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灼坚专利>正文

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87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包括有蓄热炉,所述蓄热炉内设有环型蓄热体,所述蓄热炉外部设有发热体,所述蓄热炉上部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环型蓄热体互为同轴设置,所述出风口处还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延伸至所述环型蓄热体内部上侧,通过将发热体设置在蓄热炉外侧,将环型蓄热体设置在蓄热炉内,即可实现,通过将发热体进行加热到指导时间或指导温度时,环型蓄热体能将热量吸收并存储,然后通过风机连通进风口,而出风口则与蒸汽发生器连通,通过风机启动,能抽风进入到蓄热炉内部,使空气得到加热再从出风口输送至蒸汽发生器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少热量消耗,符合生产所需。产所需。产所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是一种生产蒸汽且能通过再压缩使蒸汽加压升温,以达到工艺或者工程所需的温度和压力要求的设备,而产生蒸汽则需要通过电磁蓄热炉产生热量,然后通过风机热量输送至蒸汽发生器内,而在输送过程中间为了保证热量能更好的重复利用会设置一个蓄热装置保持热量。
[0003]而现有的蓄热炉其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发热装置,例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为CN 209197158 U的一种高压电蓄热锅炉用电磁蓄热装置,而另一个则是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安装在发热装置和蒸汽发生器之间,其能在发热装置往蒸汽发生器输送热量的途中保持多余的热量以便循环使用,即可能有效降低发热装置的工作时间,只需在蓄热装置达到指定温度即可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集合蓄热和发热的电磁蓄热炉。
[000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包括有蓄热炉,所述蓄热炉内设有环型蓄热体,所述蓄热炉外部设有发热体,所述蓄热炉上部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环型蓄热体互为同轴设置,所述出风口处还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延伸至所述环型蓄热体内部上侧;所述环型蓄热体内部设有感温探头;还包括有风机、蒸汽发生器、储气罐和蒸汽压缩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与所述进风口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出风口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上设有出汽端,所述出汽端通过第三导管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气罐上设有两个出汽管,在两个所述的出汽管上分别设有阀门,任意一根出汽管与所述蒸汽压缩机的进气端连接。
[0006]作为优选地,所述环型蓄热体至少由一个蓄热环组成,所述蓄热环上方设有耐高温水泥板,所述蓄热环由多个蓄热砖本体堆垛而成,相邻的两个蓄热砖本体之间具有纵向贯穿的缝隙。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蓄热砖本体呈“梯形”状,所述蓄热砖本体的上下端面均为弧形面,所述蓄热砖本体的上下任意一侧端面上设有凸起件,在所述蓄热砖本体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通风槽。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环型蓄热体至少包括有两个蓄热环,两个蓄热环之间还具有纵向贯穿的通风间隙。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发热体采用螺旋电磁线圈,所述螺旋电磁线圈缠绕在所述蓄热
炉的外壁上。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蓄热炉包括有基座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端开口设置,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壳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0011]作为优选地,所述蓄热炉的外壁上涂有耐高温隔热涂层。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环型蓄热体的外壁上涂有吸热涂料。
[0013]作为优选地,所述蓄热炉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4]作为优选地,所述蓄热炉采用铁铬铝合金制成。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少热量消耗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通过将发热体设置在蓄热炉外侧,将环型蓄热体设置在蓄热炉内,即可实现,通过将发热体进行加热到指导时间或指导温度时,环型蓄热体能将热量吸收并存储,然后通过风机连通进风口,而出风口则与蒸汽发生器连通,通过风机启动,能抽风进入到蓄热炉内部,使空气得到加热再从出风口输送至蒸汽发生器内,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少热量消耗,符合生产所需。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蓄热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蓄热炉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环型蓄热体剖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蓄热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8]参见图1

图6,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包括有蓄热炉3,所述蓄热炉3内设有环型蓄热体2,所述蓄热炉3外部设有发热体4,所述蓄热炉3上部分别设有进风口34和出风口33,所述出风口33与所述环型蓄热体2互为同轴设置,所述出风口33处还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管35,所述延伸管35延伸至所述环型蓄热体2内部上侧;所述环型蓄热体2内部设有感温探头;还包括有风机6、蒸汽发生器7、储气罐8和蒸汽压缩机9;所述风机6的出风端与所述进风口34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出风口33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7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7上设有出汽端,所述出汽端通过第三导管与所述储气罐8连通;所述储气罐8上设有两个出汽管,在两个所述的出汽管上分别设有阀门,任意一根出汽管与所述蒸汽压缩机9的进气端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先通过发热体进行工作使环型蓄热体进行吸热,当环型蓄热体到达预设温度值时;风机启动抽风,将空气输送至蓄热炉内,使空气遇热变成热风从出风口输出至蒸汽发生器内,通过热风使水蒸发形成蒸汽;
蒸汽通过第三管道输送至储气罐进行储存。
[0020]当需要使用需,根据具体使用需求打卡没有连接蒸汽压缩机的阀门,或者再启动蒸汽压缩机对蒸汽进行加压升温,以达到工艺或者工程所需的温度和压力要求,再放出即可。
[0021]与现有的技术相比,通过将发热体设置在蓄热炉外侧,将环型蓄热体设置在蓄热炉内,即可实现,通过将发热体进行加热到指导时间或指导温度时,环型蓄热体能将热量吸收并存储,然后通过风机连通进风口,而出风口则与蒸汽发生器连通,通过风机启动,能抽风进入到蓄热炉内部,使空气得到加热再从出风口输送至蒸汽发生器内,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减少热量消耗,符合生产所需。
[0022]所述环型蓄热体2内部设有感温探头,能更好的测量环型蓄热体内部的热量,从而能更精确的看着发热体4的工作,更好的节省能源。
[0023]参见图1

图6,所述环型蓄热体2至少由一个蓄热环21组成,所述蓄热环21上方设有耐高温水泥板5,所述蓄热环21由多个蓄热砖本体1堆垛而成,相邻的两个蓄热砖本体1之间具有纵向贯穿的缝隙10。
[0024]参见图1

图6,所述环型蓄热体2至少包括有两个蓄热环21,两个蓄热环21之间还具有纵向贯穿的通风间隙20,当蓄热环21为两个时,两个蓄热环同轴设置且两者直径不一,两者直径小的那个的外壁贴合另一个的内壁。
[0025]参见图1

图6,所述蓄热砖本体1呈“梯形”状,所述蓄热砖本体1的上下端面均为弧形面11,所述蓄热砖本体1的上下任意一侧端面上设有凸起件13,在所述蓄热砖本体1的左右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通风槽12。
[0026]环型蓄热体的空气流通一,空气能从侧面通过槽穿过环型蓄热体;环型蓄热体的空气流通二,空气能通过通风间隙20或缝隙10实现纵向流通。
[0027]所述发热体4采用螺旋电磁线圈,所述螺旋电磁线圈缠绕在所述蓄热炉3的外壁上,所述螺旋电磁线圈内部空心且两端开口设置,能向电磁线圈内部通水,通过水带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蓄热炉(3),所述蓄热炉(3)内设有环型蓄热体(2),所述蓄热炉(3)外部设有发热体(4),所述蓄热炉(3)上部分别设有进风口(34)和出风口(33),所述出风口(33)与所述环型蓄热体(2)互为同轴设置,所述出风口(33)处还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管(35),所述延伸管(35)延伸至所述环型蓄热体(2)内部上侧;所述环型蓄热体(2)内部设有感温探头;还包括有风机(6)、蒸汽发生器(7)、储气罐(8)和蒸汽压缩机(9);所述风机(6)的出风端与所述进风口(34)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出风口(33)通过第二导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7)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7)上设有出汽端,所述出汽端通过第三导管与所述储气罐(8)连通;所述储气罐(8)上设有两个出汽管,在两个所述的出汽管上分别设有阀门,任意一根出汽管与所述蒸汽压缩机(9)的进气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蓄热体(2)至少由一个蓄热环(21)组成,所述蓄热环(21)上方设有耐高温水泥板(5),所述蓄热环(21)由多个蓄热砖本体(1)堆垛而成,相邻的两个蓄热砖本体(1)之间具有纵向贯穿的缝隙(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再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砖本体(1)呈“梯形”状,所述蓄热砖本体(1)的上下端面均为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灼坚朱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严灼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