收集到,在多次压榨后其残渣里仍然有不少的油料,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等问题。浪费等问题。浪费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油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油制备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茶油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油,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茶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质期长,烟点高,耐高温,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易于消化吸收,茶叶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平衡血压,调节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维持肌肤弹性,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茶油中含有维生素E,可以抗氧化,具有美容的作用,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A,可维持肌肤活力,保持肌肤的白细光滑。还含有黄酮类物质,能够有效地能延缓衰老,增强身体免疫力。茶油可以降血脂,降血糖,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作用。
[0003]茶油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油茶籽仁粉末进行压榨出油,传统的压榨只是将油茶籽仁粉末堆集在一起后进行两侧的相向挤压,但是,传统的压榨方式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1、将油茶籽仁粉末堆集在一起形成粉末堆,对静置的粉末堆挤压时,粉末堆各区域部分难以均匀的受到挤压力,导致各部分压榨的程度不同,部分粉末可能因挤压力度低造成出油率较低的情况;粉末堆内部的油即使被压榨出也会被周边的粉末阻挡导致部分油料未渗透出去,这部分未渗透出去的油未能收集到,在多次压榨后其残渣里仍然有不少的油料,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油制备方法,可以解决将油茶籽仁粉末堆集在一起形成粉末堆,对静置的粉末堆挤压时,粉末堆各区域部分难以均匀的受到挤压力,导致各部分压榨的程度不同,部分粉末可能因挤压力度低造成出油率较低的情况,粉末堆内部的油即使被压榨出也会被周边的粉末阻挡导致部分油料未渗透出去,这部分未渗透出去的油未能收集到,在多次压榨后其残渣里仍然有不少的油料,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油制备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压榨设备,该压榨设备包括压榨装置、搅动装置和驱动装置,采用上述压榨设备对茶油制备方法如下:S1、采取、风选:采取成熟的油茶籽,对采取的茶籽进行摊开翻晒,使得茶果自然开裂,采用除尘风机对翻晒收集的茶籽除去粉尘,再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S2、粉碎:采用碾压的方式对油茶籽仁进行粉碎处理,从而得到粉末状茶籽,通过筛分的方式将内部的杂质以及粗粒进行留置,从而得到颗粒均匀的油茶籽仁粉末;
S3、蒸炒:对油茶籽仁粉末进行蒸炒处理,使得生料变成熟料;S4、压榨:将蒸炒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输入到外框内,通过往复运动的第一压榨框、第二压榨框带动第一榨汁机构、第二榨汁机构对外框内的油茶籽仁粉末进行压榨,在第一压榨框、第二压榨框反向运动时,在驱动装置的角度调节下,搅动装置垂直落位,通过摆动机构、往复挤压机构相配合对外框内的油茶籽仁粉末进行混合搅动,利于油茶籽仁粉末的全区域压榨;S5、成品:压榨出的毛油经过留置网的杂质留置后流淌进入现有的收集桶中,对毛油进行精滤从而得到茶油。
[0006]压榨装置中部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搅动装置,搅动装置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
[0007]所述的压榨装置包括外框、支撑脚、留置网、第一压榨框、第二压榨框、第一榨汁机构、第二榨汁机构、第一振动机构、第二振动机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外框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脚,支撑脚起到底部支撑的作用,外框的中部嵌入有留置网,压榨出的油内留有杂质,在经过留置网上对这部分杂质进行留置,外框的左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第一压榨框连接,第一压榨框与外框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缸,第一压榨框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第一榨汁机构,外框的右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第二压榨框连接,第二压榨框与外框之间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压榨框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第二榨汁机构,第一榨汁机构、第二榨汁机构为左右交错布置,第一压榨框、第二压榨框为左右交错布置,第一压榨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振动机构,第二压榨框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振动机构。
[0008]具体工作时,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带动第一压榨框、第二压榨框相向运动或者相反运动,在二者相向运动时,带动第一榨汁机构、第二榨汁机构相向运动,使得第一压榨框、第一榨汁机构与第二压榨框、第二榨汁机构之间交错撞击从而对外框内的油茶籽仁粉末进行压榨,交错撞击过程中通过第一振动机构、第二振动机构对第一榨汁机构、第二榨汁机构的小幅度振动,进而对油茶籽仁粉进一步压榨,提高了压榨率。
[0009]所述的搅动装置包括固定架、电源组、U型架、深入筒、摆动机构和往复挤压机构,固定架安装在外框上,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电源组,固定架的内部通过销轴与U型架连接,U型架安装在深入筒的上端,深入筒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摆动机构,深入筒的内部设置有往复挤压机构。
[0010]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深入筒角度调节,当深入筒成垂直状态时,此时往复挤压机构与电源组接触,二者组成完整的电路,往复挤压机构通电后对摆动机构进行上下摆动,从而对外框内的油茶籽仁粉末进行混合搅动,翻转后的油茶籽仁粉末利于压榨。
[0011]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板、双向气缸、两个活动架和两个角度杆,电源组之间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中部安装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活动架,活动架与连接板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活动架与深入筒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角度杆。
[0012]具体工作时,通过双向气缸带动两个活动架相向运动或者相反运动,两个活动架相向运动时,会通过两个角度杆带动两个深入筒角度调节,在两个活动架之间距离最短时,深入筒成水平状态,两个活动架相反运动时,会通过两个角度杆带动两个深入筒角度调节,在两个活动架之间距离最大时,深入筒成垂直状态。
[0013]其中,所述的第一榨汁机构与第二榨汁机构为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机构,所述的第一榨汁机构包括冲压层、活动杆、内置弹簧和活动框,活动杆的内端面安装有冲压层,活动
杆与活动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且活动框与第一压榨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活动框与第一压榨框之间连接有内置弹簧,内置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
[0014]其中,所述的第一振动机构、第二振动机构为结构相同的机构,第一振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凸轮、拍打杆、复位伸缩杆、顶出杆和活动板,第一压榨框上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与活动板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活动板与第一压榨框之间连接有复位伸缩杆,复位伸缩杆起到复位的作用,活动板的中部安装有拍打杆,拍打杆与凸轮之间相贴合,凸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压榨框上,活动板上均匀安装有顶出杆,顶出杆与活动杆之间的位置相对应。
[0015]其中,所述的电源组包括绝缘壳体、电源、两个导电块和导线,绝缘壳体安装在固定架上,绝缘壳体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电源,绝缘壳体内部的下端安装有两个导电块,且电源、两个导电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两个导电块之间为分离状态,电源组充当了往复挤压机构的电源。
[0016]其中,所述的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柱、搅动板和挤压杆,深入筒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油制备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压榨设备,该压榨设备包括压榨装置(1)、搅动装置(2)和驱动装置(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压榨设备对茶油制备方法如下:S1、采取、风选:采取成熟的油茶籽,对采取的茶籽进行摊开翻晒,使得茶果自然开裂,采用除尘风机对翻晒收集的茶籽除去粉尘,再经剥壳机剥去外壳,通过风力分选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油茶籽仁;S2、粉碎:采用碾压的方式对油茶籽仁进行粉碎处理,从而得到粉末状茶籽,通过筛分的方式将内部的杂质以及粗粒进行留置,从而得到颗粒均匀的油茶籽仁粉末;S3、蒸炒:对油茶籽仁粉末进行蒸炒处理,使得生料变成熟料;S4、压榨:将蒸炒后的油茶籽仁粉末输入到外框(11)内,通过往复运动的第一压榨框(14)、第二压榨框(15)带动第一榨汁机构(16)、第二榨汁机构(17)对外框(11)内的油茶籽仁粉末进行压榨,在第一压榨框(14)、第二压榨框(15)反向运动时,在驱动装置(3)的角度调节下,搅动装置(2)垂直落位,通过摆动机构(25)、往复挤压机构(26)相配合对外框(11)内的油茶籽仁粉末进行混合搅动,利于油茶籽仁粉末的全区域压榨;S5、成品:压榨出的毛油经过留置网(13)的杂质留置后流淌进入现有的收集桶中,对毛油进行精滤从而得到茶油;压榨装置(1)中部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搅动装置(2),搅动装置(2)之间连接有驱动装置(3);所述的压榨装置(1)包括外框(11),外框(1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脚(12),外框(11)的中部嵌入有留置网(13),外框(11)的左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第一压榨框(14)连接,第一压榨框(14)与外框(11)之间连接有第一气缸(110),第一压榨框(14)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第一榨汁机构(16),外框(11)的右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第二压榨框(15)连接,第二压榨框(15)与外框(11)之间连接有第二气缸(111),第二压榨框(15)从前往后均匀设置有第二榨汁机构(17),第一榨汁机构(16)、第二榨汁机构(17)为左右交错布置,第一压榨框(14)、第二压榨框(15)为左右交错布置,第一压榨框(14)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振动机构(18),第二压榨框(15)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振动机构(19);所述的搅动装置(2)包括固定架(21),固定架(21)安装在外框(11)上,固定架(21)的上端安装有电源组(22),固定架(21)的内部通过销轴与U型架(23)连接,U型架(23)安装在深入筒(24)的上端,深入筒(24)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摆动机构(25),深入筒(24)的内部设置有往复挤压机构(26);所述的驱动装置(3)包括连接板(31),电源组(22)之间安装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上安装有双向气缸(32),双向气缸(32)的两端安装有两个活动架(33),活动架(33)与连接板(31)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活动架(33)与深入筒(24)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有角度杆(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茶油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榨汁机构(16)与第二榨汁机构(17)为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机构,所述的第一榨汁机构(16)包括冲压层(161)、活动杆(162)、内置弹簧(163)和活动框(164),活动杆(1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道勇
申请(专利权)人:姚道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