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57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属于微生物试验设备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手持喷壶的接种方式主观因素大,导致喷雾的孢子悬浮液不均一的问题,包括一字排布的多个菌液箱,每个所述菌液箱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每个所述菌液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每个所述菌液箱的一侧依次连通有第一输液管,第一软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液泵和计量器,所述第二输液管的端部连通有喷头。可以对多种微生物和蒸馏水同时进行接种试验,使孢子悬浮液一直处于均一的状态,同时喷头喷出的菌液流量一致,消除了主管因素的影响,且接种时间一致,接种试验精度高,只需手持喷头便可对植物喷雾,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


[0001]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本技术属于微生物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微生物致病性测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的病原、发生、发展以及防治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植物病害为研究对象,探讨发病的原因,或在解剖学、生理学或生物化学上,探讨感染和症状出现的过程。为了确立防病和治病的方法,还研究形成病原的环境条件、病原体传染途径以及病害的诊断法等,另外还研究防病的药剂对病原体或植物体的药理作用,以及包括所有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广阔领域。
[0003]在研究植物病害时,从病株上分离到的微生物,要确定它的致病性,通常采用柯赫法则验证,柯赫法则包括:某种微生物经常与某种病害有联系,发生这种病害往往就有这种微生物的存在;从病组织上可以分离到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并且可以在各种培养基上研究它的性状;将培养的菌种接种在健全的寄主上,可诱发与原来相同的病害;从接种后发病的植物上,能再分离到原来的微生物。
[0004]一般在病株上能分离到多种微生物,由于致病性和腐生性的微生物很难从形态学和其他性状上区别,因此对每种微生物都需做致病性测定,针对气流和雨水传播的病害一般用喷雾接种,目前在实验室或温室进行喷雾接种试验时,用喷壶将孢子(或菌丝)悬浮液喷洒在寄主表面,之后套黑色塑料袋保湿。
[0005]现有的手持喷壶进行喷雾接种的方式,喷壶中的孢子(或菌丝)悬浮液容易沉淀,人为按压喷雾,主观因素大,导致喷雾的孢子(或菌丝)悬浮液不均一,此外,当接种的菌种较多时,还需将之前菌种的喷壶清洗干净再使用,耗时长,工作效率低下,接种时间不一致,影响致病性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的手持喷壶的接种方式主观因素大,导致喷雾的孢子(或菌丝)悬浮液不均一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包括一字排布的多个菌液箱,每个所述菌液箱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密封门,每个所述菌液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每个所述菌液箱的一侧依次连通有第一输液管,第一软管和第二输液管,所述第一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液泵和计量器,所述第二输液管的端部连通有喷头。
[0009]使用及工作过程:使用时,根据需要接种的微生物的种类选择合适数量的菌液箱,同时其中一菌液箱装无菌水作为对照,打开密封门,将制备好的孢子(或菌丝)悬浮液从进料口加入对应的菌液箱内,关闭密封门,将各自菌液箱的喷头对准需要喷雾的盆栽植物,打
开第二阀门,启动液泵和计量器,向盆栽植物上喷洒孢子(或菌丝)悬浮液,喷洒至植物叶片上有水滴为宜,之后套袋,同时向等数量的植物上喷洒无菌水,之后套袋,做对照试验,每种微生物喷雾3

5盆盆栽植物,通过多个菌液箱的设置,可以对多种微生物和蒸馏水同时进行接种试验,孢子悬浮液内有搅拌机构对其搅拌,使孢子悬浮液一直处于均一的状态,同时通过液泵和计量器的设置,喷头喷出的菌液流量一致,消除了主管因素的影响,且接种时间一致,接种试验精度高,只需手持喷头便可对植物喷雾,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00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喷头上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在所述第二输液管上。保护罩为透明罩,对喷头上喷出的孢子悬浮液起遮挡作用,防止飞溅。
[0011]进一步的,所述菌液箱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菌液箱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菌液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支撑稳定,同时将菌液箱抬高,使用完毕后,可从进料口加水干净的水,在搅拌机构的作用对菌液箱内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从出液管流出。
[0012]更进一步的,搅拌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菌液箱内的搅拌盘,位于所述搅拌盘上的多个通孔,位于所述搅拌盘下部的第二伸缩杆及位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底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菌液箱的底部外侧,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底板上。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伸缩杆上下伸缩,同时带动搅拌盘上下搅拌,多个通孔使孢子悬浮液上下穿梭,搅拌更均匀。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菌液箱内的所述第二伸缩杆上套设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的设置对第二伸缩杆起保护作用,同时其可伸长或缩短。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盘的外周设置有毛刷。毛刷的设置防止孢子或菌丝粘在菌液箱内壁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推车,推车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板下部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推车上,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于所述推车上的第一电机及位于每个所述第一电机上的第一伸缩杆,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部固定在所述底板底部。推车的设置方便移动菌液箱,升降驱动机构的设置使菌液箱升高或降低,方便对不同高度的植物喷雾接种。
[001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菌液箱的所述第一输液管所在的一侧的底板上固定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部设置有U型架。立杆和U型架的设置方便放置喷头,整齐且安全。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中,通过多个菌液箱的设置,可以对多种微生物和蒸馏水同时进行接种试验,孢子悬浮液内有搅拌机构对其搅拌,使孢子悬浮液一直处于均一的状态,同时通过液泵和计量器的设置,喷头喷出的菌液流量一致,消除了主管因素的影响,且接种时间一致,接种试验精度高,只需手持喷头便可对植物喷雾,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0019]2、保护罩为透明罩,对喷头上喷出的孢子悬浮液起遮挡作用,防止飞溅;
[0020]3、第二软管的设置对第二伸缩杆起保护作用,同时其可伸长或缩短;
[0021]4、毛刷的设置防止孢子或菌丝粘在菌液箱内壁上,使搅拌更均匀;
[0022]5、推车的设置方便移动菌液箱,升降驱动机构的设置使菌液箱升高或降低,方便对不同高度的植物喷雾接种;
[0023]6、立杆和U型架的设置方便放置喷头,整齐且安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菌液箱、第一输液管、第一软管及第二输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立杆和U型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记:1

推车,2

第一电机,3

第一伸缩杆,4

底板,5

支撑杆,6

毛刷,7

通孔,8

搅拌盘,9

菌液箱,10

进料口,11

密封门,12

第二软管,13

第二伸缩杆,14

第一阀门,15

出液管,16

第二电机,1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字排布的多个菌液箱(9),每个所述菌液箱(9)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10),所述进料口(10)上设置有密封门(11),每个所述菌液箱(9)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每个所述菌液箱(9)的一侧依次连通有第一输液管(21),第一软管(27)和第二输液管(22),所述第一输液管(2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8),液泵(19)和计量器(20),所述第二输液管(22)的端部连通有喷头(24)。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头(24)上套设有保护罩(23),所述保护罩(23)固定在所述第二输液管(22)上。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箱(9)的下方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与所述菌液箱(9)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杆(5),所述菌液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液管(15),所述出液管(1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4)。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一种菌液喷雾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菌液箱(9)内的搅拌盘(8),位于所述搅拌盘(8)上的多个通孔(7),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忠喻军强杨波张梨梨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