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831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4
移载装置具备载置对象物品(90)的载置部(132)、在容纳部(A)和载置部(132)之间移载对象物品(90)的移载部(T),移载部(T)具备保持对象物品(90)来使对象物品(90)沿纵深方向(L)移动的第1移载装置(10T)、使对象物品(90)的载置于载置部(132)的部分沿纵深方向(L)移动的第2移载装置(20T),借助第1移载装置(10T)使对象物品(90)移动的距离即第1移载距离(D1)比使对象物品(90)在载置部(132)和容纳部(A)之间沿纵深方向(L)移动的距离即总移载距离短,移载部(T)对于第1移载距离(D1)相对于总移载距离的不足的部分的对象物品(90)的移动使用第2移载装置(20T)。载装置(20T)。载装置(20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移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与容纳物品的容纳部之间移载对象物品的移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这样的移载装置的一例被公开于日本特开2004

203528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下,在
技术介绍
的说明中标记于括号内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
[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借助堆垛起重机(12)具备的货物移载装置(30),与在自动仓库(10)设置的多个容纳部(15)之间进行物品(脱盘20)的移载。货物移载装置(30)具备将物品(20)从宽度方向的两侧保持且使其向容纳部(15)进退的一对侧臂(进退机构71)。货物移载装置(30)构成为,借助一对侧臂(71),在与容纳部(15)之间移载物品(20)。
[0004]专利文献1 : 日本特开2004

203528号公报。
[0005]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一对侧臂(71)的每一个构成为包括沿宽度方向重叠地配置的下板(52)、上板(70)、中板(72)、及将它们沿进退方向滑动自如地连结的两个直线引导件(73,74),所以该侧臂(7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容易大型化。结果,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构成为包括一对侧臂(71)的货物移载装置(3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容易大型化。
[0006]此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如上所述地构成的一对侧臂(71)在从宽度方向的两侧保持物品(20)的状态下将其移载至容纳部(15),所以需要将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多个容纳部(15)彼此的配置间隔较宽地设定,使得移载中的侧臂(71)不与相对于移载目的地的容纳部(15)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容纳部(15)所容纳的其他物品(20)不接触。结果,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自动仓库(10)内的为容纳物品(20)的无效空间容易变大,为了提高容纳效率而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希望实现能够实现宽度方向的尺寸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物品被容纳的容纳场所的容纳效率的移载装置。
[0008]本申请的移载装置是用于在与容纳物品的容纳部之间移载对象物品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载置部和移载部,前述载置部供前述对象物品载置,前述移载部使前述对象物品沿前述容纳部的纵深方向移动,在前述容纳部和前述载置部之间移载前述对象物品,将相对于前述纵深方向在水平面内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前述移载部具有第1移载装置和第2移载装置,前述第1移载装置具有一对侧臂,前述一对侧臂相对于配置于前述载置部的前述对象物品被在前述宽度方向的两侧配置,并且沿前述纵深方向突出退回,借助一对前述侧臂保持前述对象物品,使前述对象物品沿前述纵深方向移动,前述第2移载装置使前述对象物品的载置于前述载置部的部分沿前述纵深方向移动,借助前述第1移载装置使前述对象物品移动的距离即第1移载距离,比在前述载置部和前述容纳部之间使前述对象物品沿前述纵深方向移动的距离即总移载距离短,前述移载部对于前述第1移载距离相
对于前述总移载距离的不足部分的前述对象物品的移动,使用前述第2移载装置。
[0009]根据本结构,借助第1移载装置使对象物品移动的第1移载距离被设定成比在载置部和容纳部之间使对象物品移动的距离即总移载距离短,所以能够使第1移载装置的侧臂的纵深方向的突出退回量变小。因此,能够使侧臂的纵深方向的尺寸小型化,并且也容易确保向纵深方向突出的状态下的侧臂的强度的确保。因此,根据本结构,关于第1移载装置的一对侧臂的每一个,能够确保必要的强度且使宽度方向的尺寸小。结果,作为移载装置整体能够实现宽度方向的小型化。
[0010]此外,容纳物品的容纳部沿宽度方向排列多个的情况下,需要以突出退回的侧臂和物品不接触的方式设定该多个容纳部的宽度方向的配置间隔。根据本结构,能够使侧臂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小,所以能够使多个容纳部的宽度方向的配置间隔变小,容易提高具备多个容纳部的容纳场所的容纳效率。
[0011]本申请的技术上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根据参照附图记述的以下的例示性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物品容纳设备的宽度方向视图。
[0013]图2是表示物品容纳设备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14]图3是移载装置的立体图。
[0015]图4是移载装置的控制框图。
[0016]图5是示意地表示第1移载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7]图6是示意地表示第2移载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8]图7是示意地表示第3移载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9]图8是接收动作的说明图。
[0020]图9是传递动作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移载装置。例如如图1及图2所示,移载装置13被应用于,在容纳多个物品9的物品容纳设备100中进行作为搬运(移载)的对象的对象物品90的搬运的物品搬运装置1。
[0022]〔物品容纳设备的概略结构〕首先,对物品容纳设备100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0023]如图1及图2所示,物品容纳设备100具有搬运物品9的物品搬运装置1、容纳多个物品9的物品容纳架2。图示的例子中,隔着一个物品搬运装置1设有一对物品容纳架2。
[0024]物品容纳架2具备多个容纳部A。多个容纳部A的每一个构成为能够容纳物品9。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容纳部A被沿上下方向及宽度方向W排列地配置。
[0025]物品搬运装置1具备移载装置13,前述移载装置13具备载置对象物品90的载置部132,将该对象物品90在载置部132和容纳部A之间。物品搬运装置1构成为,能够使移载装置13移动至,相对于物品容纳架2所具备的多个容纳部A的每一个相向的位置(移载位置)。并且,物品搬运装置1构成为,在使移载装置13配置于与各容纳部A对应的移载位置的状态下,
进行由该移载装置13进行的对象物品90的移载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搬运装置1构成为,能够使移载装置13沿上下方向及宽度方向W移动。由此物品搬运装置1借助移载装置13,能够在与物品容纳架2具备的多个容纳部A中选择的任意的容纳部A之间移载对象物品90。
[0026]以下的说明中,将对象物品90相对于容纳部A借助移载装置13移动的方向设为纵深方向L,将相对于纵深方向L在水平面内上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W。并且,将纵深方向L上的从容纳部A朝向载置部132的一侧设为纵深方向外侧L1,将纵深方向L上的从载置部132朝向容纳部A的一侧设为纵深方向里侧L2。
[0027]另外,本说明书中,关于各部件的尺寸、配置方向、配置位置等相关的术语,被作为也包括具有误差(制造上被允许的程度的误差)引起的差异的状态的概念使用。
[0028]〔物品容纳架〕接着,对物品容纳架2的结构进行说明。
[0029]如图1及图2所示,物品容纳架2具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柱部件P、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多个梁部件B、容纳物品9的多个容纳部A。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移载装置,用于在与容纳物品的容纳部之间移载对象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载置部和移载部,前述载置部供前述对象物品载置,前述移载部使前述对象物品沿前述容纳部的纵深方向移动,在前述容纳部和前述载置部之间移载前述对象物品,将相对于前述纵深方向在水平面内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前述移载部具有第1移载装置和第2移载装置,前述第1移载装置具有一对侧臂,前述一对侧臂相对于被在前述载置部处配置的前述对象物品配置于前述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沿前述纵深方向突出退回,借助一对前述侧臂保持前述对象物品,使前述对象物品沿前述纵深方向移动,前述第2移载装置使前述对象物品的载置于前述载置部的部分沿前述纵深方向移动,借助前述第1移载装置使前述对象物品移动的距离即第1移载距离,比在前述载置部和前述容纳部之间使前述对象物品沿前述纵深方向移动的距离即总移载距离短,前述移载部对于前述第1移载距离相对于前述总移载距离的不足部分的前述对象物品的移动,使用前述第2移载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移载部在进行使前述对象物品从前述容纳部移载至前述载置部来接收前述对象物品的接收动作的情况下,借助前述第1移载装置,使前述对象物品从前述容纳部向前述载置部侧移动前述第1移载距离后,解除一对前述侧臂进行的前述对象物品的保持,借助前述第2移载装置,使前述对象物品移动至前述载置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前述对象物品的分别朝向前述宽度方向的两侧的面设为侧面部,一对前述侧臂的每一个具备卡止部,前述卡止部形成为向在前述宽度方向上互相相向的一侧突出,前述第1移载装置使一对前述侧臂在前述宽度方向上互相接近,使前述卡止部与被在前述对象物品的前述侧面部设置的被卡止部卡止,由此进行前述对象物品的保持,使一对前述侧臂在前述宽度方向上互相离开,使前述卡止部从前述被卡止部脱离,由此进行前述对象物品的保持的解除。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孝塚本邦博江本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