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及翻坝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883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及翻坝运输系统,解决目前多式联运设备货物转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包括桥架、装卸吊运装置和换装装置;桥架设置在河岸上,桥架上设置有用于供空轨系统的轨道组成穿设的轨道安装位,空轨系统可以直接穿设于桥架中;装卸吊运装置安装于桥架上,且装卸吊运装置在桥架上往复移动,实现货物在船舶与换装装置之间的转运;换装装置设置于装卸吊运装置与轨道安装位下方的区域中,且换装装置可往复移动,换装装置可以实现货物在接装卸吊运装置与空轨系统之间的转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将岸线前沿的抓取及运输装备与空轨完美匹配,使得空轨系统能够实现内河岸线前沿集装箱运输的工程应用。装箱运输的工程应用。装箱运输的工程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及翻坝运输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货物装卸转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及翻坝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多式联运设备,内河岸线前沿一般采用岸桥与船舶对接。岸桥安装在港口码头岸边,码头地面铺设轨道,岸桥的门框组成上安装大车行走设备,通过大车行走设备驱动岸桥沿轨道也就是河岸纵向行走。岸桥的前大梁上安装提升小车,提升小车能够实现货物(例如集装箱)的提升以及沿河岸垂向(顺桥向)的移动,当吊装船舶不同位置的货物或者装卸不同船舶的货物时,则需要岸桥的桥架沿河岸纵向(横桥向)行走。
[0003]岸桥运输的货物一般暂存在港口,目前我国港口集疏体系主要依靠公路完成(公路占比高达84%),公路运输环境污染大、运输成本高,特别是对集装箱港口最后一公里的设施衔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首要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及翻坝运输系统,将岸线前沿的抓取及运输装备与空轨完美匹配,使得空轨系统能够实现内河岸线前沿集装箱运输的工程应用。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包括桥架、装卸吊运装置和换装装置;其中:
[0006]所述桥架设置在河岸上,所述桥架上设置有用于供空轨系统的轨道组成穿设的轨道安装位;
[0007]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安装于所述桥架上,且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在所述桥架上往复移动,以对接船舶与所述换装装置;
[0008]所述换装装置设置于所述装卸吊运装置与所述轨道安装位下方的区域中,且所述换装装置在所述装卸吊运装置与所述轨道安装位下方的区域中往复移动,以对接所述装卸吊运装置与所述空轨系统。
[0009]可选的,所述桥架包括前大梁、后大梁、支腿组成和牛腿组成;其中:
[0010]所述前大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装卸轨道组成,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安装于所述前大梁上,且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可沿所述装卸轨道组成往复移动;
[0011]所述换装装置安装于所述支腿组成上;
[0012]所述牛腿组成设置于所述支腿组成中,且所述牛腿组成与所述后大梁连接,所述牛腿组成构成所述轨道安装位。
[0013]可选的,所述支腿组成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支腿和下层支腿,所述上层支腿和所述下层支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预留连接接口,所述换装平台组成通过所述预留连接接口安装于所述支腿组成上。
[0014]可选的,所述支腿组成为四腿结构,包括两根前上支腿总成、两根后上支腿总成、两根上横梁总成、前连接总成、后连接总成、两根中横梁总成、两根前下支腿总成和两根后下支腿总成;两根所述前上支腿总成通过其中一根所述上横梁总成连接为H型结构,两根所述后上支腿总成通过另一根所述上横梁总成连接为H型结构,两个所述H型结构构成所述上层支腿;所述前连接总成与所述后连接总成通过两根所述中横梁总成连接为矩形框架结构,构成所述连接层;两根所述前下支腿总成分别与所述前连接总成的两端连接,两根所述后下支腿总成分别与所述后连接总成的两端连接,构成所述下层支腿。
[0015]可选的,所述前连接总成通过法兰结构与所述前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前下支腿总成连接;所述后连接总成通过法兰结构与所述后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后下支腿总成连接;所述前连接总成和所述后连接总成上均设置有所述预留连接接口。
[0016]可选的,所述前上支腿总成、所述前下支腿总成、所述后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后下支腿总成均采用板材焊接的箱型结构,所述箱型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加强隔板;所述前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前下支腿总成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后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后下支腿总成的横截面尺寸。
[0017]可选的,所述桥架还包括上框架组成和拉杆组成,所述上框架组成位于所述桥架的顶端,所述支腿组成位于所述桥架的底端;所述上框架组成和所述支腿组成之间设置有主梁组成,所述主梁组成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框架组成与所述支腿组成之间、构成所述后大梁,所述主梁组成的另一端外伸、构成所述前大梁;所述拉杆组成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框架组成与所述主梁组成。
[0018]可选的,所述拉杆组成包括拉杆总成、支座总成和中心销总成;所述拉杆总成包括拉杆板和拉杆;所述支座总成包括两块支座板和若干筋板,所述主梁组成的两端以及所述上框架组成上均设置有所述支座总成,所述支座总成与所述拉杆总成的所述拉杆板通过所述中心销总成连接固定。
[0019]可选的,所述前大梁为具有预拱量的预拱梁。
[0020]可选的,所述后大梁的中部设置有垂臂,所述牛腿组成安装于所述垂臂上。
[0021]可选的,所述桥架设置有N个,N≥2;所述换装装置设置有N

1个,所述换装装置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桥架之间。
[0022]可选的,所述换装装置包括换装平台组成、换装转接车和换装轨道组成;所述换装平台组成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桥架之间;所述换装轨道组成安装于所述换装平台组成上;所述换装转接车沿所述换装轨道组成往复移动,以对接所述装卸吊运装置与所述空轨系统。
[0023]可选的,所述换装平台组成包括前横梁总成、后横梁总成、纵梁总成、加强梁总成和栓接板总成;其中:所述前横梁总成、所述后横梁总成通过所述纵梁总成连接为一体;所述加强梁总成安装于所述纵梁总成上;所述栓接板总成设置于所述前横梁总成和所述后横梁总成上,用于连接所述换装平台组成与所述桥架。
[0024]可选的,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包括N个平移车、轨道梁和N

1个提升车;所述平移车沿所述装卸轨道组成移动,所述平移车上设置有联接吊挂;所述轨道梁安装于N个所述平移车的联接吊挂上,并且所述轨道梁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平移车的平移方向;N

1个所述提升车分别安装于所述轨道梁上,所述提升车包括车架组成、轨道行走机构、吊具和用于提升所述吊
具的提升机构,所述轨道行走机构和所述提升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组成上,并且所述轨道行走机构与所述轨道梁相配合,以使所述提升车在所述轨道行走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轨道梁移动。
[0025]可选的,所述桥架设置有3个;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包括3个所述平移车、1根所述轨道梁和2个所述提升车;3个所述平移车中位于外侧的2个所述平移车上设置有平移行走机构,所述平移车通过所述平移行走机构驱动沿所述装卸轨道组成移动;所述轨道梁通过3个所述平移车的所述联接吊挂安装固定,2个所述提升车沿所述轨道梁的轴向设置。
[0026]可选的,所述轨桥一体捷运系统还包括固定桩基,所述桥架通过锚栓与桩基连接固定。
[0027]基于同样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对应提供了一种翻坝运输系统,包括两个上述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以及空轨系统;两个所述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分别设置于河坝上游的河岸和下游的河岸上;所述空轨系统连接两个所述轨桥一体捷运系统,以将货物在两个所述轨桥一体捷运系统之间转运。
[0028]可选的,所述桥架的数量为6个,其中3个所述桥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架、装卸吊运装置和换装装置;其中:所述桥架设置在河岸上,所述桥架上设置有用于供空轨系统的轨道组成穿设的轨道安装位;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安装于所述桥架上,且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在所述桥架上往复移动,以对接船舶与所述换装装置;所述换装装置设置于所述装卸吊运装置与所述轨道安装位下方的区域中,且所述换装装置在所述装卸吊运装置与所述轨道安装位下方的区域中往复移动,以对接所述装卸吊运装置与所述空轨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包括前大梁、后大梁、支腿组成和牛腿组成;其中:所述前大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装卸轨道组成,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安装于所述前大梁上,且所述装卸吊运装置可沿所述装卸轨道组成往复移动;所述换装装置安装于所述支腿组成上;所述牛腿组成设置于所述支腿组成中,且所述牛腿组成与所述后大梁连接,所述牛腿组成构成所述轨道安装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组成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支腿和下层支腿,所述上层支腿和所述下层支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上设置有预留连接接口,所述换装平台组成通过所述预留连接接口安装于所述支腿组成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组成为四腿结构,包括两根前上支腿总成、两根后上支腿总成、两根上横梁总成、前连接总成、后连接总成、两根中横梁总成、两根前下支腿总成和两根后下支腿总成;两根所述前上支腿总成通过其中一根所述上横梁总成连接为H型结构,两根所述后上支腿总成通过另一根所述上横梁总成连接为H型结构,两个所述H型结构构成所述上层支腿;所述前连接总成与所述后连接总成通过两根所述中横梁总成连接为矩形框架结构,构成所述连接层;两根所述前下支腿总成分别与所述前连接总成的两端连接,两根所述后下支腿总成分别与所述后连接总成的两端连接,构成所述下层支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总成通过法兰结构与所述前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前下支腿总成连接;所述后连接总成通过法兰结构与所述后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后下支腿总成连接;所述前连接总成和所述后连接总成上均设置有所述预留连接接口。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支腿总成、所述前下支腿总成、所述后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后下支腿总成均采用板材焊接的箱型结构,所述箱型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加强隔板;所述前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前下支腿总成的横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后上支腿总成和所述后下支腿总成的横截面尺寸。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还包括上框架组成和拉杆组成,所述上框架组成位于所述桥架的顶端,所述支腿组成位于所述桥架的底端;所述上框架组成和所述支腿组成之间设置有主梁组成,所述主梁组成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上框架组成与所述支腿组成之间、构成所述后大梁,所述主梁组成的另一端外伸、构成所述前
大梁;所述拉杆组成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框架组成与所述主梁组成。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桥一体捷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成包括拉杆总成、支座总成和中心销总成;所述拉杆总成包括拉杆板和拉杆;所述支座总成包括两块支座板和若干筋板,所述主梁组成的两端以及所述上框架组成上均设置有所述支座总成,所述支座总成与所述拉杆总成的所述拉杆板通过所述中心销总成连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正新苏利杰崔灿王全虎彭全海刘爱文梅琨黄美林陈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