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60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属于湖泊水库藻类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包括打捞铲、船体、离心脱水装置、太阳能光伏系统、螺旋推动桨、控制器,所述船体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船体内右侧设有藻液收集仓,且藻液收集仓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斜置滤网与清洁转刷,所述藻液收集仓内壁设有超声波液位计,所述船体正面左侧中部安装有藻渣储存箱,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通过系统化运行完成从藻类收集到藻类处理、船体自动迁移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节能环保,通过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电能为收集装置供能,并储存电能以备阴雨天装置运行使用。阴雨天装置运行使用。阴雨天装置运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湖泊水库藻类污染治理
,具体为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大量滋生已成为全球性水环境问题,情况严重会造成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等后果,不仅限制了湖泊水库的资源化利用,而且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经收集深加工处理后的藻类可以用作氮肥、家畜饲料、提炼藻胶酸盐等用途变废为宝,但现有的湖泊水库藻类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适用范围窄、处理效率低、不能自动运行,也不能自动高效迁移,不利于大规模推行,因此需要一种节能环保、效率高、性能稳定、自动化运行的藻类收集处理装置。
[0003]专利技术专利内容
[0004]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适用范围窄、处理效率低、不能自动运行,也不能自动高效迁移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包括打捞铲、船体、离心脱水装置、太阳能光伏系统、螺旋推动桨、控制器,所述船体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船体内右侧设有藻液收集仓,且藻液收集仓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斜置滤网与清洁转刷,所述藻液收集仓内壁设有超声波液位计,所述船体正面左侧中部安装有藻渣储存箱,所述离心脱水装置包括脱水装置、离心排水管、藻液提升管道,所述离心排水管与脱水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脱水装置的进水端与藻液提升管道连通,所述藻液提升管道的另一端与藻液收集仓连通,所述脱水装置的出渣口与藻渣储存箱连接,所述船体右侧中部横向开设有能够容纳垃圾存储箱的活动槽,所述控制器与脱水装置、液压装置、清洁转刷、超声波液位计、定位装置连接,所述定位装置、控制器均与无人机无线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包括光伏支架、光伏组件与太阳光传感器,所述藻渣储存箱的下方设有蓄电池,所述光伏组件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太阳光传感器、光伏支架均与控制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打捞铲安装在船体的右侧,所述打捞铲包括铲柄、打捞滤网与支撑骨架,所述铲柄与船体的驱动端活动连接,所述船体的驱动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支撑骨架为栅条型铝合金支撑骨架。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内设有液压装置,且液压装置的伸缩端与垃圾储存箱的背面连接,所述垃圾储存箱的正面上方与下方均安装有把手,所述活动槽内壁横向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外壁与垃圾储存箱的外壁贴合,所述螺旋推动桨安装在船体左侧上方与下方,所述超声波液位计包括高、中、低三个超声波液位计。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进行设备定位,无人机作为空中监测设备配备有高速摄像头,实时监测水体表面颜色深浅分布情况,通过水面色点分布反映水体藻类浓度分布,将水
面色点分布情况反馈至微计算机,计算水面各处色点与水面色点平均值的比值,即色点比值,得到水面色点比值空间分布图,将经分析处理后将信号传至控制器,进而指导船体有针对性地从色点比值高的区域开始精确收集处理水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采用轻质高强度的栅条型支撑骨架支撑打捞滤网,大大增加打捞滤网的结构强度,解决了目前常规打捞滤网因结构强度不足而造成的单次打捞面积有限的实际问题,同时,栅条型支撑骨架与铲柄焊接,船体行进时水流阻力小,增大单位时间内打捞的水域面积,从而具有打捞收集面积大、收集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独特优势。
[0012]2)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采用目数为250

300的斜置滤网,初步分离大块树枝等垃圾进入垃圾储存箱,并设置清洁转刷及时清扫斜置滤网表面截留的垃圾,有效分离垃圾杂质,利于收集的藻类进入藻液收集仓,增加了藻类收集效果的稳定性和便利性。
[0013]3)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在藻液收集仓内壁安装有高、中、低三档超声波液位计,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打捞铲和离心脱水装置的停止/开始工作,使藻类打捞和离心脱水工作自动进行,处理效果稳定,高效浓缩藻液并大量储存。
[0014]4)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采用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电能为收集装置供能,并储存电能以备阴雨天装置运行使用,其中太阳光传感器及时监测光伏组件上部的太阳光强度,及时调节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高效稳定地产生太阳能,保障装置稳定工作。
[0015]5)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采用控制器、定位装置与无人机无线连接的方式来自动控制船体水面迁移,定位装置进行设备定位,无人机作为空中监测设备配备有高速摄像头,实时监测水体表面颜色深浅分布情况,通过水面色点分布反映水体藻类浓度分布,将水面色点分布情况反馈至微计算机,计算水面各处色点与水面色点平均值的比值,即色点比值,得到水面色点比值空间分布图,将经分析处理后将信号传至控制器,进而指导船体有针对性地从色点比值高的区域开始精确收集处理水藻,采用水面色点比值指标控制船体自动迁移,指标简单易于准确获取,自动控制效果稳定。
[0016]6)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牢固防锈、航行平稳适应性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通过系统化运行完成从藻类收集到藻类处理、船体自动迁移的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低碳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立面侧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专利装置打捞铲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打捞铲、2船体、3离心脱水装置、4太阳能光伏系统、5螺旋推动桨、6藻渣储存箱、7蓄电池、8斜置滤网、9垃圾储存箱、10离心排水管、11光伏支架、12光伏组件、13铲柄、14打捞滤网、15支撑骨架、16清洁转刷、17藻液收集仓、18超声波液位计、19藻液提升管道、20控制器、21液压装置、22定位装置、23无人机、24太阳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限制。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包括打捞铲1、船体2、离心脱水装置3、太阳能光伏系统4螺旋推动桨5、控制器20与无人机23,所述船体2右侧安装有定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包括打捞铲(1)、船体(2)、离心脱水装置(3)、太阳能光伏系统(4)、螺旋推动桨(5)、控制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2)上设有定位装置(22),所述船体(2)内右侧设有藻液收集仓(17),且藻液收集仓(17)上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斜置滤网(8)与清洁转刷(16),所述藻液收集仓(17)内壁设有超声波液位计(18),所述船体(2)正面左侧中部安装有藻渣储存箱(6),所述离心脱水装置(3)包括脱水装置、离心排水管(10)、藻液提升管道(19),所述离心排水管(10)与脱水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脱水装置的进水端与藻液提升管道(19)连通,所述藻液提升管道(19)的另一端与藻液收集仓(17)连通,所述脱水装置的出渣口与藻渣储存箱(6)连接,所述船体(2)右侧中部横向开设有能够容纳垃圾存储箱(9)的活动槽,所述控制器(20)与脱水装置、液压装置(21)、清洁转刷(16)、超声波液位计(18)、定位装置(22)连接,所述定位装置(22)、控制器(20)均与无人机(23)无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泊水库藻类收集与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4)包括光伏支架(11)、光伏组件(12)与太阳光传感器(24),所述藻渣储存箱(6)的下方设有蓄电池(7),所述光伏组件(12)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所述太阳光传感器(24)、光伏支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昕孟令顺唐晓龚明唐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扬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