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6788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荧光探针,所述纳米荧光探针为复合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为主要由C、N、O和Cl四种元素构成纳米晶体,其中包含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生物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基于荧光的显微技术是最广泛使用的可视化生物样品的技术之一,因为它可以实现对细胞的非侵入性实时监测,具有高的时空分辨率。多种荧光探针已被开发用于检测生物学上重要的离子/物质或细胞中的微环境波动。在这些技术中,pH敏感荧光探针已被用于可视化具有酸性或碱性pH值的细胞内腔室。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均会引起组织和细胞内pH的变化,包括细胞增殖、凋亡,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转运、肌肉收缩、炎症和肿瘤生长等,pH微环境能调节所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和组织中的异常与pH值的变化密切相关,如癌症和老年痴呆症之类的疾病。此外,细胞内的pH值分布是不同的,各个细胞器内特征化的pH值环境保障了细胞器的功能正常。例如,溶酶体和内体是酸性的pH值(4.7

6.5),细胞质和细胞核是中性的pH值(7.2

7.4),线粒体pH值大约是8。因此,利用有效的方法监测细胞pH值变化对更好地认识细胞以及为早期疾病的诊断提供关键的帮助具有重要意义。
[0003]荧光探针是一种有效的监测细胞pH值变化得方法,目前已有的检测细胞pH值的荧光探针普遍存在合成复杂、光稳定性差、水溶性差和生物相容性较差等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生物体内得应用。中国专利申请(CN111138639A)公开了一种pH响应型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聚噻吩衍生物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pH响应型共轭聚合物纳米颗粒水溶液,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荧光强度高和毒性低等特性,可用于水溶液中弱酸性pH值的精确测量,也可用于肿瘤细胞微环境响应的灵敏检测和荧光成像。但是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对pH的响应区间较小(5~8),无法达到一个较大范围的pH检测,并且其使用的原料为有机小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的纳米颗粒荧光探针对pH的响应区间较小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纳米荧光探针,所述纳米荧光探针为复合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为主要由C、N、O和Cl四种元素构成纳米晶体,其中包含有

OH官能团、

NH2官能团和C=C官能团。
[0007]具体地,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nm~100nm。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如上所述的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09]步骤S10、将邻苯二胺、儿茶酚胺和氯化铁溶解于溶剂中配制形成第一溶液并使用酸性试剂将其pH调节至1~6;
[0010]步骤S20、将所述第一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形成第二溶液;
[0011]步骤S30、向所述第二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置于搅拌容器中进行搅拌反应,形成第三溶液;
[0012]步骤S40、将所述第三溶液进行纯化处理,干燥后形成复合纳米颗粒固体粉末,获得所述纳米荧光探针。
[0013]具体地,所述步骤S10中,配制形成的第一溶液中,邻苯二胺的浓度为1g/L~10g/L,儿茶酚胺的浓度为1g/L~10g/L,氯化铁的浓度为0.5g/L~5g/L。
[0014]具体地,所述步骤S10中,所述儿茶酚胺选自多巴胺、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溶剂选自去离子水、乙醇、甲醇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酸性试剂为浓盐酸。
[0015]具体地,所述步骤S20中,所述加热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200℃,反应时间为6h~36h。
[0016]具体地,所述步骤S30形成的第三溶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1g/L~2g/L,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四臂聚乙二醇氨基、聚乙二醇

400或聚乙二醇

800中的任意一种。
[0017]具体地,所述步骤S30中,所述搅拌反应是在磁力搅拌器中进行,搅拌时间为6h~36h。
[0018]具体地,所述步骤S40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三溶液置于透析容器中透析3天以上,并且期间至少更换3次透析液;透析完成后取透析容器中的溶液进行冷冻干燥获得复合纳米颗粒固体粉末,形成所述纳米荧光探针。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上所述纳米荧光探针在制备细胞荧光成像材料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荧光纳米探针对不同pH有不同颜色响应,pH的响应区间为2~10,具有较大的pH的响应区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材料绿色环保的优点,制备获得的荧光纳米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22]图2是实施例1制备获得的纳米荧光探针的透射电镜图;
[0023]图3是实施例1制备获得的纳米荧光探针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
[0024]图4是实施例1制备获得的纳米荧光探针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0025]图5是实施例1制备获得的纳米荧光探针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
[0026]图6是实施例2中纳米荧光探针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颜色的照片图示;
[0027]图7是实施例3中纳米荧光探针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荧光光谱图;
[0028]图8是实施例3中,在720nm波长处,纳米荧光探针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荧光强度折线图;
[0029]图9是实施例3中,在720nm波长处,纳米荧光探针的荧光强度和pH的线性关系图;
[0030]图10是实施例4中纳米荧光探针对pH变化循环检测的荧光强度折线图;
[0031]图11是实施例5中纳米荧光探针对pH检测的荧光动力学图;
[0032]图12是实施例6中纳米荧光探针对293T细胞的毒性试验结果图;
[0033]图13是实施例6中米荧光探针对4T1细胞的毒性试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0035]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纳米荧光探针,所述纳米荧光探针为复合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为主要由C、N、O和Cl四种元素构成纳米晶体,其中包含有

OH官能团、

NH2官能团和C=C官能团。
[0037]其中,所述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荧光探针为复合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为主要由C、N、O和Cl四种元素构成纳米晶体,其中包含有

OH官能团、

NH2官能团和C=C官能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nm~100n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将邻苯二胺、儿茶酚胺和氯化铁溶解于溶剂中配制形成第一溶液并使用酸性试剂将其pH调节至1~6;步骤S20、将所述第一溶液置于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形成第二溶液;步骤S30、向所述第二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置于搅拌容器中进行搅拌反应,形成第三溶液;步骤S40、将所述第三溶液进行纯化处理,干燥后形成复合纳米颗粒固体粉末,获得所述纳米荧光探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配制形成的第一溶液中,邻苯二胺的浓度为1g/L~10g/L,儿茶酚胺的浓度为1g/L~10g/L,氯化铁的浓度为0.5g/L~5g/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成慈乔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