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31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具体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喷淋处理罐,所述喷淋处理罐的背面与进气管正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连接筒,两个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同一旋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负极板、正极板、旋转轴、线圈、磁板、散流旋转叶、蓄电池和喷淋处理罐,此时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电场对空气进行电离,电离产生大量离子,极性相反的等量离子之间在中和瞬间,释放能量将气流中浮游的臭味物质彻底分解掉,生成CO2、H2O等,从而消除臭味,本装置可提前对臭气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预先处理,降低后续喷淋除臭过程中出现堵塞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喷淋除臭的效率和本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喷淋除臭的效率和本装置的使用寿命。保证喷淋除臭的效率和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化工加工厂、饲养场等场所仍不能满足足够密封性,恶臭不断逸出,而国内市民对于生活水平和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相关企业不得不将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恶臭问题纳入必须考虑的范围内来。恶臭污染是由于废弃物、水等物质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被感知的一种感知污染。凡是能损害人类生活环境和难以忍受的恶臭气体都能成为恶臭污染物。由于恶臭物质产生的影响,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对恶臭污染的防治与控制就非常必要。
[0003]臭气当中会含有较多挥发性有机物气体,部分喷淋设备中仅依靠填料层和喷淋的液体进行除臭,填料层中容易积留过多杂物甚至出现堵塞,导致现有喷淋设备容易堵塞导致其处理效率较低,甚至出现喷淋设备出现故障,因此需要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部分喷淋设备中仅依靠填料层和喷淋的液体进行除臭,填料层中容易积留过多杂物甚至出现堵塞,导致现有喷淋设备容易堵塞导致其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包括喷淋处理罐,所述喷淋处理罐的背面与进气管正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连接筒,两个所述连接筒内设置有同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散流旋转叶,所述旋转轴的右端与第一锥齿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的正面与连接轴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6]所述连接轴正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表面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增压筒的左侧面与进气管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增压筒的右侧面与第二连接管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活塞筒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活塞筒内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左侧面与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0007]所述移动杆的左端与冲洗气管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冲洗气管的上表面与连接软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连接软管的顶端与高压泵组件相连通,所述高压泵组件设置在进气管的上表面,所述进气管的上表面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进气管内壁上表面设置有负极板,所述进气管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正极板,所述进气管内壁设置有生物过滤膜。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生物过滤膜位于冲洗气管的前侧,所述冲洗气管的左侧面与伸缩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左端与进气管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位于生物过滤膜的后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线圈,所述连接筒内壁设置有磁板,所述磁板的位置与线圈的位置相对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设置在增压筒内壁。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增压筒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喷淋处理罐的右侧面设置有出气管。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喷淋处理罐的正面设置有液压喷淋组件,所述液压喷淋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喷淋管件,所述喷淋管件设置在喷淋处理罐内壁。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喷淋处理罐内壁设置有扰流组件,所述冲洗气管的形状设置为环状,所述冲洗气管的背面开设有气孔,所述扰流组件位于喷淋管件下侧位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板的外表面与橡胶圈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圈的外表面与活塞筒内壁搭接,所述活塞板的右侧面与弹性组件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右端与活塞筒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与连接套内壁搭接,所述连接套卡接在活塞筒的左侧面,所述活塞筒的左侧面与进气管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筒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位置位于活塞板的左侧。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负极板、正极板、旋转轴、线圈、磁板、散流旋转叶、蓄电池和喷淋处理罐,当臭气通入进气管时,此时散流旋转叶带动磁板在线圈表面转动,线圈切割磁感线会产生电能,蓄电池将电传至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此时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电场对空气进行电离,电离产生大量离子,极性相反的等量离子之间在中和瞬间,释放能量将气流中浮游的臭味物质彻底分解掉,生成CO2、H2O等,从而消除臭味,本装置可提前对臭气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预先处理,降低后续喷淋除臭过程中出现堵塞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喷淋除臭的效率和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生物过滤膜、冲洗管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活塞筒、活塞板、弹性组件和排气孔,生物过滤膜中含有的细菌用于处理臭气中含有的有机气体,但是长时间使用后细菌会繁殖较多,表面细菌无法快速分散或脱落,散流旋转叶转动的同时可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控制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时不断将外部空气挤入活塞筒中,此时活塞筒中气压变大,此时活塞板带动冲洗管件向左移动,同时高压泵组件不断将气体通过冲洗管件快速冲击在生物过滤膜表面,此时气体快速冲击生物过滤膜表面细菌,使生物过滤膜表面细菌快速脱落或分散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物过滤膜不易出现堵塞或效率降低情况,保证生物过滤膜的正常使用和效率;
[0020]3、本专利技术采用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电场对空气进行电离时,会产生大量的富余负离子,负离子与氧气结合形成丰富量的负氧离子,随气流散布漂浮空中,清新空气,让人感觉到新鲜、清爽的空气。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进气管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流旋转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进气管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喷淋处理罐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筒立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增压筒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活塞筒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冲洗气管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活塞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喷淋处理罐;2、液压喷淋组件;3、喷淋管件;4、扰流组件;5、出气管;6、进气管;7、连接筒;8、旋转轴;9、生物过滤膜;10、散流旋转叶;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连接轴;14、第一螺杆;15、第二螺杆;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增压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包括喷淋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处理罐(1)的背面与进气管(6)正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气管(6)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连接筒(7),两个所述连接筒(7)内设置有同一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的外表面设置有散流旋转叶(10),所述旋转轴(8)的右端与第一锥齿轮(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2)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12)的正面与连接轴(13)背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3)正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杆(14),所述第一螺杆(14)表面设置有第二螺杆(15),所述增压筒(18)的左侧面与进气管(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增压筒(18)的右侧面与第二连接管(20)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20)的另一端与活塞筒(21)的右侧面相连通,所述活塞筒(21)内设置有活塞板(25),所述活塞板(25)的左侧面与移动杆(2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24)的左端与冲洗气管(28)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冲洗气管(28)的上表面与连接软管(29)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连接软管(29)的顶端与高压泵组件(31)相连通,所述高压泵组件(31)设置在进气管(6)的上表面,所述进气管(6)的上表面设置有蓄电池(32),所述进气管(6)内壁上表面设置有负极板(36),所述进气管(6)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正极板(35),所述进气管(6)内壁设置有生物过滤膜(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膜(9)位于冲洗气管(28)的前侧,所述冲洗气管(28)的左侧面与伸缩杆(30)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30)的左端与进气管(6)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35)和负极板(36)均与蓄电池(32)电连接,所述正极板(35)和负极板(36)位于生物过滤膜(9)的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扰流式智能喷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淞林邱少珍罗礼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清叶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