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849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扭头机构、升降机构和定子定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扭头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一端连接机架,另外一端连接扭头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扭头机构的上部,所述定子定位机构位于所述扭头机构的上部并连接所述机架。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不需要电力控制系统,成本低,扭头成功率高。扭头成功率高。扭头成功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扁线电机定子自动化组装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到各国重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驱动电机组装过程中,对电机定子端部扁线进行扭头成型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生产工艺。
[0003]由于对功率密度的要求,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扁线层数越来越多,对应的摸具扁线槽口也成倍增加,在扭头工艺中,如果有一根扁线插不到模具内,就会导致扭头失败,整个定子产品报废,而较多的扁线层数极大的增加了扭头的难度。
[0004]现有的技术方案多是自动机或半自动设备,定子在定位夹具内,机械手夹持定子一次性把多层定子扁线插入模具槽中,再进行扁线扭头工艺,该技术方案多针对定子扁线层数少,多为2至4层扁线,如果定子扁线层数一旦增加,则该技术方案需要很大的改动才能对应,柔性较差,而且随着扁线层数的增加,设备插入模具槽口的扁线成倍增多,扁线插不入模具的风险也成倍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披露了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0006]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包括机架、驱动机构、扭头机构、升降机构和定子定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扭头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一端连接机架,另外一端连接扭头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扭头机构的上部,所述定子定位机构位于所述扭头机构的上部并连接所述机架。
[0007]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扭头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定子定位机构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支撑脚、底板、支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柱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柱上。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减速机、安装座和驱动齿轮;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一端连接驱动源,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源为驱动电机或驱动手柄。
[0011]优选地,所述扭头机构包括底座、支撑轴、内圈从动齿轮、外圈从动齿轮、内圈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旋转轴、外圈旋转轴、内圈安装座、外圈安装座和导向轴套;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内圈轴承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内圈旋转轴安装于所述内圈轴承上,所述内圈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内圈旋转轴上,所述
内圈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内圈旋转轴上,所述外圈轴承设置于所述内圈旋转轴上,所述外圈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外圈轴承上,所述外圈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外圈旋转轴上,所述外圈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外圈旋转轴上,所述导向轴套设置于所述内圈安装座和所述外圈安装座上。
[0012]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内模导向轴、内模安装板、内模支撑座、凸轮随动器、内模升降凸轮、外模升降凸轮、外模导向轴、外模安装板、外模支撑座、内模和外模;所述内模导向轴和所述外模导向轴分别与所述导向轴套滑动连接,所述内模安装板与所述内模导向轴固定连接,所述外模安装板与所述外模导向轴固定连接,所述内模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内模安装板上,所述外模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外模安装板上,所述凸轮随动器安装于所述内模支撑座和所述外模支撑座上并与所述内模升降凸轮和所述外模升降凸轮配合,所述内模安装于所述内模安装板上,所述外模安装于所述外模安装板上,所述内模升降凸轮和所述外模升降凸轮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
[0013]优选地,所述定子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撑柱、定位导向轴、定位导向轴套、定位安装板、定位轴承、定子固定机构、把手、螺杆和旋柄;所述定位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定位导向轴一端连接所述定位支撑柱,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导向轴套,所述定位导向轴套设置于所述定位安装板上,所述定位轴承安装于所述定位安装板上,所述把手、所述螺杆和所述旋柄设置于所述定位安装板上,所述定子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定位安装板。
[0014]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扁线扭头失败率大,成本高,扁线层数改动时适应性较差,容易出现扁线无法插入模具的技术问题;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更换扁线扭头模具和凸轮,可实现较低的成本完成多层扁线的扭头工序,人工或机械自动操作均可,柔性高,扭头成功率高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2]图6为扁线插入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扁线扭头前示意图;
[0024]图8为扁线扭头后示意图。
[0025]在上述附图中,各图号标记分别表示:
[0026]1,机架
[0027]1‑
1,支撑脚
ꢀꢀ1‑
2,底板
ꢀꢀ1‑
3,支柱
ꢀꢀ1‑
4,支撑板
[0028]2,驱动机构
[0029]2‑
1,驱动源
ꢀꢀ2‑
2,减速机
ꢀꢀ2‑
3,安装座
ꢀꢀ2‑
4,驱动齿轮
[0030]3,扭头机构
[0031]3‑
1,底座
ꢀꢀ3‑
2,支撑轴
ꢀꢀ3‑
3,内圈从动齿轮
ꢀꢀꢀ3‑
4,外圈从动齿轮
ꢀꢀ3‑
5,内圈旋转轴
ꢀꢀ3‑
6,外圈旋转轴
ꢀꢀ3‑
7,内圈安装座
ꢀꢀ3‑
8 外圈安装座
ꢀꢀ3‑
9导向轴套
[0032]4,升降机构
[0033]4‑
1,内模导向轴
ꢀꢀ4‑
2,内模安装板
ꢀꢀ4‑
3,内模支撑座
[0034]4‑
4,凸轮随动器
ꢀꢀ4‑
5,内模升降凸轮
ꢀꢀ4‑
6,外模升降凸轮
[0035]4‑
7,外模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机构、扭头机构、升降机构和定子定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扭头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一端连接所述机架,另外一端连接所述扭头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扭头机构的上部,所述定子定位机构位于所述扭头机构的上部并连接所述机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扭头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定子定位机构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支撑脚、底板、支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柱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减速机、安装座和驱动齿轮;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一端连接驱动源,另一端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驱动电机或驱动手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扁线电机定子端部扁线扭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头机构包括底座、支撑轴、内圈从动齿轮、外圈从动齿轮、内圈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旋转轴、外圈旋转轴、内圈安装座、外圈安装座和导向轴套;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内圈轴承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内圈旋转轴安装于所述内圈轴承上,所述内圈从动齿轮安装于所述内圈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锋任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邦迪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