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32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7
一种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在检测平台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有检测板枢转支承座,检测平台朝向上的一侧设检测板限位杆;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设在检测平台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设在检测板枢转支承座上,其前端在对应于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的左侧的状态下空套在检测板限位杆上;凸轮轮廓面偏差值显示机构,设在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的后端;测前校正芯杆,与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的前端右侧之间的位置插拔配合在检测平台上;检测板推力机构,设在检测平台朝向上的一侧且在对凸轮检测状态下与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的前端左侧面接触。整体结构简练,制作方便;检测时的操作方便省力,保障检测精度。保障检测精度。保障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零件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前述的凸轮主要指用于织机开口运动的共轭凸轮。如业界所知,前述织机主要有五大运动,即开口运动、引纬运动、打纬运动、卷取运动和送经运动。前述开口是在织机上按照织物组织要求将经纱上下分开而形成梭口,完成开口运动的装置即为开口装置。开口装置的特点是利用双凸轮积极控制综框的升降运动,具体而言,由一组装配于中心轴(也称“凸轮轴”或“主轴”)上的共轭凸轮和提综臂滚轮(与共轭凸轮的凸轮外廓相配合)的相对运动并通过连杆来带动综框作上下运动而得以形成梭口,因此前述共轭凸轮是凸轮开口装置中的十分重要的部件,也就是说,凸轮开口是织机的一种重要开口方式。
[0003]由于前述凸轮(即“共轭凸轮”,以下同)的加工精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凸轮开口装置运行的正确性、平稳性,甚至会影响到凸轮开口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因而提高凸轮加工过程中的精度对于保障凸轮装置运行的诸如前述正确平稳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前述的提高凸轮精度实质上是提高凸轮曲线参数的精度,而要提高或者称保障凸轮曲线参数的精度,则需要在凸轮制造过程中,对其轮廓(也称“轮缘”)参数即凸轮曲线参数进行检测。
[0004]鉴于目前存在对凸轮的轮廓度检测精度低、检测效率低、检测者的检测作业强度大等问题,因而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并且检测精度理想的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具有积极意义。
[0005]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虽然可见诸与凸轮检测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6767328B推荐的“一种精磨凸轮型线检测装置”和CN104742016B介绍的“一种平面共轭凸轮轮廓检测和磨削加工装置的控制方法”,等等,但是并非限于例举的前述专利技术均不足以全面地体现申请人在前面提及的得以达到业界期望的诸效果的程度,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体现结构的简练性、检测时操作的便捷与高效性、检测精度高并且具有对检测数据的良好的可视性、检测者检测操作强度低的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包括一检测平台,在该检测平台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检测板枢转支承座,在检测平台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检测板枢转支承座的右前方的位置以纵向状态设置有一检测板限位杆;一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该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设置在检测平台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一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该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板枢转支承座
上,并且该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的前端在对应于所述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的左侧的状态下空套在所述检测板限位杆上;一凸轮轮廓面偏差值显示机构,该凸轮轮廓面偏差值显示机构设置在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的后端;一测前校正芯杆,该测前校正芯杆在对应于所述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的左侧与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的前端右侧之间的位置插拔配合在所述检测平台上;一检测板推力机构,该检测板推力机构在对应于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的前端左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凸轮检测状态下与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的前端左侧面接触。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板枢转支承座通过间隔分布的检测板枢转支承座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检测板枢转支承座的上端向上延伸有一直径小于检测板枢转支承座的直径的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所述检测板限位杆的下端与检测板限位杆座固定,而该检测板限位杆座在对应于所述检测板枢转支承座的右前方的位置与检测平台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与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转动配合;所述凸轮轮廓面偏差值显示机构随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绕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测前校正芯杆的下端在对应于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的左侧的位置与测前校正芯杆固定座插拔配合,而该测前校正芯杆固定座与所述检测平台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在所述检测板推力机构对其前端左侧面施加推力的状态下与检测过程中临时转动地套置在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上的凸轮轮廓面贴靠。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包括一凸轮支承轴承座和一凸轮支承轴承,凸轮支承轴承座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通过凸轮支承轴承座固定螺钉与所述检测平台固定,在该凸轮支承轴承座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向上延伸有一直径小于凸轮支承轴承座的直径的凸轮临时套置轴,凸轮支承轴承套置在凸轮临时套置轴上并且该凸轮支承轴承的底部的四周支承在凸轮支承轴承座朝向上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在检测凸轮曲线的过程中,凸轮临时转动地套置在凸轮临时套置轴上并且凸轮的底部支承于凸轮支承轴承上;所述的凸轮支承轴承为压力轴承。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包括下检测板、上检测板、下检测盘、上检测盘和挡套,下检测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转动地套置在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上,在下检测板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下检测盘腔,在下检测板上并且在对应于下检测盘腔的后方的位置开设有一下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上检测板位于下检测板的上方,该上检测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同样转动地套置在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上,在上检测板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上检测盘腔,在上检测板上并且在对应于上检测盘腔的后方的位置开设有一上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该上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与所述下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相对应,下检测盘设置在所述下检测盘腔内并且与下检测板的前端固定,上检测盘设置在所述上检测盘腔内并且与上检测盘的前端固定,挡套在对应于上检测板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上,并且由配设在挡套上的锁止螺钉锁定;在对临时转动地套置在所述凸轮临时套置轴上的凸轮检测凸轮曲线的过程中,所述下检测盘以及上检测盘与凸轮轮廓面贴触;所述凸轮轮廓面偏差值显示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检测板的后端并且与上检测板的后端的右侧面贴触;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朝向上的一侧的所述检测板推力机构与所述下检测板以及上检测板的前端左侧面接触;所述检测板限位
杆的上端由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下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以及上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检测板的长度中部设置有一下检测板轴承,而在所述上检测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一上检测板轴承,下检测板轴承以及上检测板轴承的不转动的内圈套固在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上;所述下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以及上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为椭圆形孔。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检测盘腔朝向上的一侧并且位于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下检测盘配合轴头并且在围绕该下检测盘配合轴头的四周间隔配设有一组下检测盘固定螺钉,在下检测盘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下检测盘配合轴头孔,并且在该下检测盘配合轴头孔的四周间隔开设有一组下检测盘固定螺钉孔,所述下检测盘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检测平台(1),在该检测平台(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有一检测板枢转支承座(11),在检测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检测板枢转支承座(11)的右前方的位置以纵向状态设置有一检测板限位杆(12);一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2),该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2)设置在检测平台(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一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该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检测板枢转支承座(11)上,并且该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的前端在对应于所述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2)的左侧的状态下空套在所述检测板限位杆(12)上;一凸轮轮廓面偏差值显示机构(4),该凸轮轮廓面偏差值显示机构(4)设置在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的后端;一测前校正芯杆(5),该测前校正芯杆(5)在对应于所述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2)的左侧与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的前端右侧之间的位置插拔配合在所述检测平台(1)上;一检测板推力机构(6),该检测板推力机构(6)在对应于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的前端左侧的位置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凸轮检测状态下与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的前端左侧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枢转支承座(11)通过间隔分布的检测板枢转支承座固定螺钉(111)固定在所述检测平台(1)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检测板枢转支承座(11)的上端向上延伸有一直径小于检测板枢转支承座(11)的直径的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112);所述检测板限位杆(12)的下端与检测板限位杆座(121)固定,而该检测板限位杆座(121)在对应于所述检测板枢转支承座(11)的右前方的位置与检测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与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112)转动配合;所述凸轮轮廓面偏差值显示机构(4)随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绕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112)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测前校正芯杆(5)的下端在对应于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2)的左侧的位置与测前校正芯杆固定座(51)插拔配合,而该测前校正芯杆固定座(51)与所述检测平台(1)朝向上的一侧固定;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在所述检测板推力机构(6)对其前端左侧面施加推力的状态下与检测过程中临时转动地套置在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2)上的凸轮轮廓面贴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检测枢转支承机构(2)包括一凸轮支承轴承座(21)和一凸轮支承轴承(22),凸轮支承轴承座(21)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通过凸轮支承轴承座固定螺钉(211)与所述检测平台(1)固定,在该凸轮支承轴承座朝向上的一侧的中心位置向上延伸有一直径小于凸轮支承轴承座(21)的直径的凸轮临时套置轴(212),凸轮支承轴承(22)套置在凸轮临时套置轴(212)上并且该凸轮支承轴承(22)的底部的四周支承在凸轮支承轴承座(21)朝向上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在检测凸轮曲线的过程中,凸轮临时转动地套置在凸轮临时套置轴(212)上并且凸轮的底部支承于凸轮支承轴承(22)上;所述的凸轮支承轴承(22)为压力轴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曲线参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轮廓面贴靠支承机构(3)包括下检测板(31)、上检测板(32)、下检测盘(33)、上检测盘(34)和挡套(35),下检测板(3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转动地套置在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112)上,在下检测板(31)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下检测盘腔(311),在下检测板(31)上并且在对应于下检测盘腔(311)的后方的位置开设有一下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312),上检测板(32)位于
下检测板(31)的上方,该上检测板(3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同样转动地套置在所述检测板轴承配合轴头(112)上,在上检测板(32)的前端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上检测盘腔(321),在上检测板(32)上并且在对应于上检测盘腔(321)的后方的位置开设有一上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322),该上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322)与所述下检测板限位杆让位孔(312)相对应,下检测盘(33)设置在所述下检测盘腔(311)内并且与下检测板(31)的前端固定,上检测盘(34)设置在所述上检测盘腔(321)内并且与上检测盘(32)的前端固定,挡套(35)在对应于上检测板(32)的上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检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虹曹丽忠卫明钱正峰章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