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电线和带端子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33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7
一种包覆电线,包括导体和设置在所述导体外部的绝缘覆层,所述导体是由多根铜合金线绞合组成的绞合线,所述铜合金线由下述铜合金构成,所述铜合金如下组成:0.1质量%以上1.6质量%以下的Fe,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P,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Sn,以及总量为10ppm以上500ppm以下的选自于C、Si和M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余量为Cu和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根据上述包覆电线、以及附接在包覆电线末端的端子的带端子电线。电线末端的端子的带端子电线。电线末端的端子的带端子电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覆电线和带端子电线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68904X、申请日为2017年6月21 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包覆电线、带端子电线、铜合金线和铜合金绞合线”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覆电线和带端子电线。
[0003]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11月7日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6

217040以及2016年12月28日的国际申请PCT/JP2016/089161 的优先权,并且本申请并入了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和国际申请中公开的所有内容。

技术介绍

[0004]通常,由多个捆扎的带端子电线组成的线束用于汽车、工业机器人等的线结构。带端子电线是这样一种电线,其端部被绝缘覆层包覆,导体从绝缘覆层中露出,并且端子(例如,压接端子)与该导体附接。通常,各端子插入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的多个端子孔中的一个端子孔中,从而机械地连接到连接器外壳。通过该连接器外壳,电线连接到设备主体。可以将这种连接器外壳彼此连接在一起,以将电线彼此连接在一起。主要使用铜或者类似的铜系材料作为导体的构成材料(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0005]引用列表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No.2014

15661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根据本公开,一种包覆电线为:
[0009]包括导体和设置在所述导体外侧的绝缘覆层的包覆电线,
[0010]所述导体为通过绞合多根铜合金线而构成的绞合线,所述铜合金线:
[0011]由铜合金构成,该铜合金包含:
[0012]0.1质量%以上1.6质量%以下的Fe,
[0013]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P,以及
[0014]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Sn,
[0015]余量为Cu和杂质;并且
[0016]线径为0.5mm以下,
[0017]所述铜合金线的拉伸强度为385MPa以上,并且加工硬化指数为0.1以上。
[0018]根据本申请,一种带端子电线包括:
[0019]根据本公开所述的包覆电线;以及附接在所述包覆电线的末端的端子。
[0020]根据本公开,铜合金线为
[0021]一种用于导体的铜合金线,所述铜合金线
[0022]由包含以下成分的铜合金组成:
[0023]0.1质量%以上1.6质量%以下的Fe,
[0024]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P,以及
[0025]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Sn,
[0026]余量为Cu和杂质;并且
[0027]线径为0.5mm以下,
[0028]拉伸强度为385MPa以上,且
[0029]加工硬化指数为0.1以上。
[0030]根据本公开,铜合金绞合线通过将多根根据本公开所述的铜合金线绞合在一起而形成。
[0031]附图简要说明
[0032]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案的包覆电线的示意性透视图。
[0033]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案的带端子电线的端子附近的示意性侧视图。
[0034]图3是沿直线(III)

(III)截取得到的图2的带端子电线的横截面图。
[0035]图4示出了如试验例1和2中所测量的“在附接有端子的状态下的抗冲击能量”的测量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0037]需要这样一种电线,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优异的强度,并且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特别是,需要这样一种电线,即使在该电线的导体由细线材组成的情况下,其也难以在冲击力下断裂。
[0038]近年来,随着汽车性能和功能的改进,更多的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被安装在汽车上,因此,用于这些设备的电线的数量趋于增加。这也使得电线的重量趋于增加。另一方面,为了保护环境,有利的是减小电线的重量,以提高汽车的燃料经济性。虽然如上所述由铜系材料组成的线材易于具有高导电率,但是其易于具有较大的重量。例如,如果将线径为0.5mm以下的细的铜系线材用于导体,预期可通过加工硬化实现高强度,并且通过具有小直径而实现轻量化。然而,如上所述的这种细线材具有较小的横截面积,并且当受到冲击时,其仅能承受较小的力,因此在受到冲击时容易断裂。因此,需要这样一种铜系线材,即使当其如上所述较细时,也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
[0039]如上所述,与附接在其上的端子(如压接端子)一起使用的电线的导体在端子附接部分处被压缩,该端子附接部分的横截面积小于导体的其余部分(下文中也称作主线部分)的横截面积。因此,当受到冲击时,导体的端子附接部分趋于成为容易断裂的部分。所以,即使对于如上所述的这种细的铜系线材,其也需要具有这样的端子附接部分,并且当受到冲击时,端子附接部分及其附近不容易发生断裂,
[0040]也就是说,在其上附接有端子的状态下,也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
[0041]另外,当应用于汽车等的电线在其中布线或连接至连接器外壳时,电线可能会被拉伸、弯曲或扭曲,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振动。应用于机器人等的电线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弯曲或扭曲。这样的电线是更优选的:在被反复弯曲或扭曲时不易于断裂,因此具有优异的抗疲劳性的电线;以及能够很好地固定上述压接端子之类的端子的电线。
[004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电线、带端子电线、铜合金线以及铜合金绞合线,它们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优异的强度,并且还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
[004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0044]本专利技术的包覆电线、带端子电线、铜合金线和铜合金绞合线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优异的强度,另外,还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
[004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说明][0046]首先,列举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
[0047](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包覆电线为
[0048]包括导体和设置在所述导体的外侧的绝缘覆层的包覆电线,
[0049]所述导体是通过绞合多根铜合金线而构成的绞合线,所述铜合金线:
[0050]由包含以下成分的铜合金组成
[0051]0.1质量%以上1.6质量%以下的Fe,
[0052]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P,以及
[0053]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Sn,
[0054]余量为Cu和杂质;并且
[0055]所述铜合金线的线径为0.5mm以下,
[0056]所述铜合金线的拉伸强度为385MPa以上,并且加工硬化指数为0.1以上。
[0057]上述绞合线包括简单绞合在一起的多根铜合金线,以及绞合在一起并随后经过压缩并由此形成的线,即,所谓的压缩绞合线。这也适用于后面描述的(11)项的铜合金绞合线。典型的绞合方法为同心绞合。
[0058]当铜合金线是圆线时,其直径定义为线径,而当铜合金线的横截面并非圆形时,则将与横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覆电线,包括导体和设置在所述导体外部的绝缘覆层,所述导体是由多根铜合金线绞合组成的绞合线,所述铜合金线由下述铜合金构成,所述铜合金如下组成:0.1质量%以上1.6质量%以下的Fe,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P,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Sn,以及总量为10ppm以上500ppm以下的选自于C、Si和M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余量为Cu和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电线,其中选自于C、Si和Mn中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元素的总含量为20pp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电线,其中选自于C、Si和Mn中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元素的总含量为大于30ppm,并且所述C的含量为30ppm以上。4.一种包覆电线,包括导体和设置在所述导体外部的绝缘覆层,所述导体是由多根铜合金线绞合组成的绞合线,所述铜合金线由下述铜合金构成,所述铜合金如下组成:0.1质量%以上1.6质量%以下的Fe,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P,0.05质量%以上0.7质量%以下的Sn,30ppm以上150ppm以下的C,5ppm以上100ppm以下的Si,以及5ppm以上100p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慧井上明子桑原铁也中本稔大岛佑典中井由弘南条和弘西川太一郎宇都宫清高大塚保之田口欣司小林启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