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及充电桩,属于充电桩热保护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水箱和多路水循环管路,水循环管路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连接至水箱,多路水循环管路分别绕设于不同充电模块壳体上;所述系统还包括顺次连接的温度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多个水循环风扇,水循环风扇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且多个水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分别与多路水循环管路出水段对准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循环管路实现为各充电模块降温,同时控制单元根据温度采集反馈的实时温度控制各水循环风扇的转速,进而精准控制各充电模块的实时温度,实现了对每个充电模块的精细温度调节,减少了电能的浪费。减少了电能的浪费。减少了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热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包括充电模块和充电枪,充电模块与充电枪输出端连接,充电枪根据不同电压等级为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由于充电桩是大功率的能量转换装置,在充电时充电桩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热量不能够有效排除,则会对充电桩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0003]目前常用的充电桩散热方式有四种:自然冷却(主要靠散热片)、强制风冷、水冷却、空调。由于受到体积、成本、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比较简单,都采用普通的交流散热风扇对充电模块进行散热,散热效率低,对于360KW以上直流充电桩,散热需要8个以上风扇,且需要长期全功率运行,效率更低,造成了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充电桩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及充电桩。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系统具体包括水箱和多路水循环管路,水循环管路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连接至水箱,多路水循环管路分别绕设于不同充电模块壳体上;所述系统还包括顺次连接的温度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多个水循环风扇,水循环风扇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且多个水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分别与多路水循环管路出水段对准设置。
[0006]作为一选项,所述水循环管路上设有水泵和第一开关,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经第一开关与水泵连接。
[0007]作为一选项,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温度采集器,第一温度采集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设于充电模块壳体上。
[0008]作为一选项,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第二温度采集器,第二温度采集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设于水循环管路进水端。
[0009]作为一选项,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第三温度采集器,第三温度采集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设于水循环管路出水端。
[0010]作为一选项,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第四温度采集器,第四温度采集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设于充电桩壳体内部,用于采集充电桩内部的环境温度。
[0011]作为一选项,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设于充电桩壳体上。
[0012]作为一选项,所述水循环风扇、散热风扇具体为PWM调速风扇。
[0013]作为一选项,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液位采集单元,液位采集单元输出端与控制单
元连接,设于水箱内部。
[0014]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系统各选项对应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或替换构成新的技术方案。
[0015]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充电桩,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水循环管路实现为各充电模块降温,同时控制单元根据温度采集反馈的实时温度控制各水循环风扇的转速,进而精准控制各充电模块的实时温度,实现了对每个充电模块的精细温度调节,降低冷却系统的负担,极大提高了整个充电桩散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电能的浪费,减少了充电模块的热能损失,保证了充电枪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中,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具体包括水箱和多路水循环管路,水循环管路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连接至水箱,多路水循环管路分别绕设于不同充电模块壳体上;系统还包括顺次连接的温度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执行
单元包括多个水循环风扇,水循环风扇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且多个水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分别与多路水循环管路出水段对准设置。本技术通过水循环管路实现为各充电模块降温,同时控制单元根据温度采集反馈的实时温度控制各水循环风扇的转速,进而精准控制各充电模块的实时温度,实现了对每个充电模块的精细温度调节,极大提高了整个充电桩散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减少了电能的浪费,减少了充电模块的热能损失,保证了充电枪的输出功率。
[0026]具体地,充电桩壳体内布设有充电模块以及其他电源电路。水箱内装有冷却液,如水,水箱优选设于充电桩壳体外部。充电桩壳体上设有与水循环管路适配的多个通孔,以将水循环管路引入充电桩壳体内,并在水循环管路中的冷却液与充电模块进行热交换后引出充电桩壳体。作为一具体实施例,水循环风扇可固定于充电桩壳体内壁上,且其出风口正对水循环管路的出水段,以将实现热交换后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后回传至水箱,保证整个散热效率。控制单元单元可以为单片机或工控机或PLC或DSP,本实施例具体采用DSP。
[0027]作为一选项,控制单元与充电模块通信连接,如控制单元的I/O端经CAN 总线与充电模块数据传输端连接,以将充电模块的输出功率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根据充电模块的输出功率信息控制水循环风扇的工作状态,包括降低水循环风扇的风速、提高水循环风扇的风速等。
[0028]进一步地,水循环管路上设有水泵和第一开关,控制单元输出端经第一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水箱和多路水循环管路,水循环管路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连接至水箱,多路水循环管路分别绕设于不同充电模块壳体上;所述系统还包括顺次连接的温度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多个水循环风扇,水循环风扇与控制单元输出端连接,且多个水循环风扇的出风口分别与多路水循环管路出水段对准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管路上设有水泵和第一开关,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端经第一开关与水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第一温度采集器,第一温度采集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设于充电模块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第二温度采集器,第二温度采集器输出端与控制单元连接,设于水循环管路进水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保护增强型直流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汉,赵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