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光学信息载体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91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学载体制造装置,包括:装载包括设有所述信息记录面的所述支承基体的基板100的且使之转动的转架2;堵塞基板100中心孔的堵塞机构;喷涂含树脂的涂布液5的喷涂机构4,所述堵塞机构具有堵塞所述中心孔的圆板部31以及与该圆板部31中央成一体的支承轴32,所述涂布液5被供给支承轴32的外周面。根据该装置,除了将制造过程及制造装置的复杂化限制得最小以外,还减小了透光层厚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只读光盘、光学记录盘等光学信息载体的方法和该方法所用装置。近年来,为了在只读光盘与光学记录盘等的光学记录载体上记录或保存动画信息等大量信息,要求通过提高记录密度而使载体高容量化,与之对应地,高记录密度化的研究开发盛行起来。其中之一就是有人提出了,如在DVD中看到的那样,缩短记录重现波长并且增大记录重现光学系统的物镜的数值孔径(NA),从而缩小记录重现时的激光束光斑直径。如果把DVD与CD做比较,记录重现波长从780nm变为650nm,数值孔径NA从0.45变为0.6,从而获得了6-8倍的记录容量(4.7GB/面)。可是,当如此提高数值孔径NA时,倾斜极限会缩小。倾斜极限是光学记录载体相对光学系统的倾斜允许度,它由NA决定。设记录重现波长为λ,记录重现光入射的透明基体的厚度为d,倾斜极限等于λ/(d·NA3)。当光学记录载体相对激光束倾斜时,即发生倾斜时,发生了波面象差(光行差)。设基体的折射率为n,倾斜角为θ,波面象差系数用以下公式表示,(1/2)·d·{n2·sinθ·cosθ}·NA3/(n2-sin2θ)-5/2根据这些公式,为了抑制倾斜极限增大以及光行差的发生,基体厚度d要缩小。实际上,在DVD中,基体厚度是CD基体厚度(约1.2毫米)的一半(0.6毫米左右),从而确保了倾斜极限。可是,有人提出了为了长时间记录更高品质的动画图象而能进一步减薄基体的方案。这种结构将普通厚度的基体用作保持刚性的支承基体,在其表面上形成了凹坑和记录层,在记录层上,作为薄基体地设置了约0.1毫米厚的透光层,记录重现光通过该透光层射入。在这种结构下,与过去相比,由于显著减薄基体,所以可以实现高数值孔径NA的高记录密度。具有这样结构的载体例如记载于特开平10-320859号公报及特开平11-120613号公报中。通过设置厚0.1毫米左右的透光层,可以使用数值孔径NA大小如为0.85左右的物镜。作为约厚0.1毫米的透光层的形成方法地例举出旋涂法(スピンコ-ト)。在采用旋涂法的场合下,把树脂供给固定在转架上的盘片基板的表面,使盘片基板转动,通过离心力铺展开树脂。为了在盘片基板上形成了在填充驱动装置时所用的中心孔,不能把树脂供给转动中心(盘片基板的中央),而是离转动中心等距离地成环状地供应树脂。可是,树脂供应位置离转动中心越远,透光层在径向上的厚度差越大。为了减小透光层在径向上的厚度差,有人提出了利用板状件、圆板部、塞板、盖等堵塞机构堵塞盘片基板的中心孔并在该堵塞机构的中央附近即在转动中心附近供应树脂的方案(特开平10-320850号公报、特开平10-249264号公报、特开平10-289489号公报、特开平11-195250号公报、特开平11-195251号公报)。不过,在特开平10-320850号公报、特开平10-249264号公报、特开平11-195250号公报中记载的不是堵塞机构的板件或盖在旋涂后要被取出的方法,这在工业应用上有困难。相反地,在特开平10-249264号公报中记载的是堵塞机构的圆板部在旋涂后被通过冲落或电磁铁吸附而被取出。但是,利用冲落及电磁铁的取出的过程很麻烦。此外,由于取出时的堵塞机构的加速度大,所以容易在树脂涂膜上产生紊乱。而在上述特开平11-195251号公报中记载了在圆形盖中央一体化形成支承体的堵塞机构。在该公报中记载了因设置该支承体而使堵塞机构的拆装及位置配合变容易了。该支承体是具有至少一个孔的中空筒状体,或是多个棒形件。当树脂被注入由中空筒内部或多个棒形件包围的区域后,使盘片基板与堵塞机构成一体旋转地在盘片基板上形成了树脂层。如果采用该堵塞机构,则堵塞机构的取出变容易了。但是,在该堵塞机构中,树脂从设置在中空筒上的孔或相邻棒形件之间流出地进行旋涂。因而,支承体壁(除孔外的区域)或棒形件堵住了树脂。被堵住的树脂在不能预测的时刻全部流出到盘片基板上。因而,容易在涂膜上产生不均匀。由于该堵塞机构接触树脂的面的形状复杂并且接触树脂的面积大,因而,堵塞机构的清洗很困难。如果树脂残留在堵塞机构表面上,则在涂膜上容易产生不均匀。在该公报的表1中,当中空筒的外径为4-16毫米时,检查涂膜厚度波动,结果表明,涂膜的厚度差依赖于中空筒外径,外径越大,厚度差越大。就是说,树脂也被供给中空筒内部,涂布开始位置与转动中心不一致,从而中空筒外周位置变成了涂布开始位置。如果考虑到树脂粘度比较大,则由于中空筒外径不足4毫米时是很困难的,所以在该公报所述方法中,树脂涂膜的厚度差很难显著减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制造在支承基体表面上有信息记录面并在信息记录面上有光透层的、记录或重现用激光通过光透层所照射的光学信息载体时,在将制造过程及制造装置的复杂化限制在最小程度的同时,减小透光层厚度。通过下述(1)-(3)的本专利技术方案,达成了上述目的。(1)一种光学载体制造装置,在具有中心孔的盘状支承基体上具有信息记录面,并且在该信息记录面上具有含树脂的透光层,记录或重现用激光通过该透光层射入,形成了所用光学信息载体的所述透光层,其中包括装载包括设有所述信息记录面的所述支承基体的基板、且使之转动的转架;堵塞中心孔的堵塞机构;喷涂含树脂的涂布液的喷涂机构,所述堵塞机构具有堵塞所述中心孔的圆板部以及与该圆板部中央成一体的支承轴,所述涂布液被供给支承轴的外周面。(2)如(1)所述的光学载体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支承轴的至少一部分是其直径向着所述圆板部逐渐缩小的圆锥台。(3)一种采用如(1)或(2)所述的光学信息载体制造装置的光学载体制造方法,其中它包括以下步骤在用所述圆板部堵塞装在所述转架上的基板的中心孔的状态下,沿所述支承轴将来自所述喷涂机构的涂布液输送到所述圆板部上,并且通过使所述基板与所述堵塞机构一起转动而使被送到圆板部上的涂布液在所述基板上铺展开、形成树脂层;通过使所述树脂层硬化地形成透光层。本专利技术的制造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3所示地具有装载具有中心孔101的盘片基板100地使之转动的的转架2、堵塞中心孔101的堵塞机构3、喷涂含树脂的涂布液5的喷涂机构4(喷嘴4)。堵塞机构3具有堵塞中心孔101的圆板部31和与该圆板部31的中央一体化的支承轴32。涂布液5被供给支承轴32的外周面。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堵塞机构3中设置了支承轴32,所以载体制造过程的堵塞机构3的使用变容易了,尤其是容易在旋涂后取出堵塞机构3。而在特开平11-195251号公报中,如上所述地记载了设有由中空筒状支承体或多个棒形件构成的支承体的堵塞机构,与之相比,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堵塞机构有以下所述的优点。在特开平11-195251号公报中,由于通过支承体壁或棒形件堵住树脂,所以容易如上所述地在涂膜上产生不均匀。相反地,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把涂布液供给支承轴外周面地进行旋涂,所以不容易在涂膜上产生不均匀。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树脂附着物在支承轴外周面上,所以与该公报所记载的情况相比,堵塞机构容易清洗。此外,在该公报中,中空筒状支承体的内部送入比较粘稠的涂布液,因而,为确保涂布液流动性,不能缩小支承体外径,因此,涂布开始位置离转动中心比较远。相反地,在本专利技术中,与该公报相比,支承轴外径能够明显缩小,从而能显著减薄涂膜。图1是说明透光层制造过程的截面图。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载体制造装置,在具有中心孔的盘状支承基体上具有信息记录面,在该信息记录面上具有含树脂的透光层,形成记录或重现用激光通过该透光层射入地使用的光学信息载体的所述透光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载包括设有所述信息记录面的所述支承基体的基板、且使之转动的转架; 堵塞中心孔的堵塞机构; 喷涂含树脂的涂布液的喷涂机构, 所述堵塞机构具有堵塞所述中心孔的圆板部以及与该圆板部中央成一体的支承轴, 所述涂布液被供给支承轴的外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6-9 174540/20001.一种光学载体制造装置,在具有中心孔的盘状支承基体上具有信息记录面,在该信息记录面上具有含树脂的透光层,形成记录或重现用激光通过该透光层射入地使用的光学信息载体的所述透光层,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包括设有所述信息记录面的所述支承基体的基板、且使之转动的转架;堵塞中心孔的堵塞机构;喷涂含树脂的涂布液的喷涂机构,所述堵塞机构具有堵塞所述中心孔的圆板部以及与该圆板部中央成一体的支承轴,所述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卷壮平田秀树山家研二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