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包括衣身本体,衣身本体设置有领口,领口设置成“U”形,领口的周向方向设置有防水带,沿着所述衣身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穿着开口,穿着开口构成衣身本体的后方,衣身本体的肩部及腹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温垫片及第二保温垫片,该病号服在穿戴时,气切患者从衣身本体的背后设置在穿着开口进入,双臂导入衣身本体的袖子内,领口设置成圆形或者椭圆形,能够避免领口造成对气管切开伤口的触碰及覆盖,第一保温垫片及第二保温垫片可有效实施对患者双肩及腹部的保温,提高患者穿戴该病号服的舒适度,防水带可避免喷溅的痰液进入衣服本体内,因此该病号服在实际使用时,对于气切患者术后的护理更为实用。的护理更为实用。的护理更为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是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
技术介绍
[0002]针对于气切患者术后,需要进行精细化的护理工作,由于气切管预留在患者的脖颈位置,因此患者穿戴普通的病员服存在较大问题,其一是:普通的病员服领口位置容易触碰到病员服,导致气切管移位或者更为严重的问题;其二是:普通的病员服本身较薄,导致患者的肩部及腹部容易受凉;其三是:患者在剧烈咳嗽时,从预留的气切管管口位置喷溅出痰液等异物,造成病员服粘黏异物及受潮,从而使得病员服易污染,造成清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能够避免造成对气切管接触的同时,实施对患者腹部及肩膀位置的保暖,并且方便消毒及清理。
[0004]本技术中的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包括衣身本体,所述衣身本体设置有领口,所述领口设置成“U”形,所述领口的周向方向设置有防水带,沿着所述衣身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穿着开口,所述穿着开口构成衣身本体的后方,所述衣身本体的肩部及腹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温垫片及第二保温垫片。
[0006]本技术还存在以下技术特征:
[0007]所述衣服本体上还设置有前身防水布,所述前身防水布设置在衣身本体的前方位置。
[0008]所述穿着开口所在的衣身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系绳。
[0009]所述穿着开口所在的衣身本体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布带,所述固定布带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及钩面。
[0010]所述穿着开口所在的衣身本体一侧设置有防风片,所述防风片沿着穿着开口长度方向布置。
[0011]所述穿着开口所在的衣身本体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条片,所述固定条片沿着穿着开口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固定条片上设置有固定钩面,所述防风片所在的衣身本体上设置有固定毛面,所述固定条片伸入防风片与衣身本体之前的间隙内。
[0012]所述防水带的背面设置有贴合毛面,所述领口周向方向设置有贴合钩面。
[0013]所述防水带与患者皮肤的贴合面设置有柔性硅胶层。
[0014]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病员服在穿戴时,气切患者从衣身本体的背后设置在穿着开口进入,双臂导入衣身本体的袖子内,领口设置成圆形或者椭圆形,能够避免领口造成对气切管的触碰,通过设置在衣身本体的肩部及腹部的第一保温垫片及第二保温垫片,可有效实施对患者腹部及双肩的保温,提高患者穿戴该病号服的舒适度,而且在衣身本体的前身及领口位置设置的防水层,可避免喷溅的痰液污染衣服本
体,同时防水层可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
‑
3次,以降低感染率的发生,因此该病员服在实际使用时,对于气切患者术后的护理更为实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的正面平面示意图;
[0016]图2是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第一种实施例的背面平面示意图;
[0017]图3是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第二种实施例的背面平面示意图;
[0018]图4是防风片、衣身本体及固定条片的部分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中的A
‑
A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至图5,对本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的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0021]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包括衣身本体100,所述衣身本体100设置有领口110,所述领口110设置成“U”形,所述领口110的周向方向设置有防水带200,沿着所述衣身本体100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穿着开口120,所述穿着开口120构成衣身本体100的后方,所述衣身本体100的肩部及腹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温垫片300及第二保温垫片400。
[0022]结合图1所示,该病员服在穿戴时,气切患者从衣身本体100的背后设置在穿着开口120进入,双臂导入衣身本体100的袖子内,领口110设置成“U”形,能够避免领口110造成对气切管的触碰,通过设置在衣身本体100的肩部及腹部的第一保温垫片300及第二保温垫片400,可有效实施对患者腹部及双肩的保温,提高患者穿戴该病员服的舒适度,而且在衣身本体100的前身及领口位置设置的防水带200,可避免喷溅的痰液进入衣服本体100内,因此该病号服在实际使用时,对于气切患者术后的护理更为实用。
[0023]所述的衣服本体100的领口110形状表述为成“U”形,是衣服本体100展开后的正投影的形状轮廓,这样设置也方便对防水带200的布置,使得防水带200沿着领口110一圈布置,即可实现对患者领口位置的防水作用,避免喷溅的痰液进入衣服本体100内。
[002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为方便喷溅出的痰液等异物的清理,避免痰液等异物浸入衣服本体100内,所述衣服本体100上还设置有前身防水布500,所述前身防水布500设置在衣身本体100的前方位置。
[0025]所述前身防水布500为高分子材料的透气薄膜,防水布500的背面设置粘结胶水,方便粘贴在衣服本体100的前身位置,这样对喷溅出来的痰液清理时也更为方便。
[0026]前身防水布500进而通过缝制线缝制在衣身本体100的前方位置。
[0027]结合图2所示,为方便该衣服本体100与患者身体的穿戴,避免起身后的衣服本体100的张开,作为本技术的第一种方案,所述穿着开口120所在的衣身本体100上分别设置有系绳170
[0028]系绳170沿着穿着开口120可间隔设置个2到3组,主要起到该衣服本体100与患者的可靠穿戴,避免衣服本体100随意从患者身体脱出。
[0029]通过系绳170也可解决扣子固定造成的压力性损伤问题。
[0030]结合图3至图5所示,作为本技术的第二种方案,也是优选方案,所述穿着开口120所在的衣身本体100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布带130,所述固定布带130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魔
术贴140的毛面及钩面。
[0031]上述固定布带130的前端分别设置的魔术贴140的毛面及钩面,可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存在的硬物与患者身体皮肤长期接触造成的压力性损伤问题。
[0032]并且在固定布带130上设置魔术贴能够方便调节,适应不同体型患者的使用。
[0033]进一步地,为解决患者起身时穿着开口120位置的防风问题,提高该病员服穿戴的舒适度,所述穿着开口120所在的衣身本体100一侧设置有防风片150,所述防风片150沿着穿着开口120长度方向布置。
[0034]在穿戴时,所述穿着开口120所在的衣身本体100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条片160,所述固定条片160沿着穿着开口120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固定条片160上设置有固定钩面161,所述防风片150所在的衣身本体100上设置有固定毛面151,所述固定条片160伸入防风片150与衣身本体100之前的间隙内。
[0035]将固定条片160伸入防风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身本体(100),所述衣身本体(100)设置有领口(110),所述领口(110)设置成“U”形,所述领口(110)的周向方向设置有防水带(200),沿着所述衣身本体(100)的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穿着开口(120),所述穿着开口(120)构成衣身本体(100)的后方,所述衣身本体(100)的肩部及腹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温垫片(300)及第二保温垫片(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本体(100)上还设置有前身防水布(500),所述前身防水布(500)设置在衣身本体(100)的前方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着开口(120)所在的衣身本体(100)上分别设置有系绳(17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管切开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着开口(120)所在的衣身本体(100)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布带(130),所述固定布带(130)的前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晓霞,高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洪晓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