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958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0
本申请的实施例揭示了一种干燥系统,包括干燥舱、干燥风道、热泵组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和外风管。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揭示了一种干燥方法,包括准备和启动、进入吸热模式、开始吸热、产生热空气、实现干燥、准备冷凝、进入冷凝模式和实现冷凝。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利用空气作为热源,用热泵搬运热量,用于烘干,更加节能环保。更加节能环保。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热能利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实中有诸多物品由于自身处于湿润状态而无法被使用,例如衣物在水洗后处于湿润状态而无法穿。因此技术工作者开发出了干燥装置来对这些湿润的物体进行干燥。
[0003]干燥技术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电热式干燥,将电能转换成热能,进而产生较高的温度实现烘干。
[0004]电热式干燥装置的使用需要持续供电。我国发电目前仍然以火电为主,且社会用电负担较重。因此,直接的电加热技术用于烘干不利于节能和环保,在能源利用的角度存在缺陷。这种缺陷在现有干衣机上存在。现有干衣机采用电加热烘干的方式,能量利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电加热烘干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节能性和环保性欠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干燥系统,通过外部空气作为热量来源进行供热,通过循环式的吸热和放热来实现干燥,能效高,节能性和环保性强。
[0006]一种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干燥舱,用于放置待干燥物品;
[0008]干燥风道,所述干燥风道的两端接通于所述干燥舱,以形成热空气流动的回路;
[0009]热泵组件,用于循环吸热和放热,且所述热泵组件包括管路,及通过该管路接通,以形成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二选一的形式选择性接入到所述循环回路,且所述循环回路内设置有冷媒;
[0010]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外部空气中,以通过冷媒对外部空气吸热;
[0011]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道内,以通过冷媒放热对所述干燥风道内的空气加热,进而形成用于干燥的热空气;
[0012]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道内,以通过冷媒吸热对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热空气进行冷凝除湿;
[0013]第一风机,用于驱动所述热空气进入到所述干燥舱内,并沿着所述干燥风道形成循环气流。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蒸发器旁设置有第二风机,以将外部空气吹向所述第一蒸发器。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外风管,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外风管内,且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外风管的管口处。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机壳,所述干燥舱、干燥风道和热泵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干燥舱、干燥风道和热泵组件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空腔。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风管穿过所述机壳和空腔,且所述风管两端的管口暴露于所述机壳的外部。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风管的管壁设置有隔热材料或/和隔热结构,以对所述外风管内部和空腔之间隔热。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舱内热空气进口端的口径大于出口端的口径。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风道的风道壁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靠近所述第二蒸发器。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泵组件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0022]所述第一阀门通过所述管路连接到所述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将所述冷凝器接通到所述第一蒸发器或第二蒸发器;
[0023]所述第二阀门通过所述管路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将所述压缩机接通到所述第一蒸发器或第二蒸发器。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控式阀门。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且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0026]所述温度传感模块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道内,以实时监测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到所述判断模块进行判断,且当温度大于或小于预设的阈值时将控制信号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进而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接通。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模块设置于所述干燥舱和第二蒸发器之间。
[002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一种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将待干燥的物品放入到干燥舱内,开机并启动热泵系统;
[0031]第一蒸发器接入热泵系统的循环回路,第二蒸发器脱离所述循环回路;
[0032]压缩机驱动冷媒进入到第一蒸发器,并通过第一蒸发器放冷吸热,将外部空气的热量吸收;
[0033]带有热量的冷媒在压缩机的驱动下进入到冷凝器,并通过冷凝器吸冷放热,将干燥风道内的空气加热,以形成用于干燥的热空气;
[0034]第一风机产生风力将热空气沿着干燥风道吹向干燥舱,热空气进入到干燥舱后对待干燥物品里的水分加热蒸发,同时热空气降温并携带水气,形成湿热空气;
[0035]所述湿热空气在风力作用下沿着干燥风道向第二蒸发器方向流动;
[0036]第一蒸发器脱离所述循环回路,第二蒸发器接入所述循环回路;
[0037]压缩机驱动冷媒进入到第二蒸发器,并在第二蒸发器处吸热放冷,将靠近的所述湿热空气进行冷凝除湿。
[00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蒸发器接入热泵系统的循环回路,第二蒸发器脱离所述循环回路,包括如下子步骤:
[0039]控制第一阀门以接通第一蒸发器和冷凝器;
[0040]控制第二阀门以接通第一蒸发器和压缩机。
[004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蒸发器脱离所述循环回路,第二蒸发器接入所述循环回路,包括如下子步骤:
[0042]控制第一阀门以接通第二蒸发器和冷凝器;
[0043]控制第二阀门以接通第二蒸发器和压缩机。
[00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模块检测干燥风道内的实时温度值;
[0045]通过判断模块与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
[0046]实时温度值大于温度的预设阈值T1时,控制模块控制阀门实现所述第一蒸发器脱离所述循环回路,第二蒸发器接入所述循环回路;
[0047]实时温度值小于温度的预设阈值T2时,控制模块控制阀门实现所述第一蒸发器接入热泵系统的循环回路,第二蒸发器脱离所述循环回路。
[00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缩机驱动冷媒进入到第一蒸发器,并通过第一蒸发器放冷吸热,将外部空气的热量吸收,包括如下子步骤:
[0049]压缩机驱动冷媒进入到第一蒸发器;
[0050]启动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将外部空气吹向所述第一蒸发器;
[0051]第一蒸发器放冷吸热,将外部空气的热量吸收。
[005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53]利用带有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的热泵系统将外部空气作为热源,实现吸热烘干和冷凝除湿的循环,更加节能和环保,提高社会能效水平;根据第二蒸发器的功能,配置外风管接通外部空气,及第二风机,提高外部空气的热量利用效率;外烘管壁设置隔热材料或/和结构,避免干燥风道和干燥舱内的热量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舱,用于放置待干燥物品;干燥风道,所述干燥风道的两端接通于所述干燥舱,以形成热空气流动的回路;热泵组件,用于循环吸热和放热,且所述热泵组件包括管路,及通过该管路接通,以形成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二选一的形式选择性接入到所述循环回路,且所述循环回路内设置有冷媒;所述第一蒸发器设置于外部空气中,以通过冷媒对外部空气吸热;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道内,以通过冷媒放热对所述干燥风道内的空气加热,进而形成用于干燥的热空气;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干燥风道内,以通过冷媒吸热对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湿热空气进行冷凝除湿;第一风机,用于驱动所述热空气进入到所述干燥舱内,并沿着所述干燥风道形成循环气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旁设置有第二风机,以将外部空气吹向所述第一蒸发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风管,所述第二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外风管内,且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外风管的管口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壳,所述干燥舱、干燥风道和热泵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干燥舱、干燥风道和热泵组件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空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风管穿过所述机壳和空腔,且所述外风管两端的管口暴露于所述机壳的外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风管的管壁设置有隔热材料或/和隔热结构,以对所述外风管内部和空腔之间隔热。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舱内热空气进口端的口径大于出口端的口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风道的风道壁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靠近所述第二蒸发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组件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通过所述管路连接到所述冷凝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将所述冷凝器接通到所述第一蒸发器或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阀门通过所述管路连接到所述压缩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以将所述压缩机接通到所述第一蒸发器或第二蒸发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控式阀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模块、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且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温度传感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建军王运丰雅丁兆波王增强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