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和光学记录与再现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92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在调焦启动(operate)之后的短时间周期内进行第一和第二透镜之间距离的最优化调整,以及两组物镜焦点偏置的最优化调整,在两组物镜的第一与第二透镜间距离由第一电磁致动器进行调整、两组物镜整体上由第二电磁致动器移动的同时,在RF信号S2中产生的由球面象差引起的幅度变化以及由调焦伺服误差引起的幅度变化,由包络线检测单元A33和B34公开,而且两种调节同时进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和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方法,尤其涉及通过使用两组物镜用于记录与再现信息的光学记录与再现方法。在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与再现装置中,记录介质上的光斑尺寸d由下面方程(1)表示,当光源的波长由符号λ表示,而且物镜的数值孔径由NA(Numerical Aperture)表示时,d=λ/NA(1)由方程(1)可知,光源的波长λ越短,物镜的数值孔径NA越大,光斑的尺寸d就越小,并且高密度记录变为可行。按照这种关系,作为增加物镜数值孔径的一种方法,已知使用非球面的两组物镜是有效的。JP-A-9-251645由本申请的同一申请人公开了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与再现装置和一种记录介质的记录与再现方法,其中通过使用两组物镜限制了球面象差的发生。当使用这两组物镜时,实现两组物镜间距离的最优化且将波前象差减至最小以使来自记录介质的再现信号最好就变得必要。与此同时,由波前象差的均方误差(λ/14)确定的焦深fd,可由下面方程(2)计算。fdλ/NA2(2)从方程(2)可知,当使用具有高数值孔径的物镜时,焦深fd变得非常小。例如,当两组物镜的数值设定为0.85时,焦深fd就减小到大约为DVD-RAM情况下(物镜数值孔径NA=0.6)的一半。这里,DVD指的是数字视盘,而DVD-RAM指的是可再写入的数字视盘。因此,当使用具有高数值孔径的物镜时,就需要更精确的调焦控制,并且镜头需要精确跟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时效变化。作为一种实现两组物镜间距离最优化和使波前象差减至最小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No.8-340903由本申请的同一申请人公开了一种光盘记录与再现装置和它的方法,其中在将两组透镜一体化并完成调焦伺服机构的调焦操作之后,前透镜独立沿光轴方向移动,由此而把波前象差调整到最小。另外,作为精确的调焦控制,日本专利申请No.9-84090由本申请的同一申请人公开了一种调焦控制装置和它的方法以及一种光盘装置,其中在光盘装置的调焦伺服机构中使用了由具有高数值孔径的两组物镜组成的光头,通过最优化焦点偏置,光盘的再现信号被调到最佳状态。然而,上述两组物镜间距离的最优化和焦点偏置的最优化的实现是基于来自记录介质的同一再现信号,并且两者是分开调整的。因此,与由单块透镜构成的物镜相比,在调整中需要长的时间周期。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考虑到上述要点,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的时间周期内同时实现两组物镜间距的最优化调整和焦点偏置的最优化调整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和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过经由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组成的两组透镜将一束光照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实现信息记录或再现之一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该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包括相对于第二透镜用于沿光轴方向移动第一透镜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沿光轴方向移动两组透镜的第二驱动机构,其中通过使用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最优化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间距的第一种调整和通过使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最优化焦点偏置的第二种调整,在调焦伺服机构运行时通过同时驱动第一和第二驱动机构同时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其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相对于第二透镜沿光轴方向周期性移动第一透镜,与通过第二驱动机构沿光轴方向周期性移动由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组成的两组镜头同时,从而同时进行第一和第二种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其中相对于第二透镜周期性移动第一透镜的运动周期,长于周期性移动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两组透镜的运动周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其中该周期运动具有正弦波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至第八方面,这样的解决手段同样可应用于一种通过经由一光学系统将一束光照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用于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该光学系统具有的结构包括一由一或多个透镜组成的物镜以及一由一或多个透镜组成的中继透镜组。这就是说,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关系仅由中继透镜组和物镜间的关系所代替。更进一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过经由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组成的两组透镜将一束光照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以实现信息记录或再现之一的光学记录与再现方法,其中在调焦距伺服机构已经运行之后,通过相对于第二透镜沿光轴方向移动第一透镜以使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间距离最优化的第一种调整以及通过沿光轴方向移动两组透镜以使焦点偏置最优化的第二种调整是同时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这些运动是周期性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第一透镜相对于第二透镜的运动周期长于两组透镜的运动周期;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该周期运动具有正弦波形;所有这些都类似于上面描述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同样可应用于一种通过经由一光学系统将一束光照射到光学记录介质上用于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光学记录与再现方法,该光学系统具有的结构包括一由一或多个透镜组成的物镜以及一由一或多个透镜组成的中继透镜组。这就是说,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间的关系仅由中继透镜组和物镜间的关系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面,这些运动是周期性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方面,相对于物镜移动中继透镜组的运动周期长于用于移动物镜的运动周期;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面,这些周期性运动具有正弦波形,所有这些都类似于那些上面描述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接下去,将对操作作出解释。由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设置,两组透镜可整体上与第一透镜相对于第二透镜移动同时移动。因此,当调焦伺服机构在运行时,通过整体移动两组透镜进行焦点偏置的最优化调整以及通过相对于第二透镜移动第一透镜进行两组透镜间距的最优化调整可以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由球面象差引起的幅度变化和由调焦伺服误差引起的幅度变化,可按频带(in frequency bands)通过周期性分别进行总体上两组透镜的移动和用于改变两组透镜间距的移动并且差分(differentiating)其周期来分开。更进一步,由球差引起的幅度变化,可通过使用于改变两组透镜间距的运动周期长于总体上两组透镜的运动周期被精确地检测。再进一步,通过使总体上两组透镜的运动和用以改变两组透镜间距的运动具有正弦波形,对于相应调整所必需的变化的分量可由滤波器(filter)精确地分开。另外,上述操作在物镜与中继透镜组间距调整和在其结构包括一由一或多个透镜组成的物镜和一由一或多个透镜组成的中继透镜的光学系统中焦点偏置调整的情况下,可类似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光学拾感头(optical pickup)的两组非球面物镜的结构图;图2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光盘记录和再现的光学拾感头的结构图;图3为表示分为六个部分的光接收元件排列图;图4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盘记录与再现装置结构的电路方框图;图5A和5B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RF信号包络线图,其中图5A为表示焦点偏置变化图,而图5B为表示对应于焦点偏置变化的RF信号包络线的变化图;图6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调整程序流程图,并且图7为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两组物镜间距离固定型光学拾感头的结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实例,以下将对使用具有高数值孔径的两组非球面物镜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通过将一光束经过由第一及第二透镜组成的两组透镜照射到一光学记录介质上,至少用来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之一,所述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沿光轴方向相对于上述第二透镜移动上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驱动 机构,用于沿光轴方向移动上述两组透镜,其中通过利用上述第一驱动机构使上述第一和第二透镜间距离最优化进行的第一种调整,以及通过利用上述第二驱动机构使焦点偏置最优化进行的第二种调整,是当调焦伺服机构运行时同时操作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机构同进进 行的。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7-17 203983/19981.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通过将一光束经过由第一及第二透镜组成的两组透镜照射到一光学记录介质上,至少用来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之一,所述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沿光轴方向相对于上述第二透镜移动上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沿光轴方向移动上述两组透镜,其中通过利用上述第一驱动机构使上述第一和第二透镜间距离最优化进行的第一种调整,以及通过利用上述第二驱动机构使焦点偏置最优化进行的第二种调整,是当调焦伺服机构运行时同时操作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机构同进进行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其中由上述第一驱动机构周期性地沿光轴方向相对上述第二透镜移动上述第一透镜的同时,所述由第一及第二透镜组成的两组透镜由第二驱动机构周期性地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进行第一和第二种调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相对第二透镜周期性移动的运动周期,长于包括第一及第二透镜在内的上述两组透镜周期性移动的运动周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其中所述的周期性移动具有正弦波形。5.一种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通过将一光束经过其结构包括一(由一或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学镜头及一(由一或多个透镜组成的)中继透镜组的光学系统照射到一光学记录介质上,至少用来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再现之一,所述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用于沿光轴方向相对于上述物镜移动上述中继透镜组,和第二驱动机构,用于沿光轴方向移动上述物镜,其中通过利用第一驱动机构使上述中继透镜组和上述物镜间距离最优化进行的第一种调整,以及通过利用第二驱动机构使焦点偏置最优化进行的第二种调整,是当调焦伺服机构运行时操作上述第一和第二驱动机构同时进行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记录与再现装置,其中这些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村功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