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向向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58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属于机电领域,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通过聚热隔罩的设置,在本电机工作产生大量热时,热量沿着散热鳞片和外导凸杆传递至聚热隔罩处,并在聚热隔罩处聚集,在外导凸杆外移时,聚热隔罩逐渐远离电机本体,实现将聚集的热量与电机本体隔断,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电机本体表面因热量聚集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提高其实际的使用寿命,另外,配合多个叠片绳的设置,聚热隔罩远离电机本体后,吸附热量的叠片绳被拉扯展开,增大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显著加速散热速度,进一步降低热量在电机本体上的聚集。进一步降低热量在电机本体上的聚集。进一步降低热量在电机本体上的聚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他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0003]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智能化、模块化、网格化、微型化、绿色化以及系统化。
[0004]电机在工作时,转子高速转动,会导致电机产生大量的热,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机表面设置散热鳞片从而增大散热面积,达到散热的效果,对于大型的电机而言,其连续工作的时长通常较长,仅仅通过散热鳞片难以及时将热量散出,不仅会影响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导致发电效率变差,热量的聚集还容易导致发电机被损坏的几率增大,使得使用寿命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它通过聚热隔罩的设置,在本电机工作产生大量热时,热量沿着散热鳞片和外导凸杆传递至聚热隔罩处,并在聚热隔罩处聚集,在外导凸杆外移时,聚热隔罩逐渐远离电机本体,实现将聚集的热量与电机本体隔断,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电机本体表面因热量聚集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提高其实际的使用寿命,另外,配合多个叠片绳的设置,聚热隔罩远离电机本体后,吸附热量的叠片绳被拉扯展开,增大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显著加速散热速度,进一步降低热量在电机本体上的聚集。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外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鳞片,散热鳞片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封口槽,封口槽内过盈配合有硬芯橡胶板,硬芯橡胶板与封口槽内底部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氦气,硬芯橡胶板朝向电机本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导凸杆,外导凸杆内部贯穿封口槽并延伸至散热鳞片外,同一个散热鳞片上相邻两个外导凸杆端部之间连接有横向直丝,相邻散热鳞片上相对应的外导凸杆之间连接有径向松丝,多个径向松丝和横向直丝组成聚热隔罩,通过聚热隔罩的设置,在本电机工作产生大量热时,热量沿着散热鳞片和外导凸杆传递至聚热隔罩处,并在聚热隔罩处聚集,在外导凸杆外移时,聚热隔罩逐渐远离电机本体,实现将聚集的热量与电机本体
隔断,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电机本体表面因热量聚集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提高其实际的使用寿命,另外,配合多个叠片绳的设置,聚热隔罩远离电机本体后,吸附热量的叠片绳被拉扯展开,增大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显著加速散热速度,进一步降低热量在电机本体上的聚集。
[0010]进一步的,与设置有外导凸杆的散热鳞片相邻的散热鳞片上不设置外导凸杆,从而使径向松丝跨度相较于全部设置外导凸杆较长,进而使径向松丝和横向直丝形成的聚热隔罩上孔隙密度相对较小,从而使形成的聚热隔罩不易影响热量向外的散发。
[0011]进一步的,径向松丝处于松弛状态,横向直丝处于绷直状态,当本电机工作产生较大热量时,外导凸杆向外移动时,松弛的径向松丝不易影响其向外的移动,同时其在绷直后,可有效限制外导凸杆外移的限度,使聚热隔罩距离电机本体表面的距离不至于过大,从而使聚热隔罩对热量聚集的效果更好。
[0012]进一步的,径向松丝和横向直丝均为导热材料制成,且径向松丝和横向直丝的导热性均优于外导凸杆和散热鳞片的导热性,使热量在散热鳞片上沿着外导凸杆快速转移至径向松丝和横向直丝处,并在聚热隔罩处聚集,在外导凸杆外移后,实现将聚集的热量与电机本体隔断,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电机本体表面因热量聚集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发生,进而显著提高本电机运行时的稳定性,以及其实际的使用寿命。
[0013]进一步的,封口槽内氦气处于压缩状态,且压缩倍数不超过2倍,压缩倍数过大,易导致在还未工作产热时,外导凸杆就被压缩的氦气推向外侧,压缩倍数过小,导致气体量过少,在受热时,其受热膨胀而对硬芯橡胶板产生的推力较小,难以及时将外导凸杆外推。
[0014]进一步的,硬芯橡胶板与封口槽内底端之间连接有限位绳,限位绳为弹性材料制成,且限位绳原长不超过外导凸杆长度的1/3,限位绳用于限制外导凸杆,当电机本体停止工作时,其表面温度逐渐降低直至恢复室温,此时使去气体的推力,限位绳恢复形变,带动外导凸杆回到原位。
[0015]进一步的,径向松丝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叠片绳,多个叠片绳正对未设置外导凸杆的散热鳞片,在电机本体不工作或工作产热较少时,聚热隔罩还未远离电机本体,此时外导凸杆与散热鳞片接触,可有效吸附散热鳞片上的热量,当聚热隔罩远离电机本体后,叠片绳与散热鳞片接触的部分逐渐被拉直,从而增大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显著加速散热速度,进一步降低热量在电机本体上的聚集。
[0016]进一步的,叠片绳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热片,吸热片为片状结构,吸热片可增大叠片绳的表面积,使其吸热导热以及散热的面积均增大,从而使热量的传递更快,使散热效果更好。
[0017]进一步的,叠片绳伸展绷直的长度不大于受热时外导凸杆位于散热鳞片外的最大长度,有效保证径向松丝在绷直后,大部分的叠片绳被拉直,没有或者很少的叠片绳与散热鳞片接触,进而有效保证其表面的热量快速散发。
[0018]进一步的,外导凸杆中部为向外凸起的瓣状结构,且每个瓣状结构在不受力时相互不接触,外导凸杆在向外移动后,中部外凸的瓣状结构失去封口槽的束缚,向外凸起恢复原状,增大外界空气与外导凸杆处的接触面积,加快其表面热量的散发。
[0019]3.有益效果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方案通过聚热隔罩的设置,在本电机工作产生大量热时,热量沿着散热鳞片和外导凸杆传递至聚热隔罩处,并在聚热隔罩处聚集,在外导凸杆外移时,聚热隔罩逐渐远离电机本体,实现将聚集的热量与电机本体隔断,相较于现有技术,有效避免电机本体表面因热量聚集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提高其实际的使用寿命,另外,配合多个叠片绳的设置,聚热隔罩远离电机本体后,吸附热量的叠片绳被拉扯展开,增大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显著加速散热速度,进一步降低热量在电机本体上的聚集。
[0022](2)与设置有外导凸杆的散热鳞片相邻的散热鳞片上不设置外导凸杆,从而使径向松丝跨度相较于全部设置外导凸杆较长,进而使径向松丝和横向直丝形成的聚热隔罩上孔隙密度相对较小,从而使形成的聚热隔罩不易影响热量向外的散发。
[0023](3)径向松丝处于松弛状态,横向直丝处于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所述电机本体(1)外端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鳞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鳞片(2)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封口槽,所述封口槽内过盈配合有硬芯橡胶板(6),所述硬芯橡胶板(6)与封口槽内底部围成的空间内填充有氦气,所述硬芯橡胶板(6)朝向电机本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导凸杆(4),所述外导凸杆(4)内部贯穿封口槽并延伸至散热鳞片(2)外,同一个所述散热鳞片(2)上相邻两个外导凸杆(4)端部之间连接有横向直丝(32),相邻所述散热鳞片(2)上相对应的外导凸杆(4)之间连接有径向松丝(31),多个所述径向松丝(31)和横向直丝(32)组成聚热隔罩(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其特征在于:与设置有所述外导凸杆(4)的散热鳞片(2)相邻的散热鳞片(2)上不设置外导凸杆(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松丝(31)处于松弛状态,横向直丝(32)处于绷直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电一体化的自成网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松丝(31)和横向直丝(32)均为导热材料制成,且径向松丝(31)和横向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向向
申请(专利权)人:周向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